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的病为什么治不好?

 经方人生 2023-04-11 发布于四川

清代有个名医叫杜子良,写了一本书叫《德宗请脉记》,记载了他给光绪皇帝看病的经历,遇秋阅读之后,觉得有借鉴意义,就分析点评一二。

杜子良是民间的名医,被保举到宫中给皇帝看病,所以会记载一些太医习以为常、不记载的事情,让我们得以知晓皇帝看病的真实情况。

光绪皇帝的病治不好,原因有非常多,这里列举几点。

一、改医生处方、审处方

刻下虽有多医请脉,然并不时常服药,上又自明医术,最恶用杜仲、菟丝子两药,凡医生有用此二药者,必圈去不用。(《申报》)

光绪自以为懂医术,对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处方,会要动手修改。当然,医生开的处方,不仅光绪要审核,而且慈禧也要审核,审核过了,觉得可以喝才抓药。

二、不按医嘱服药

一日,予方入值,于院中遇内监,向予竖一大指曰:“你的脉理很好。”予曰:“汝何以知之?”渠曰:“我听万岁爷说的,你的脉案开得好。我告声你,太医开的药,万岁爷往往不吃,你的方子吃过三剂。”言讫如飞而去。

光绪吃了杜子良的3剂药,已经是值得夸赞的事了。其他太医开的药,大多数时候都不吃。

三、频繁换医生

皇上又问曰:“予病两三年不愈何故?”予曰:“皇上之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虚者,由来渐矣,臣于外间治病,虚弱类此者,非一二百剂药,不能收功;所服之药有效,非十剂八剂,不轻更方。”盖有鉴于日更一医,六日一转而发也。皇上笑曰:“汝言极是,应用何药疗我?”予曰:“先天不足,宜二至丸;后天不足,宜归芍六君汤。”皇上曰:“归芍我吃得不少无效。”予曰:“皇上之言诚是。以臣愚见,本草中常服之药,不过二三百味,贵在君臣配合得宜耳。”皇上笑回:“汝言极是。即照此开方,不必更动。”予唯唯。复向皇太后前跪安而退,皇太后亦曰:“即照此开方。”

皇太后传改二十二日值班。予向内务府大臣曰:“六日轮流一诊,各抒已见,前后不相闻问,如何能愈病,此系治病,不比当差,公等何不一言?”继大臣曰:“内廷章程,向来如此,予不敢言。”

皇宫里的太医值班,6天就换一个医生。医生换了,思路当然也就换了。这怎么能治得好病呢?

四、讳疾忌医

两宫意见素深,皇太后恶人说皇上肝郁,皇上恶人说自己肾亏,予故避之。

吕请皇太后脉,案中有消渴二字,皇太后对张中堂曰:“吕用宾说我消渴,我如何得消渴?”意颇不怿。张召吕责曰:“汝何以说皇太后消渴?”吕曰“口渴误书”。

有病还不能直接说。对皇帝或皇太后的诊断,本人不认可,是不能写这样的诊断病名的。开方肯定也得避开。

除了以上的因素,还有其他原因,这里就不展开来讲了。

现在有不少病人,也会犯这几个错误。所以,病治不好,不一定是医生的问题。

如果换成是你来做太医,觉得你能治好皇帝的病吗?

最后,闲聊一下太医的工资。

每人每月饭食银三百五十两。

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光绪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米100斤,或买鸡蛋50斤,或买猪肉20斤。折算到现在的人民币购买力,一两银子估计相当于两百多元左右,就按250元吧。因为换算比较复杂,这只是个大约参考值。

太医的工资,每月大约是87500元,年薪接近百万,相当给力。

当然,是不是每个太医都这么高工资,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袁遇秋,中医医师。多年来博览群书,衷中参西,精益求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