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郁金香】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

 郁金香抗抑郁 2023-04-11 发布于浙江

2023年3月26日,《心理营养》云端读书会再次开启。晨光初照中,领读人李华老师对本期共读内容做了简单阐述:五大心理营养。这是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思考空间。一个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它们层层开放,缓缓呈现,引人入胜。

本体安、重要他人、温和而坚持,肯定、赞美、学习,认知……是本期学习的关键词,“重要他人、安全感、情绪稳定,认同、模范”是当日讨论的重点。相聚参读的几位书友,地理坐标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是作为母亲,她们都无一例外地在书里,看到了闪现的自己。

人生如同一面镜子,孩子也是父母的镜子。在他(她)们小的时候,母亲或原生家庭所给予孩子的,会影响他一生,同样,家长的行为、思想和经历,也在孩子身上有所体现。

“想成为折射两代人美好一面的镜子;想在养育过程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首先要自己不断学习、成长,才能给予。”这是本期伙伴们的共同发心。

此刻,让我们再度学习回顾,本期学到的五大心理营养究竟是什么?

第一种心理营养(底层代码):无条件接纳孩子

什么是无条件接纳?放任?溺爱?害了孩子?错。无条件接纳的不是行为,而是背后的原因,或情绪。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就是:无条件接纳。

作为母亲,我们第一个需要学习的,也是接纳。接纳的意义在于,孩子只有在我们接纳的态度里,才会感觉安全,才能探索、学习,成长。

第二个心理营养(你最重要):给孩子爱的滋养

此章节出现了一个心理学名词---重要他人。由此引发的话题和自我观照,颇为重要。

在此阶段,家长需要反复告诉孩子---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如果找不到这个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孩子会不断地寻找答案,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也不太能全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总之,孩子会浪费一生,寻找包容、接纳和无条件的爱。

禾丰老师在此处给各位家长提供了一个实用技巧:当孩子不能满足我们期待的时候,请告诉孩子,“宝贝你虽然没还没有达到我的期待,但不要紧,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我知道你在努力,我还是接纳你的,即使你现在还没有达到我的期待……”

第三种心理营养(安全感):给孩子敢于分离的力量

3岁后,是孩子要与家长剪短心理脐带的过程,也就是分离的过程。孩子为什么要分离?如果不分离,在心理上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

禾丰老师在会上提示,“如果安全感这个过程没有做好,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

“0-3岁,孩子和父母是一个共生体,独立的人格从分离开始,内在的天性上推动他,他想要独立自主的需要,这时候处理不好,孩子就会有分离焦虑。”

第四种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让孩子知道“我是谁”

4-5岁,孩子有了“我”这个意识,此时,他需要的是,肯定、赞美、认同,在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于母亲。

为什么爸爸的肯定更重要?爸爸是力量的象征,也是孩子后续走向社会和社会建立关系的引领者。

读至此处,领读人李华老师的感慨引发了多方共鸣:“养育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还要让爸爸参与进来,作为妈妈也需要,周围人的支持,身心疲惫的妈妈也需要周围人的支持,因为她需要保持情绪稳定,给孩子温和而坚持的科学教养”。

第五种心理营养(榜样力量):成为孩子的模范

6-7岁时期,父母是孩子的模板,父母也是孩子的教练。

孩子会从三个方面学习自己的父母:

一.父母是如何管理情绪的;
二.父母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
三.父母是如何处理各种问题的。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时,就会从自己的大脑里搜寻父母的影像,去学习处理问题的办法。父母与孩子互为镜子,彼此呈现,家长希望孩子怎么做,就自己先怎么做。

本期总结: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

五大心理营养,听上去简单,实则要理解得非常深入才能直达要点。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也是一个能够直接运用并且能够让人从生命力底层真正绽放的法宝。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孩子出现了某种问题和困难,作为父母,请试着从自己身上下功夫,也许那正好是你自己的功课。

当然,你不需要苛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及时关照自己的身心,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我们自我养育的过程。

“心理营养”不只是用在亲子关系上,实际上,它适用于所有关系。

如果你也想参加郁金香的线上线下活动
欢迎加入城市郁金香群
微信扫码下方小程序码

猜你还想看

24岁抑郁女青年的回归社会之路

看到孩子抑郁的真相,我不再折腾孩子

郁友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18岁双相情感障碍女孩,一年半里三次自杀

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的真实体验

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抑郁状况时,该如何应对

让深受孩子抑郁困扰的家长们,重新找回了希望

我遵循单纯的药物治疗,却走向了死胡同

重度抑郁归来,我想要重返校园,却被屡屡拒绝

家对面租了单间,只为远远地看抑郁的儿子一眼

23岁医学生,抑郁4年,如今找不到工作

一个焦虑的妈妈,养不出一个松弛的孩子

100天坚守,孩子从闭门不出到主动提出返校

出院的时候,大家对我说:“一定不要回头看。”

抽烟喝酒、自残自伤,抑郁女儿拼命想要逃离家

别让焦虑,一步步拖累你的人生 | 焦虑测评

怎么办?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 抑郁测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