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7年孔祥熙病逝,临终前对妻子宋霭龄哭诉:孔家怕是要绝后了!

 兰州家长 2023-04-11 发布于浙江

1967年8月14日,美国纽约,一间供“上流人士”理疗的医院内,87岁的孔祥熙正躺在病床上艰难地喘着粗气。这位民国时代的“财政大亨”,终于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终点。

行将就木之际,孔祥熙望着陪伴自己一生的“敛财伴侣”宋霭龄,以及簇拥在病床旁的子女,他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儿女也都不再年轻,孔家新一代男丁就剩下了孔令杰的儿子孔德基。

对于封建思想入脑的孔祥熙而言,这世界上最残酷的刑罚,无非就是无后二字,眼见自家只有一位男丁能继承他孔家的香火,孔祥熙的心中不免一阵酸楚。

他两眼含泪地呢喃:“孔家的香火,难道就这么断了吗?

此话一出,宋霭龄垂泪不已,其他子女也都一个个低下了头,这让病床上的孔祥熙更加感到难过!

那么,对于已经有了孙子辈的孔祥熙而言,临终之际为何会说出“香火要断”这种话呢?

文章图片1

孔祥熙

一 “圣人后代”

1880年9月11日,孔祥熙出生于山西,据说其祖籍为山东曲阜,先祖于明代到山西做官,后人也便留居此地。

到了孔祥熙曾祖一代时,孔家已经从官宦世家进阶成了士绅家族,其曾祖父在山西太谷经营票号和商号,是山西当地首屈一指的富户,晋商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他的父亲参加过科考,是一员贡生,见自己仕途无望,果断弃文从商,在家族产业中担任文案先生。

孔祥熙出生后,其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身上,指望他能够金榜题名。10岁那年,山西当地的基督教会在太谷办了一所教会学校,秉着“学贯中西”的理想,其父将他送入到该学堂中。

在孔祥熙父亲的构想中,孔祥熙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向传统洋务派靠拢,也就是所谓的中体西用,让他学成之时再闯科举之路。

文章图片2

孔祥熙

但接受了西式教育的孔祥熙对父亲的安排并不在意,1895年,从教会学堂毕业的他不顾族人的反对,进入美国公理会在通州创办的潞河学院,并在那里受洗成为了一名基督教徒。

在潞河学院学习了五年后,接受了完整西式教育的孔祥熙于1900年前往美国留学,并于1907年获得硕士学位,随后选择回国。

彼时华夏大陆风起云涌,反清共和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满清政府为了安抚住愈演愈烈的革命情绪。

在“新政”的基础上,推动了所谓的立宪改革,并吸纳接受过西式教育的人才进入到政府之中。

身为海归硕士的孔祥熙,自然成为了各路上流人士眼里的香饽饽,于是就有人劝他留在北京做官,为立宪出一份力。

文章图片3

在西方世界浸淫多年的孔祥熙,早已看清了满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所谓立宪不过是这群贵族为了安抚民意而捣鼓出来的行为艺术,自己要是在这样的政府为官,就是为虎作伥。

于是孔祥熙决定回到太谷,在那里开办学校,并用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培养人才,启迪民智,从根本上扭转中国落后的现状。

在家族的帮助下,孔祥熙在一大型私塾的基础上创办了一所小学,并于1909年扩大规模增设中学。

这所由孔祥熙一手打造的学校,蕴含了他早年间的全部心血,他规定学生不能饮酒抽烟,并在学校附近推行集体戒烟运动。

他敢于突破,在那个保守的年代推行性教育,大力发展体育锻炼运动,将学生打造成朝气十足的新时代主人翁。

原本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孔祥熙说不定能成为像蔡元培,叶圣陶一般的教育界大贤,在民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图片4

蔡元培

然而教育事业对于孔祥熙而言,不过是他为自己积攒名望的工具,他真正的人生理想实则还是从政。

早在美国留学读书期间,孔祥熙就开始了未来政治生涯的布局,他在克利夫兰见到了流亡到此的孙中山,以革命志士的身份加入了同盟会。

武昌起义爆发后,山西的同盟会员发动太原起义并取得成功,而靠办学积累了大量声望的孔祥熙被太谷当地的起义军推举为民军司令,打退了清军的侵犯与骚扰。

就在孔祥熙认为自己即将在新世界大展拳脚之时,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继续延续着独裁封建的暴戾统治。

为了对抗袁世凯,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并写信给孔祥熙,让他到上海协助自己展开工作。

收到革命导师的召唤后,孔祥熙在安排完学校的剩余工作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上海,在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孔祥熙也随行左右。

文章图片5

宋霭龄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经常出入孙先生住所的他,有机会结识了其秘书宋霭龄,两人同在孙中山身边工作,相互协作,渐渐互生情愫。

当时宋霭龄年方25,而孔祥熙已过而立之年,但年龄的差距并不能阻止两颗向往爱情的心。

和宋家搭上线后,孔祥熙一跃成为早期国民党中的核心人士,逐步谋求政治地位的他胃口变得越来越大,试图打造一张围绕宋家的关系网,构建一个坚若磐石的政治家族。

为了构建这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孔祥熙打着为宋霭龄小妹宋美龄招夫婿的旗号,在国民党内部搜罗青年才俊,而最终的胜利者就是彼时孙先生身边的得力干将——蒋介石。

蒋宋两家的联姻,成为了孔祥熙政治利益体拼图中的最后一块,一条依附在国家身上的利益链就此形成。而对于孔祥熙而言,属于他的时代才正式开始。

文章图片6

孙中山

二 敛财狂魔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内政治形势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商人基因的孔祥熙嗅到了新的机会。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南京国民政府这一头,成为蒋介石攫取政权的重要助手。

首先,他竭尽全力拉拢掌握地方军队势力的冯玉祥、阎锡山等人支持南京国民政府。

为此他亲自和冯玉祥等人展开数次密谈,促使冯玉祥拥蒋,让蒋介石兵不血刃地就获得了地方实力派的支持。

其次孔祥熙又以姐夫的身份,力劝在武汉国民政府就职的宋子文“倒戈”到蒋介石这一边,他与宋霭龄轮番上阵,告诉宋子文只有倒向蒋介石才能维护宋家的集体利益。

文章图片7

宋子文

最后为了让蒋介石与孔、宋二家牢牢绑定在一起,他极力促成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让自己和蒋介石成为连襟。

可以说孔祥熙竭力促成的这次整治婚姻,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外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一方面使得蒋氏能够通过孔宋两家对内加强同江浙等地资产阶级的联系,对外争取英美帝国主义和海外资本家的支持,稳住了南京反动政府的基本盘。

另一方面,蒋宋孔三家正式成为坚如磐石的利益共同体,家族成员利用裙带关系互相包庇,将权力和财富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对于为自己出了大力的孔祥熙,蒋介石自然要投桃报李,就在蒋介石掌握政权的一年后,孔祥熙被任命为工商部长和国府委员,政治生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孔祥熙知恩图报,对蒋介石愈发忠心,在成为工商部长后不久,他便披上了中华民国实业特使的外衣,前往德意等国调研。

文章图片8

蒋介石

说是调研工业,但实际上是购置军火装备,为接下来的反共围剿添砖加瓦。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随后东北全境沦陷,一时间国人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要停止内战,全力抗日。

就在这民族危亡之际,蒋介石却集结了75万大军,准备对红军展开第五次围剿,命令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想办法筹备军费。

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宋子文认为再这样下去,国家破产不是不可能。

于是他斗胆向蒋介石建议停止反共,将为数不多的国家财富用在整顿军备上,以此应对虎视眈眈的日本侵略者。

然而宋子文的建议在蒋介石的眼里,是毫无逻辑的“暴论”,他在于宋子文的争吵中突然发怒,抽了这位舅哥一个耳光。

宋子文不堪受辱,选择辞去财政部长的职务,就这样孔祥熙正式粉墨登场,接过了财政大权。他一上任,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筹措军费之中。

文章图片9

孔祥熙

他不顾一切地发行公债,向银行借钱,供应军费开支,通过各种手段搜刮民脂民膏,填满反动政府的金库。

高效率完成军费筹措任务的孔祥熙,让蒋介石更加倚仗于他,抗日战争爆发后,孔祥熙统领中国的财政大权,负责战时资源和财富调配。

客观地说,孔祥熙的战时财政政策确实为民族抗战出了很大的一份力,控制资金外流,成功防止了过分的通货膨胀,保证了前方军需和后方民用。

但在抗战后期,孔祥熙渐渐露出了自己獠牙,他开始大量增发货币来支撑财政,对民族资产阶级巧取豪夺,将掠夺财富四个大字印在自己的脸上。

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国统区物价飞涨,工业生产大幅度萎缩,百姓民不聊生。

但以蒋宋孔陈为首的官僚资本却安然无恙,反而趁你病要你命,疯狂收购破产的私营企业,大发战争横财。

文章图片10

孔令伟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孔家的敛财方式是“全民皆兵”。譬如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令伟。

这位孔二小姐自幼不爱女红,但爱男装,平日里西装革履,留着干练的大背头,随意出入蒋介石的府邸和国民政府,深受蒋氏夫妇的喜爱。

孔令伟刁蛮成性,横行霸道,曾因违反交通规则受到交警训斥,一怒之下竟然拔枪射杀了交警。

孔二小姐虽然野蛮,但在商业上,她继承了父亲的敛财头脑,18岁那年就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三个商号,通过倒卖物资等卑劣手段,为自己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过在大哥孔令侃面前,二小姐的敛财能力是小巫见大巫。抗战时期,孔令侃就开始插手中央银行业务,左右货币发行和币制改革。

文章图片11

蒋经国

抗战结束后,他在上海创办了扬子公司,利用自己孔家大公子的身份,在官场和商场之中左右逢源。

他的扬子公司垄断了中国和英美之间的商品贸易,业务范围之广令人难以置信,大到钢铁、机械这种工业产品,小到香水口红这种生活用品,基本上全部要通过扬子公司来进口。

很快孔令侃就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囤积了大量刚需商品,肆意抬高物价,令国人无不咬牙切齿。

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已经完全崩溃,蒋介石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挽回最后的一丁点儿的民心,他派出长子蒋经国前往上海整顿经济,打击贪污腐败。

蒋经国一到上海,就抓了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杜月笙亲自出面,告诉蒋经国扬子公司老大孔令侃的行为。

蒋经国本想对孔令侃开刀,但架不住宋美龄在蒋介石耳边吹枕边风,打虎行动最终不了了之。

文章图片12

宋美龄

可即便孔家富贵已极,但由于孔祥熙的子女都“四六不靠”,多年来竟无一人有后。直到孔祥熙年过八旬之时,孔祥熙的小儿子才传来喜讯。

可得知此事后,孔祥熙哭笑不得!他一方面为有了孙子而高兴,一方面又因为这个孙子是混血而忧愁。

孔祥熙作为一个接受西方教育的传统中国人,骨子里的宗族意识很是浓重。他希望能够有一个可堪大任的后辈来接手自己辛苦打下的商业帝国,但对于血统不纯的孙子却始终心有芥蒂!

尽管在美国期间,孔祥熙一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孙子辈出世,可直到他临终前,这个愿望始终难以达成。

而面对着病床前不争气的子女和稀薄的孙辈,87岁的孔祥熙老泪纵横,不由得发出感叹:孔家的香火恐怕要断了!

是啊,不管其人再怎么富贵,如果没有继承之人,那万贯家财到底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话说至此,那么孔祥熙究竟有多少家财呢?

结语:

关于孔祥熙到底有多少财产,至今仍是一个未知数,根据保守估计,孔祥熙的手里至少有10亿美元,要知道在那个年代,10亿美元可以算的上是富可敌国。

但这些钱都是他作为官僚资本掠夺而来的民脂民膏,每一张绿油油的美元背后,都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破产的民营企业。

文章图片13

孔祥熙

这位受过西式教育的基督教徒,又自诩为孔子后人的敛财高手,即便他对中国近代银行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有那么一丢丢的贡献,但也改变不了他窃国大盗的本质。

讽刺的是,这位受过西式教育的“现代人”对子女的传宗接代问题却是异常上心,但似乎是上天对他窃国行径的处罚,孔家后人可谓是人丁稀少,第三代传人只有孔德基一人。

真应了那句话: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参考文献

四大家族之孔祥熙——文史精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