分享

我的图书馆

 心情的影子 2023-04-11 发布于上海
身痛逐瘀汤



此方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一位极富争议的中医实践家。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不走寻常路。中国古人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对于死亡充满敬畏,非必要原因,一定不会去解剖尸体。所以,中医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解剖学”的萌芽,直到这位清朝医家王清任的出现,他受祖上行医影响,从幼年起就阅读了大量医书,发现古人绘制的脏腑图谱,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他困惑又迷茫。





为了探求真相,他多次到疫病暴死者的乱葬岗、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一遍遍地奔赴死刑场观察……



是啊,这样的行为怎能没有争议呢。但是医学的创新与发展也正是需要这样“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我想,他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吧,因为他说:“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唯愿医林中人,临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辕北辙”。



这就是在“活血化瘀”治疗方面有着独特见解的实践派医家王清任,也是今日这首身痛逐瘀汤的创造者。



此方以善治“周身疼痛”而闻名,也是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百首古代经典名方》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活血办法”。



身痛逐瘀汤组成: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



王清任说:“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证……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



图片
◎八岁手绘



这是多么贴切的比喻啊。久处风寒湿地的人们定是知道寒湿之邪对于机体的影响,所以总是想着散风寒、祛风湿,但往往忽视了“水遇风寒会结冰”,这结了的冰在体内就是瘀血啊,瘀血不除,疼痛怎么能好呢?王清任正是发现了这个问题,继而创立了这首十二味药的身痛逐瘀汤,那这些药物又是如何协同作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止痛


一个治疗疼痛的方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止痛”,只有让患者觉得疼痛减轻了,他才会有继续治疗的信心。方中选择了没药、五灵脂这两味止痛界的扛把子,充当此方的先锋军,目的就在于先止痛,而且这两味药在止痛之余又兼具活血之力,也是治疗血证常配伍之剂。正如《本草纲目》对于五灵脂的记载:“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


2、逐瘀


止痛仅是治标,瘀血内蕴才是本质的核心问题。王清任又配伍了什么样的组成来攻克体内的“瘀血”呢?


疏通管道需要热水,想要活血化瘀也最好以温通为主,方中配伍了三个层次的化瘀之剂,先以辛温的桃仁、红花入心肝血分以调经活血,再佐以当归补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四药相合暗含了“桃红四物汤”之意。



而活血药多为“穿凿之力强,而通行之力差”,所以在化瘀之中又配以味辛性平,善于周行全身的香附,以增强全方行气祛瘀之力。


然后第三层级就是牛膝,您可别小瞧这味药,它是治疗“肝肾亏虚、筋骨疼痛”核心武器。记得我在干诊给老专家抄方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件有关“牛膝治腰痛”的趣事。


当时一个退伍老红军问我说:“小大夫麻烦您个事儿吗,我这有一张治疗腰痛的方子,少一味药,您看看我在哪能买到牛波棱盖儿(牛膝盖)啊,我都跑了好多个屠宰场了。”


我当时真的是呆住了,因为根本不知道牛的膝盖还能入药啊,更别提说要到哪里去买了。还好坐在对面的老专家给我解围,说:“给老人家开一袋牛膝。”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老人家说的牛膝盖原来指的是牛膝啊。为了避免大家误会,这里我一定要多说一句,牛膝是一味植物药,大家可不能通过中药的名字来推测它的来源啊。


3、祛风除湿


由于风寒湿引起的疼痛,当然需要配伍祛风散寒除湿之剂,方中辅以羌活、秦艽以祛风除湿,地龙祛风通络以止痹痛,甘草调和诸药。


这样诸药相合,也就成为了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身痛逐瘀汤,这样一个以“治痛”而闻名的方子,它究竟可以治疗什么样的“痛”呢?



瘀血兼风寒湿邪



身痛逐瘀汤能够入选《百首古代经典名方》,足以证明此方在当代应用之广。那它究竟能治疗哪些疼痛,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这是需要我们仔细探究的。



我觉得需要具备三点因素:其一,体质相对壮实,非血虚、妊娠之人;其二风寒湿邪为诱发疼痛的原因,且疼痛部位多固定出现;其三,瘀血体质为本。



而这其中前面两点大家都能理解,想必难点就在于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瘀血体质”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 形体:以形体偏瘦者居多。



● 性格:容易烦躁,常伴有健忘。



● 特定人群:久居高原地区,常年体力劳动,产后、年老、有明确的外伤或疾病宿根之人均为瘀血体质的目标群体。



● 症状:面色发暗,皮肤上或有色素沉着,稍有磕碰身上容易出现瘀斑瘀点,唇色深,舌质暗伴有片状瘀斑或瘀点,舌下静脉紫暗,或眼眶周围暗黑,易脱发,肌肤干燥,女性多伴有痛经或经血中夹有瘀块,颜色紫黯。

图片


叶天士说“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疾病缠绵就会影响人之血脉,气血推行不利则成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这就是身痛逐瘀汤治疗的核心人群。所以,现在此方在治疗疼痛方面应用极其广泛,是治疗因瘀血兼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的常用方剂。当症见四肢关节或周身疼痛,且痛有定处,或昼轻夜重为特点的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颈椎病、末梢神经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头痛、产后身痛、痛经病证均可辨证选择此方,进行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