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源革命的战略路径研究之五:蓄能问题的真实含义以及掩盖的真相

 张立品vnf7h6ps 2023-04-11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按照“十四五”能源规划的目标,2025年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亿千瓦,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将达到7.2亿千瓦,占比24%。目前中国灵活调节容量只有0.5亿千瓦左右,距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加快发展”。

因而,这是一个“大跃进”式的规划,还有二年的时间,蓄能产业需要跨越式发展,才可以从0.5亿瓦发展到30亿瓦。

文章图片2

再看一下中国的现状,2021年中国的电力来源于:

煤电装机量为47%,发电量为61%,装机发电量为130%。

不可控电力装机量为27%(太阳能:13%,风电:14%),但是发电量为12%(太阳能:4%,风电:8%),装机发电量为44.44%,其中太阳能装机发电量为30%,风电装机发电量为57%。

因而,不可控电力的装机发电量,有56%的设备仅仅实现了装机,但是根本无法发电,这是真实的现实吗?

全中国努力集中精力办大事投资太阳能,其装机量已达13%,但其发电量仅为4%;风电装机量已达14%,但其发电量仅为8%

按照电网传输的理论,电网可以接收20%不可控电力,电网还可以稳定的运行,中国2021年电网传输不稳定电力仅仅为12%,因而不会造成对电网稳定性影响,因而电网也没有出现任何的大型的故障。

但是当不稳定电力超过30%以后,电网将不稳定,因而其传输的电力,也难以被正常的使用。

因而,不稳定的电力发电量为20%以及30%时,将达到“底线”和“红线”阶段,如何解决不稳定电力的问题,将成为一个非常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而,新型电网的规划,首先需要确定不可控电力达到20%及30%发电量的时间,然后再规划在此时间之前,解决20%及30%的电力的加工问题,解决如何将不稳定的电力,加工为稳定的电力。其次,才是需要解决不稳定电力的存储问题。

文章图片3

对于新型电力的规划的主要问题,是需要解决新型电力的可使用性及安全性问题,如果没有此两个基石,新型电力的规划,将存在巨大的误区。势必成为中国电力发展的潜在的危机。

但是,至今新型电力主要强调蓄能问题,但是遗漏和掩盖了加工问题。

这是由于:

对于不稳定电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工和存储;

对于稳定的电力,本身发电电力就是成品电力,因不存在加工问题;同时,由于稳定电力可以通过储存在原材料(或原始来源)中,只需要在需要电力时,将原材料转换为电力,不需要电力时,停止发电。由于其能源可以存储在其原材料中,因而对于稳定的电力,不存在蓄能问题。

因而,仅仅对于不稳定的电力,存在加工和存储问题;对于稳定的电力不存在此问题。

因而,新型电力的发展战略,应该将电力分为稳定电力及不稳定电力,同时,针对不稳定的电力,需要规划对其进行加工和存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