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空白成为选择,而不是一个后果

 以我之笔 2023-04-11 发布于黑龙江
打开存着公众号文章的文件夹,排在第一个的是昨天新建但什么都没写成的空文档,把文件名换成今天的日期后,开始了今天的文章。这番操作下来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是不是我的人生中也有很多个日子虽然已经过完,但就像昨天的空文档一样,只是有了那么一个存在,而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而这些空荡荡划过的日子,却不能如那个空空的文档一样,被改过了名称再重新来过。
或者说,其实昨天的空白文档也并没有被我重新来过,而是我把昨天的存在抹除了,把09改成了10,于是9月9号这一天在我往后的人生里,再回过头来查看时,其实是没有存在的,如果单单从文字记录来说。所以如果还是像上面那样来推理的话,我们那些荒废了的日子,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不是也从来没有存在过,日子都不在了,日子里的我们是不是也等同于不曾存在。这个逻辑听下来好像很对,又好像哪里不对。因为每个人对日子、对荒废、对存在的定义不同,每个人对这里每一项的权重和选择也是不同的,所以对于A来说也许荒废就是不曾存在,但对于B来说,没有什么外在的定义或者理论能够决定谁/什么存在还是不存在。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把一个简单的体验思考的过于复杂化了,起初我只是觉得,不知道我过去的三十年里,有多少这样我亲手建立起的空白文档挂在自己的生命履历上,真这么去想的时候其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因为你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些空白或者已经“消失”了的自己。这是一件没有办法去弥补的事情,没有人能回到过去,打开空白的文档一个个填满,而且,就算能回到过去,你又怎么知道自己该填些什么,能填些什么上去呢?昨日种种人生就如同这些敲下并已经发布出去的文字,没有写过并发布的不可能重新补上,已经发布的也无可更改,唯一还能动些手脚的只有在将要新建的文档里。每一天都是一种建立,每一天也都是一种销毁,具体要动什么样的“手脚”,如何建立如何“销毁”,那就是每个人的选择了,当然也包括不动。
空白的日子与一个人存在与否的理论是否成立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所感受到的空白是来自生活善意的提醒。如果空白让你恐惧,面对它、然后选择继续空白还是填满往后的每一个日子。如果空白让你平和,感受它、然后选择继续空白还是填满往后的每一个日子。总之,不管空白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都得先尽情去感受这种感受,也许我三十岁之前就是喜欢空白,但三十一岁开始我决定要去填满,在六十岁时又重新爱上空白,这都没有关系。事实上,空白的人生也许没有什么不好,但那得是思虑过后的选择,而不是糊里糊涂就空白了,所以如果说我们想要空白,那也是让空白成为选择,而不是一个后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