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名丛书》

 求是1025 2023-04-11 发布于山东

鲁迅主编。北新书局和未名社于1925年8月至1930年间出版,主要收录未名社成员的翻译著作,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和文艺评论等共计23种。

1925年8月,鲁迅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未名社,因为有感于文化界普遍不重视外国文学的倾向,社团在成立之初便明确提出译介和出版外国进步文学的宗旨,出版了专门刊发成员译作的《未名丛书》,尤以翻译苏俄、英国和北欧诸国的文学作品为重点,想借此为萧索的翻译文学界带来一些生机和活力。

《未名丛书》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为主,兼顾文艺理论。鲁迅的几部重要译作都收录其中,译作《苦闷的象征》(日本厨川白村)列为丛书第一种出版,除此之外还有文艺评论集《出了象牙之塔》(日本厨川白村)、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俄国M.P.阿尔志跋绥夫)、剧本《一个青年的梦》(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等。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有李霁野翻译的小说《黑假面人》《往星中》(俄国安特莱夫),韦素园翻译N.V.果戈理的讽刺小说《外套》和北欧诗歌小品集《黄花集》,曹靖华翻译的短篇小说集《烟袋》(苏联爱伦堡等著)和中篇小说集《第四十一》(苏联B.A.拉夫列尼约夫),韦丛芜翻译F.M.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穷人》,董秋芳翻译的小说散文集《争自由的波浪》(俄国M.高尔基等著),胡教翻译的长诗《十二个》(俄国A.A.勃洛克)等。文艺评论有任国桢翻译的论文集《苏俄的文艺论战》。

《未名丛书》的出版,不但为文学界团结培养了一批翻译人才,而且为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鲁迅在回忆未名社成员《忆韦素园君》中说道,“然而未名社的译作,在文苑里至今没有枯死”。

《工人绥惠略夫》 封面《工人绥惠略夫》 封面

《出了象牙之塔》封面《出了象牙之塔》封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