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忙只会越蠢

 清新语文郑刚 2023-04-11 发布于陕西


 一

前一段时间我在微信建了一个名为“青年教师共同体”的群,想借此搭建一个青年教师学习交流、互助提升的平台,朋友拉朋友,很快群里就有近百人。但还没等我高兴多久,就发现群里死气沉沉,每次抛出一个问题,或者分享一篇文章,应者寥寥,甚至没有人响应,就如同一个石子扔进大海,连个浪花都没有。反观我加入的“教育自由谈”和“教师百家”这两个群,总是有很多老师在交流探讨。我想是不是因为我这个群主的水平和能力有限,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没有其他原因呢?便在群里发起了关于没人愿意参加讨论的调查,大家的回应出奇的一致,就一个原因——“忙”!


  刚刚入职没几年的青年教师必然是忙的,刚参加工作的几年是工作的适应、熟悉期,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确实让人忙得够呛,备课、上课、作业、听课、培训等等让人疲惫不堪,还有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当班主任的再有调皮的学生来添乱,这一切想想都头大,但件件事情都得亲自去忙!青年教师往往是学校的苦力,带的是差班,学生很调皮;有的青年教师还要承担学校分配的额外的任务。更主要的是,刚参加工作这几年也是成家的时期,对于没有什么积蓄的青年老师,房子、车子、结婚样样揪心;相亲、恋爱、结婚、生子事事艰辛。我一个女同学教化学,一周15节课、7节自习,平均一天至少四节课,半天上课,半天备课、改作业,期间还要改试卷、做题、辅导学生,就是周末还要上7节课。她说,“一天到晚都忙,连家都顾不上,哪有时间参加讨论呢?能看看书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放松和提升了。”

教学本身是需要教育者全身心投入的,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果让一个老师站四个小时,连续讲四节课,一周五天,天天如此,还要全身心投入,不被累死才怪!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一个拖着沉重身躯的教师,脸色苍白,声音嘶哑,眼神飘忽,哪有什么创造性呢,就连教学效果都难以保证。这哪是教师,这分明是学校的“农民工”!这样繁重的工作,对老师个人素养的提升没有好处,也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还摧残着老师的身心健康,摧毁着老师的家庭。

更为可怕的一种忙,是用身体的劳累,掩盖思维的懒惰。在教学中的体现在,整日忙个不停,学生也忙得团团转,但是教学质量却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他们的教学工作流程,马上就能发现问题原因之所在:他们没有宝贵的教学时间和精力花在刀刃上。批作业、抄教案等杂事占据了他们的整个身心,根本腾不出空来好好思考和备课。

 避免思维懒惰,就是当问题发生后,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追究问题发生的原因,现行的制度、方法和逻辑哪里出现漏洞,根源是什么。并设法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

当一种教育,让老师和学生“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的时候,教育效果能好吗?这样的忙碌不仅没有一点好处,还是有害的!

在这样的忙碌工作下,老师就如同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只是完成了对传输带传送下来的产品的一道加工工序而已,期间罕有教育本身具有的灵动、创造和生成。在这种模式的教育下,老师不过是考试加工厂里的工具,学生不过是经过加工输出的产品,合格的标志就是较高的做题能力和较好的考试成绩。

人身体的能量是平衡的,当身体忙于琐事,过于疲惫,大脑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自然就被挤占,而变得少之又少了。人的内心要装下身体和思维,身体的疲惫挤占了的空间,心灵就没有思考的余地。

智慧的培育是需要自由的时间和闲适的空间的。古希腊是哲学的源头,之所以能产生大哲学家,就是因为那些贵族,拥有奴隶为他们劳作,他们晒着温暖的太阳,吹着爱琴海的海风,思考着人生,“静观瞑想”以追求永恒的真理,哲学因此就诞生了。最著名的苏格拉底,他的哲学成就很高,原因就是他只需思考和表达,不用劳作,对自己的吃穿也不讲究。牛顿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的蓝图,是1665年他为了躲避伦敦流行的瘟疫,回到家乡的农村居住了18个月中发轫的,这一时期,他享受着乡村的恬淡和闲适,他发明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还研究了光的性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性研究都是在他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担任小技术员时期做的,工作相对轻松,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做自己的研究。再去看那些取得很大成就的科学家、哲学界、诗人、文学家、教育家等等,往往都不必从事繁重的工作,不必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有比较自由、宽松的氛围。即使工作本身比较辛苦,也是源自于内心的自由选择,而不是来自外在的压迫。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忙了一天晚上还看名著,思考着国内外的大事情。这是路遥的塑造的理想化人物,他在创作小说时,根据《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的描述,是相当自由和宽松的。思想的创造是需要在基本物质满足的前提下,有一个自由和宽松的氛围的。过多的干涉,比如督促检查评比,再安排各种活动,这样肆无忌惮地干涉,必然会严重干扰创造力。


那么怎样在这种忙碌中突围,完成对自我心灵的救赎呢?

再忙也要抽上半个小时独处静思,自己静对自己,反躬自省,有利于自我的提升。要想智慧得到发展,每天必须抽出一点时间反躬自省,和自己的灵魂展开对话。根据梁漱溟的观点,人生在世要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内心的关系。人处理人与物、与人关系是向外的,处理与内心的关系是向内的,向内与向外达到一种平衡,人才会处在一种平和的最佳状态。

再忙也要抽点时间读书,尽量多阅读人文经典。人在工作中,智慧是出于输出状态,而阅读就是一种输入。如果总是输出,没有输入,那思想就会陷入枯竭。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从离开校门开始就停止了学习,年岁徒增,思想上却仍然是不成熟的大学生。经典阅读与“浅阅读”截然不同,通过与伟大心灵的对话,帮助自己了解世界,提供给人切切实实的精神养料。

现代媒体通过绚烂的光影制造出的是一个表象世界,肤浅破碎,给人不涉及心灵的感官刺激,不能够映照出完全的真实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把人的关注点挪移到外在,“注意的多是外在的物质成功,譬如事业(主要表现为金钱的获取)、婚姻(主要表现为金童玉女式的梦幻结合),而非内在的精神成长;且主角多是位尊而多金的工商巨子、明星大腕,这样的情感太廉价通俗了。它只让人看浪漫的童话,而忽视在汗水中欢呼收割的普通人的成功才更具说服力,更忽视意志品德与抗挫折力的养成对人性成长才最有意义。”(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

无论做任何工作,一个更好的自己都是基本的出发点。而“自知者明”与“认识你自己”却最难以做到,经典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提供一个洞悉世界本质的视角,能够从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普鲁斯特所谓“阅读过程是一交流的过程,是一次与不在场或已死去的当事人的心灵对话”,也是强调通过人书对话真正认识自己。

回到教育中来,作为老师要避免自己在忙碌中滑向平庸。在日常生活中琐事太多,现在的工作各种检查评比太多,应试教育的压力太大。但无论如何,都要挤出一点时间来反思,用一点时间看书,用一点时间写作。让心灵透口气,让思维转起来。这样就完成了对真实自我的追寻,更好的自我建构,真正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老师和家长也要警惕忙碌对学生的危害,不要把孩子当成学习的机器。一开动,就不知道让停下来,那机器早晚是要坏掉的。现在的学生,整天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来对知识来进行反思,更没有时间和空间批判质疑,越来越多的学生眼神眼神呆滞、神情木讷。课堂上,留下一点时间给学生静思,对知识本身进行反思和消化。一周让学生有一点时间独处,可以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看看书、听听音乐、散散步,或者什么都不做,让心灵回归身体,保持身心的协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