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李焕英》折射出的家庭教育的问题

 清新语文郑刚 2023-04-11 发布于陕西

《你好,李焕英》影评

在春节档电影中,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是让人惊喜的一部,前面笑得有多开心,后面哭得就有多伤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戳中了多少为人子女压抑了太长时间的伤感和脆弱。
每年春运,车站里密密麻麻的都是人,他们是谁的儿女?他们是谁的父母?还原到现实语境,奋斗在他乡,遥远着故乡,生存、生活的压力只能让亲情让路。只要在一、二线城市上下班时,挤挤地铁、公交,看一看那些面无表情的年轻人,就明白电影背后的难以言说隐秘伤痛。
寒窗苦读,考上大学,成为家乡亲人眼中的骄傲,毕业之后,在大城市找份工作,而要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户口、买房、孩子上学……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城市里闪烁的霓虹灯,掩盖不了残酷运行逻辑的。和所有的打工人一样,异乡漂泊,只能守望亲情,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中国电影的通病,就是对现实问题的逃避,导致古装剧、穿越剧、科幻剧泛滥,剧情复杂有余,思想深度不够,翻拍、“抄袭”成了常态。去年元旦上映的《误杀》,口碑、票房成绩都挺好,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今年上映的《人潮汹涌》,翻拍自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而《唐人街探案3》中各种抄袭更是泛滥,强行植入的广告和低俗的笑料包袱,都引起观众强烈的生理、心理不适。
相形之下,贾玲的电影就显得更有诚意,致力于搞笑和煽情,结果这两点都完成得不错。豆瓣8.1的评分和40多亿的票房就说明了这一点。当然,笑过、哭过之后,电影中折射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健康快乐就好”的期望,看似不高,实则很难做到。
李焕英对女儿说的,“我对你没有太高的期望,只要你健康快乐就好”。这也是现实中很多父母常常对孩子说的话,但这看似简单的期望,实则难于上青天。
“健康”与否,与自身的努力没有直接关系,身体健康受遗传、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的限制,年纪轻轻的“996”程序员望着不断后移的发际线,而无能为力。就连贾玲自己因高强度的工作、巨大的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导致的肥胖,用BMI来衡量,也算不上健康。
而“快乐”呢?情绪作为人对外界刺激的内在主观心理感受,难以受理性控制。没有人能始终快乐,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金凯瑞倒是看起来都开心快乐,只不过后来据说都得了抑郁症。快乐总是短暂,并且常常肤浅。就是我们时常以为的坏脾气,其实也有其好处。愤怒、焦躁等情绪由大脑底部的杏仁体产生,再通过杏仁体激发下丘脑、脑干,使人产生应激反应,做出愤怒的表情、焦躁的动作。在杏仁体和海马体的共同作用下,人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容易激发创造力,提高反应能力。愤怒与焦虑容易使人悲观,但适度的防御性悲观可以提高忧患意识、激发动力,为可能发生的消极情况做好准备,进而引导人走向成功。我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劝导自己、他人要快乐,仿佛快乐就是幸福的代名词。然而愤怒、悲伤等坏脾气并不坏,它们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快乐作为祝福语,说说无妨。但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则不应将其作为一种目标,来要求孩子总是开心快乐,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对负面情绪的正视与应对技巧和能力至关重要。而当孩子在父母的要求下,把负面情绪掩藏起来,长此以往,可能会郁积成心理疾病。一个整天愁容满面的孩子,让家长担忧;而一个整天嘻嘻哈哈的孩子,家长也难以放心。
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应改成“充实和幸福”。
充实要求人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相应的成果,获得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而幸福则要求人要从自身走出,不再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小我”的情绪上,而是关心他人和世界,让他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幸福,自己也自然在这种充实中获得深久的愉悦和宁静。

其次,就是电影中张扬的虚荣。
李焕英对女儿喊“你什么时候才能给我长回脸?”这道出了中国式父母教育理念的痼疾,孩子从来没有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来对待,而是被当成父母附属品。中国人缺乏自我内在的尊严感,总是用外在于人的名、利来标识自我的价值,在不断的攀比中滋生虚骄和虚荣。当没有地位,也没什么钱时,就只能拿孩子来炫耀和攀比了。而当孩子也“不争气”时,就会无比沮丧和颓唐。
电影没有看到虚荣和攀比给孩子心智成长带来的伤害,甚至贾晓玲也要通过攀比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认可。
孩子成绩好,考入名校,挣大钱,父母有面子,脸上有光;孩子上不了名校,挣不了大钱,父母颜面扫地,脸上无光。孩子在这个逻辑中,已经被“物化”了,以他们外在的金钱、地位来进行标价,没有被当成是有其内在尊严和独立价值的人,而更像是一个包,或者一辆车,是用来彰显父母身份的高低。
越是“卑微”,混的不如人,对孩子“出人头地”的渴望就越强烈,孩子心理压力也就越大。电影开始时,升学宴的闹剧,就是孩子无法满足虚荣父母的虚荣,而只能借助于假录取通知书。父母对孩子牺牲越多,孩子内心的负疚感就越强烈。贾晓玲说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妈妈年轻的样子,自己只看到中年妇女李焕英,那李焕英从什么时候成为这个样子的呢?显然是结婚生下贾晓玲之后,因为生活的负累,让李焕英迅速老去,成为妈妈。

在女儿看来,这样的转变都是因为自己,因为妈妈要养育自己,因为自己总是不够优秀,没让妈妈长脸。以至于贾晓玲在梦中进入妈妈弥留之际的意识中,看到还没有结婚年轻的李焕英,要帮助李焕英改变命运,要让妈妈“高兴”。
通过贾晓玲的视角,我们看到李焕英在结婚前,是那么一个美丽、乐观,有独立意识的女性。

或许是李焕英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女儿,她有她自己的美好的青春,她做了她自己婚姻的选择,她有她自己的人生。孩子不应该为妈妈的人生感到愧疚,妈妈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因为一个简单而纯粹的原因,“我是你的妈妈,你是我的宝!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母爱的特点是“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无论你做什么不做什么,你是我的孩子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因而母爱是无私的。孩子在母爱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不需要去争取就拥有,不管做什么都难以改变。父爱的特点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孩子所作所为符合父亲的要求,就会获得父亲的爱,否则就会失去,因而父爱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去控制的。
一个成熟的人,要成为自己的“母亲”,也要成为自己的“父亲”。“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弗洛姆指出,好的母爱应该鼓励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正如武志红指出的那样,很多国人都还没有独立于母亲,因而总是“巨婴”,两个愿望不断从内心发出,“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

电影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贾晓玲通过穿越的方式,为李焕英做一些事情,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母女俩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电影通过闪回的方式所呈现的母亲对女儿的爱,则主要是“吃”“穿”两方面,甚至当孩子真的做错了一些事的时候,也没有得到妈妈的批评,而是“我的娃就是厉害”这样的赞扬。这样的教育方式,的确会让孩子很开心,但也会让孩子没办法建立起对世界规则的认知和正确的应对方式。比如孩子在学校拉在裤裆里,即使不批评孩子,也应该告诉孩子上学前先上厕所,不要吃得过饱。
当我们在电影院哭得稀里哗啦时,也得反过来思考自己为何流泪,是因为被母爱亲情感动,还是因为自己依然是个“巨婴”?

原创推荐:

珍视生命中那些永恒的画面

过去与未来之间:盘点2020年看过的书(1)

一本书,一杯茶,一份自己的闲暇:盘点2020年看过的书(2)

丁真:那份澄澈和纯真,让我看到了……

张艺谋《一秒钟》影评:我们如何言说历史,就如何对待现实

影评:一个小人物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郑刚:回想那时的小学,满满的美好,你还记得么?

致那些被撕裂的青春——电影《17岁的单车》影评

成长是一个发现真实自我的过程,《少年小赵》影评

《送我上青云》影评:成熟就意味着妥协与和解?

他被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至爱梵高》影评,附梵高生平和画作)

影评:何以为家?以快乐、美好和爱为家!

《无双》影评:每个人都无双,却总想活成他人

《芳华》影评:谁保存着你撕碎的芳华?(深度解读)

电影《相亲相爱》影评: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一个巨大的问题

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影评

《地久天长》影评:当时代的列车从每个人身上碾过

《17岁的单车》影评:我们都得扛着变形的梦想前行

《观音山》影评:没有信仰的青春驶向何处?

《狗13》影评: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个孤独的宇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