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家陈晏清:“年轻人不论到哪里,都得创业”

 司马健哲学讲堂 2023-04-11 发布于广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吴军辉)“有点志气的年轻人不能等着别人把环境建设好了再去坐享其成,年轻人不论到哪里,都得创业。”85岁的著名哲学家陈晏清又一次健步走上执教60年的讲台,用自己一生的奋斗经历为大家讲了一堂动人的“创业课”。

陈晏清为师生校友讲南开哲学“创业史”。宗琪琪/摄

今年是南开大学哲学学科建立103年、建系100周年以及哲学院(系)重建60周年。4月8日,南开大学哲学院师生和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庆贺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晏清教授执教60周年,致敬他在学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育人方面的师者风范。

“南开哲学重建的60年,也是陈晏清先生执教的60年。他引领了南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开创了社会政治哲学的研究,培养了大批在党、政、军、学各界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赵爽说。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代表学校为陈晏清致送卓越贡献奖荣誉证书。而陈晏清则谦虚地说,自己从教60年“不可能没有一点贡献,但绝谈不上'卓越’”。他相信马克思“环境改变人,人也改变环境”的观点。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一个“创业者”的奋斗姿态,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改初心,一定要让哲学系改变模样。

20世纪80年代,陈晏清出任哲学系主任。面对当时的困难局面,他在学校党委领导支持下,高高竖起学术兴系的旗帜,为人们反思、评论和调整是非观念确立了新的坐标,使得哲学系迅速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1986年,南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同时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加上原来的逻辑学博士点,使得这个原来基础极差、体量很小的哲学系拥有了3个博士点。

“单从博士点的数量看,南开哲学系在全国高校哲学系中排位第五,仅次于北大、人大、武大和复旦。”陈晏清回忆,大家都感觉到南开哲学系开始“改变模样”了。

执教60年,陈晏清认为自己主要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和同事、学生一起为探索一条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又具有鲜明的南开哲学学科特色的学术道路做了一些努力”。

由明确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发、力图满足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是陈晏清治学的显著特点。陈晏清始终坚持“哲学应当以哲学的方式为现实服务”,近年来的研究都坚持与时代同行,都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比如,社会哲学是以社会转型作为切入点从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讲现代化;政治哲学围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从政治建设道路来讲现代化。

今年2月26日,由陈晏清领衔编著国家治理理论丛书——8卷本《新时代政治思维方式研究丛书》正式出版,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政治思维方式的更新为主题,着力建构一种适应于现实生活的现实性政治哲学,极大推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

陈晏清认为,哲学在反映时代、引领时代和塑造时代的同时,也实现哲学自身的时代化,使它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实际上是一条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

“我们的研究水平可能不高,但是研究道路、研究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在庆祝仪式上,陈晏清说自己特别希望鼓励学生们,鼓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继者们,“继续坚持这条我们共同开创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