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丨汝州】孙建铭丨望蟒嘴潭与张寨村

 智泉流韵原创 2023-04-11 发布于河南



望蟒嘴潭与张寨村

作者/孙建铭

很早以前,张寨村住着一对夫妻,没儿没女。有一天,夫妻俩在田间劳作,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善意怜爱之心涌上心头,便把小蛇带回了自己的家中,治疗喂食,精心照料。夫妻俩把小蛇当作小孩子般对待,小蛇伤很快就好了。小蛇和夫妻俩和睦相处,彼此融洽。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蛇长大,竟然变成了一条大蟒蛇,吃得也越来越多。怎奈夫妻俩口粮不足,再加上大蟒蛇也得吃喝,日子是捉襟见肘。为了好好地相互存活,夫妻俩商量后,决定把大蟒蛇放归张寨村旁边的北汝河里,让它自己回到自然界继续生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夫妻俩总会不定期去看望大蟒蛇,对它关怀爱护,看到它平安健康心里才放心,大蟒蛇对夫妻俩是感恩戴义。

有一年,天旱地裂,河水断流,地里的庄稼枯死了许多。夫妻俩缺水断粮,日子难熬,再这样下去,会走向穷途末路的境地。此时的夫妻俩还在担心着大蟒蛇的处境。大旱来临,大蟒蛇经常去的蟒川也没有可吃的东西了,无奈,大蟒蛇又回到张寨。当大蟒蛇看到在汝河边焦急等待的两口子时,它激动万分,为了报答这两口子的救命之恩和养育之情,就将蟒蛇头向河边的大石头连磕数下而死,报恩而死的大蟒蛇身下涌出了汩汩清泉。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深坑大潭。后人把潭称为“望蟒嘴潭”,又叫“感恩泉”。

此潭,给人们引水灌溉带来了极大便利,时至今日,潭深水碧,泉水不竭。站在潭边向河北岸上望,一个提灌房建在汝河旁。

1993年3月,张寨村两委班子带领施工队及百名村民,对感恩泉附近进行实地勘测调查定方案,大干苦干,历时半年时间,建成了2300多米的提灌型引水渠——东岭水渠。此渠可灌溉张寨村东北面农田。当年村集体能建该工程,在周边乃至全市都是很宏伟的。张寨村东岭水渠的作用,不仅在于它已发挥作用滋润田地30年,还为以后村集体经济发展,农田灌溉,乡村振兴项目将发挥重大用途。

如今的张寨村和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寨村位于汝州市温泉镇东南2.5公里处,是温泉镇的东大门。北汝河和牛涧河在这里交汇,形成福禄汇聚之地,形如葫芦,人称“葫芦湾”。现在,家家户户有水井,打井到地下六米处便可出水,水资源丰富。河、潭、湖、田、草、村交相辉映,生态环境优美。

张寨村下辖北岭、窑上、大张寨三个自然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00多人,住户927户,是一个大村庄。

走在张寨村的大街小巷,村容整洁、街道干净、游园清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两幢九层楼的锦绣名家小区,建在张寨村东,家家户户安装有自来水,水质清甜。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人们畅游在张寨村集体经济基地——锦绣生态庄园,心旷神怡、花繁叶绿、春风和煦、生机盎然。园区里种植有丰雪桃、黄金蟠桃、秋月梨、丰雪梨、大黄杏、软籽石榴、新东洋柿子、大世界果桑等21种优质果树。此庄园是张寨村两委会出资220万元,建造的500亩乡村振兴基地。

园区里全部的植物,都是用东岭水渠的水灌溉的,这里边有感恩泉的水在浸润。而今,已形成“春季花满园,夏秋果飘香”的果园丰景。

水,是人类生命源泉,没有水,世人无法生存,万物将不能生长,世界更不会多姿多彩。

水,普遍的人都认为是廉价和丰富的资源。实际上,地球范围内可直接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还有好多人喝不到清洁水。城市生活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城市也面临缺水的危机。

人类必须节约用水,珍惜我们的生命源泉。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试想,如果张寨村以前不缺水,大蟒蛇就不会以死引水,百姓就不会断粮。

有人说,望蟒嘴潭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你亲身去实地看一看,这个潭真实地呈现在你眼前,和传说得一模一样,毫无二致。

请后人呀,记住汝州望蟒嘴潭与张寨村。

愿世人啊,把这动人的文化资源永流传。



作者介绍


孙建铭,汝州市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诗文,虚心学习,努力耕耘,记录人间美好,传播正能量。诗文常见微信公众号和报端。


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
平顶山市诗词楹联学会;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王海水

顾    问:叶建华

主    编: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