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鲁迅活到现在会怎样?——和“鲁迅”的对话(原创)

 清新语文郑刚 2023-04-11 发布于陕西

鲁迅活到现在会怎样?

——和“鲁迅”的对话

当朋友拍着我的肩膀,“看,鲁迅!”我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鲁迅:瘦瘦的身体,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没一根是耷拉着的。憔悴的脸上布满刀刻似的皱纹,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须——浓密极了,而且极像隶书的“一”字。他笔挺的身体总是向前,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神炯炯有神,望着前方——不是物质上的前方,而是抽象的前方,穿透了眼前的人和物——思考着。

但鼻梁上厚重的眼镜和身上的牛仔衣,分明告诉我,他不是鲁迅。

这次参加阅卷,有很多收获,其中最大的是结识了几个来自于不同地方但意趣相投的朋友。这其中最有趣的就要数这个“鲁迅”了!

有好几次次面对面走过,他那严肃的面孔,让我望而生畏,不敢上前打招呼。但我也发现,在休息时,他身边总会围着那么几个女老师,并且常常是他的话音一落,女老师的笑声就接上了。偷偷一瞅,那严肃的脸竟然也会笑,但越笑皱纹却越挤得紧了。我见空,走近打声招呼。他却直盯着我的眼神,语言缓慢又响亮。我的问题都无关紧要,他的回答却都一本正经。我不由得也认真起来。

“您很像鲁迅。”我寒暄到。

“别人都这么说,自己也就慢慢认同自己像鲁迅。”他说完就笑了。

“那鲁迅对您的意义是什么呢?”

他眉毛开始往拢靠,几乎挤在一起,说,“这也是我一直问自己的问题。鲁迅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精神导师,是我精神的内核。”说完,眉头舒展开来,嘴角微微上扬。

“那您看过鲁迅多少作品呢?对鲁迅的了解深刻吗?不害怕别人说你作秀吗?”说完,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不礼貌的问题。

他一点也没有生气,“坦诚地讲,我对鲁迅作品读过一些,但不多。主要看的是他的杂文和小说。我对鲁迅的理解就是始终清醒,坚持思考、批判、抗争,并且从来不妥协。”眉毛随着语气的起伏,一紧一收,到最紧处,声音也高起来,“有人说,鲁迅要是还活着,要么闭嘴要么就被关起来。你说,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竟然连一个鲁迅都容不下呢?”

那语气,不像在问我,像是在问他自己。我接着问,“那您作为这样一种外在的形象,并且把鲁迅作为自己精神内核的人,是怎么看的呢?”

我看到光明,也看到光明背后的阴影。我感到温暖,也感到寒冷。光明是那么微弱,温暖是那么短暂。而阴影是那么巨大,寒冷是那么冰凉彻骨。我想为光明和温暖欢舞,也不由得为阴影和寒冷悲歌。”说到这里,他突然攥住我的手,很有力。“但肉食者总喜欢看到欢舞,禁止人们吟唱悲歌。在欢舞与悲歌之间,人们只得选择沉默。那么我就要去吟唱悲歌,去呐喊,去奔走,哪怕声嘶力竭,哪怕心力交瘁!

我看他有些情绪有些激动,提醒他,“您的勇气让我敬佩。但现实是很残酷的,好像大声呼告的人下场都不好。而且当下,人们都噤若寒蝉。”

他松开手,眉头也舒展开,苦笑一声,声音却异常凄惨,“所以鲁迅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就回答了他如果现在还活着会怎么样的问题,大恶人打死人挖出心肝炒着吃,却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大多数人,闭上眼睛、捂住耳朵,装着睡着。而清醒者,会被看成是狂人、疯子!

我是习惯性地装睡的,听到这样的话,感觉很刺耳,脸上有点烫。我边给自己找借口边问,“人都是要生活的呀!更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人朋友。用血肉之躯去阻挡冰冷的履带,岂不荒唐?而且有什么意义呢?

我看着他眼神黯淡,像是被冻僵了。继而却又坚定地说道,“当皇帝为自己的新装沾沾自喜耀武扬威之时,人们都选择了沉默,那个小孩子的一句话就打破了沉默。中国社会进步,最大的阻碍就是人们太过于成熟。每个人都选择明哲保身,其实是每个人都自己用绳子把自己困缚住,躲在寒冷的黑夜里,并且自以为是地侥幸着,想象下一个遭殃的那个定然不是自己。只有越多的人自己解开绳索,发出声音,光芒才会照射到你身上,才会有真正的温暖。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但还是觉得不太理解,“您活在鲁迅的阴影之下,会不会湮没掉真实的自己呢?而人活着,要像鲁迅那样,不是太艰难,太痛苦了么?”

他盯着我的眼睛,终于笑了。“总有人说我像鲁迅,这是不了解我。我是通过阅读鲁迅来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社会。我发现,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但鲁迅是鲁迅,我是我。人是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是用鲁迅的思想给自己建构了一个精神的坐标系,从而确知自己的位置。人既然活着,总要思考,要有所追求。我所追求的就是清醒地活着,坚持思考,坚持发声。横眉冷对、嬉笑怒骂,不苟活。生活对于谁都绝非易事,清醒地活一生,在他人看来可能是悲剧,但本质上是喜剧。而糊糊涂涂地活一生,在他人甚至自己看来是喜剧,其实是一出悲剧。

“那您平时还挺幽默的,不似鲁迅那么严肃。”我接着说道。

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其实,有大爱的人,悲观但不绝望,温和包容,热爱生活,平易近人。你看鲁迅的照片严肃,但其实鲁迅很爱笑,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常笑地拿不住烟斗,一个劲咳嗽。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很久了,只能话别。第二天,又见有人围在他身边,又常听见他爽朗的笑声。

(感谢户县一中的张一杰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