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数人的大脑为什么不愿进行深度思考?

 激扬文字 2023-04-11 发布于四川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在各个平台自嗨,但是

有的人能得到呼应,绝大多数人一直就处在自我
娱乐的“自己跟自己玩”的状态。

我们每天发布的绝大多数的文章其实没有任何意
义,尤其对读者来说没有任何价值,不能引起读
者共鸣,不能给读者任何有用的信息,帮助和指
导就更谈不上了。

但是为什么有的还很受欢迎呢?这当然有受众群体特征的原因,比如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宙美偏好,文化素养等等,但是恐怕也有生理心理原因影响的因素。

比如我看到过这样一类文字,几乎每天都是:今天是几月几号,阳光明媚,心情不错,因此而美丽。的一天,再配几张图片。在一般人看来,这种文字没有任何内容,没有任何价值,读者从中得不
到任何有用的东西。但是你去看看阅读量,都是上万人次的。

这就值得深思,在我看来,人的大脑大概都有一种类似于自我选择自我保护的机制,大脑里时刻在分泌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遇到需要深入思考的严肃事物时,会立即分泌该种物质进行排斥反应,这样一来每当遇到一个需要进行深度思考的问题时,大脑就会进行选择性的休眠或者排斥,比如当你看书时,就会犯困,大脑为什么会如此反应呢?就是说它为什这么懒惰呢?根据我的猜想,这就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被触发,毕竟思考问题会消耗巨大能量,会使思维神经高强度工作,导致脑细胞异常紧张,这样一来,大脑为了自身能量不被消耗,就会迅速做出。休眠状态的选择性反应。遇到无需深入思考现象时,大脑就会立刻变得活跃,至于大脑为什么对简单的东西感兴趣,这可能也和它分泌的某种相应的化学物质有关。

在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在焦虑不
安,惶恐紧张的生活状态,此时,大脑的保护机制告诉主人,该休息了,于是处于焦虑中的人们往往会选择无需深入思考,简单到一看就懂,看过就忘的反应模式。这样一来,大脑得到了休息,相应地,它的快乐激素会随着这种情绪而迅速释放出来,如此重复,从此人们就会本能地逃避严肃,事物,而选择轻松的东西。

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就是严肃的社会话题和高级的宙美活动没有多少人关注,绝大多数人只对低层次的吃喝玩乐感兴趣。比如,你写的一首诗远没有某个地方说'今天我吃多了胃疼'这样一句话更接地气,毕竟大家都是凡夫俗子。

基于以上的原因,大家也就没必要再纠结于'我的文章写的那么好为什么没人看,他写的那么垃圾,却得到了平台和粉丝的吹捧'这些抱怨了。自媒体平台毕竟不是研究科研学术发布专业论文的地方,也不是文学期刊社会学讨论的专业论坛,他就是一个表达自我观点,抒发情绪的地方,大家来就是为了自嗨,就是如果你是为了出名为了研究专门的学问,那真的应该选择专门的学术机构或者其他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