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证辉煌

 看尽人间荒唐 2023-04-11 发布于四川

见证辉煌

--我们一起重温《静看花开》

我不愿把袁瑞珍老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静看花开》,当成评论集来看,虽然这部书里收集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评论文章。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部追忆四川省散文学会曾经辉煌的“历史文集”,一部汇集包括四川省在内的诸多散文名家、名作在内的历史文献。通过阅读这部立足文学、文采斐然,从各个角度、以不同风格写作,包括袁瑞珍老师以发言、书评方式写作的20篇文章为上卷,30余位名家写就的35篇文章为下卷,更有别出心裁的“微信采撷”的珠联璧合之作,四川散文的过去、未来,名作、名家,开始从这部著作中闪现出来,让读者见证四川散文曾经的辉煌,再一次重温“静看花开”。

四川散文开枝散叶

在《静看花开》的序言中,著名作家石英老师对袁瑞珍老师及四川散文,作了大力褒扬。袁瑞珍老师在散文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四川散文在中国散文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认可。

四川散文学会的首届会长卢子贵先生,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他在推进四川散文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袁瑞珍老师在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上的发言《散文鉴赏与评论的求索》,对四川散文名家、和他们对弘扬四川散文做出的贡献,作了高度概括。四川散文学会的组建架构,特别是理论部的创建,对整个学会会员散文写作的提高,包括四川散文立足四川、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群热爱散文、专注散文的作家,醉心于散文创作和研究,不摆花架子、不走过场,自觉、认真、长期坚持,创办会刊、发展会员、交流经验,使本就是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诞生一批又一批散文名家,推出一部又一部散文佳作。四川散文由此开枝散叶,福荫西部,甚而影响全国,也就顺理成章。

文学铸造人的灵魂。文学事业的发展虽然也离不开金钱的支撑,不过把文学事业转换成商业行为,实不可取。推进四川散文发展的组织机构,是在省作协领导下的民间组织,这更需要领头人的热爱和自律。首任会长及名誉会长,几乎清一色都是著作颇丰、为人正派、被大家公认的社会名流,他们诚心希翼为社会培养更多文学人才,所以才有如袁瑞珍老师这样的“后起之秀”迅速挑起大梁。

《静看花开》一书中的作者,有我认识的,也有我不认识的,通过他们的作品,能看到他们对文学的挚爱,对学会的热爱,和文友之间的亲爱。在这样一个以文会友、以学为基的集体,大家都陶醉于文学创作,交流的都是写作技巧,创作水平自然不断得到提升,创作成绩当然节节攀升。

文风正,胆气足;人心齐,泰山移。有了好的领路人,四川散文在这些年取得了显著的好成绩。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尧说“散文是知识分子精神与情感的存在方式”,热爱散文、创作散文的人,在精神和情感上都有高度的契合。他们都希望通过散文创作这种方式,得到精神上的升华、情感上的寄托,当然也希望通过散文获取美的享受。如此,这些热爱并且创作散文的人,几乎都感情丰沛、心地纯良,他们希望通过文学改变世界,杜绝庸俗污染文学。

生命的美好,在于人格的伟大。费孝通说:“文化人会死,文化不会死。”每个人都会有生有死,但他积累的知识不一定会随着他生命的消亡而消失。有精神追求的人,更喜欢通过文学达到传承的目的。

作为从四川散文学会成长起来的袁瑞珍老师,著作的这部《静看花开》,就是一部传承、弘扬四川散文发展的历史文献。

名家技术剖析名

文学评论的方式有很多种,像《静看花开》上卷这样,主要作“技术剖析”的评论,一定会给渴望写好散文的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袁瑞珍老师写散文,标题特别抓人眼球,写评论文章,这个优点一样保留下来。首先从书名《静看花开》开始,就给人一种回味悠长的感觉。打开书页,袁瑞珍老师写下的每一篇书评,从标题上就能感知被评作品的精髓。读者以标题按图索骥,一定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内容而一睹为快。

文学评论特别是散文评轮,倒不一定非要复叙原作太多内容。根据评论需要,适当引用金句名言,也要与所写评论文章相辅相成。因为散文本身就是一种“阐发式”的文体,享受它的美,就如同看电影。散文内容可以简单介绍,但如电影上映前一样,拒绝大幅“剧透”。

如此,散文评论最重要的就是作“技术性”的剖析。袁瑞珍老师作为散文写作高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她在推介原作内容之后,根据原作创作技法、自己所思所感,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出被评文章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逐一加以阐释。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论述中,几乎每个段落都有提纲挈领的提示,然后再是分析例举、延展评释。这样评论的结果,是让读者了解被评文章的内容,从而积极主动去阅读原作,更容易掌握作品的创作方法。

兵无常势,文无定法,但好散文也有标准。袁瑞珍老师引用卢子贵先生的话“优秀的散文作品应当思想深邃、意涵丰富、情感真挚、文采斐然。”散文评论家林非也说优秀散文应该是“最能够触发人们感动的;最能够唤醒读者回忆起种种人生境遇和自然风光的;最能够引起读者深深思索的;最能够在语言的文采和艺术技巧方面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袁瑞珍老师通过她的评论,把优秀散文作品里的这些优点、特征,一一标注出来,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好散文的特性,懂得如何才能创作出优秀散文。

把上卷称为“带露摘花”,不但表达了作者的谦逊,而且极具诗意。这是袁瑞珍老师将散文的抒情,带到评论文章中来的一种文学表现。她的评论文章更像散文,或者本身就是极美的散文。在这些散发出文学美感的文章里,读者欣赏到四川散文名家的名作,卢子贵、李致、杨泽明、梁恩民、金科、冯荣光、张中信、余启瑜、刘小革、李临雅、姜诗、晓荷等人的大名,与他们的佳作一起呈现。读者跟随袁瑞珍老师的笔触,一起见证了四川散文的辉煌。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历史虽然不一定笔直向前,但肯定一直向前。历史为文学而生,文学推动历史前进。文学提高人的修养、丰富人的感情、增长人的文明。文学评论推动文学功能不断完美,袁瑞珍老师这样能写出好散文的名家,评论名家名作就更具技巧,值得学习。

名作接受不同解构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心安即是归处》一书中说:“一本书能鼓励人前进呢,抑或拉人倒退?一本书能给人以乐观精神呢,抑或使人悲观?一本书能增加人的智慧呢,抑或增强人的愚蠢?一本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呢,抑或降低?一本书能增强人的伦理道德水平呢,抑或压低?一本书能给人以力量呢,抑或使人软弱?一本书能激励人向困难作斗争呢,抑或让人向困难低头?一本书能给人以高尚的美感享受呢,抑或给人以低级下流的愉快?”《静看花开》下卷“静看花开”,是不同作者对袁瑞珍老师的作品评论,也是评论家们对同一本书的不同解构。

《穿越生命》是袁瑞珍老师写她患白血病的外孙女的故事。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小说,也可以说是一篇长篇记事性散文。围绕抢救外孙女生命,家庭、社会展开震撼人心的战斗,人性之光由此闪耀。“静看花开”的作者们,饱含深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对这篇袁瑞珍老师的散文代表作给予解读。

为弘扬四川散文作出巨大贡献的卢子贵先生,在给《穿越生命》所作的序言中写道:“(《穿越生命》)不是泛泛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发掘,进行思辨创新。”著名作家张人士对《穿越生命》的评价是“全书语言平实,但平中见奇;叙事自然,而暗藏巧思;感情强烈,却又从容不迫。”说《穿越生命》“长而有致,细而不蔓,纤而不乱”,是“一首生命的颂歌,亦是作者的心灵史诗。”著名报人李银昭从袁瑞珍老师的从文之路、个人品格说到她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作家周闻道、蒋大海、江铭记、吴中奇、吴微、王大可等,则从写作技法上,对《穿越生命》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如果读他们的文章,不但能感受到他们与袁瑞珍老师情同姐妹的刘小革、李临雅等那样的亲情,而且学习到了散文创新,那么,作家李治修、郎德辉等老师,在肯定《穿越生命》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外,则在散文创作深度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李治修先生提出“要将文学审美升华到哲学高度”,因为“文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问鼎哲学”“举凡最好的艺术家必然是从哲学去思考艺术的思想精英”;郎德辉老师提出《穿越生命》“在政论性表达上还略显不足”,希望“作者要具有特别的敏锐和勇气,去直面一些不能规避的社会问题。”

《穿越生命》确实是一篇饱含作者浓烈情感的好作品,“静看花开”的作者们以同样饱蘸激情的笔,写下了他们对这篇文章的读后感。爱和善良,是人性基色,对所有不幸抱有理解和同情,是人性的伟大。但评论文章不仅仅只是唱和原作者,或者顺应原作思路,根据原作内容写出读后感。在理出原作思路、解构原作框架、分辨出原作优劣的基础上,对原作的创作方法、思想深度、启迪意义做出解读,这样才能让读者较快得到启示,从中有所收益。

未来如何继续辉煌

像《静看花开》这样,将作者自己评论他人作品的文章,与他人评论自己作品的文章,汇集成书,对散文创作技法探讨、提高散文创作水准、继续散文辉煌,有很大现实意义。

现代传播手段不再只限于纸媒,虽然纸媒传播不可能消失。利用更多渠道和手段,只要对弘扬和传承文化有所帮助,都可以尝试。《静看花开》中的附录“微信采撷”,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传播创新。微信的便捷和广泛使用,能让交流更加及时。通过阅读“微信采撷”里的这些信息,通过纸质再现网络,微信的效应得到更广泛的延展。从这里可以看出写作虽然是个体的事,但良师益友的启迪和交流,对创作者的思路大有裨益。正如作家李治修所说:“微信虽然只有片言只语,却多有真知灼见,更增添了几分轻松活泼。这类评点虽'浅’却'妙’,颇有'蜻蜓点水’式的灵动和轻盈。”

文学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基础,文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使四川散文的迅速发展,培育更多文学人才,“为更好地开展四川散文的鉴赏与评论工作”,袁瑞珍老师她们曾经组建的理论部,“提倡在肯定文章主题的前提下,从立意构思、写作技巧等方面展开评论……力图使文学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不搞似是而非、不着边际的空谈,而是让最普通的散文爱好者能理解、能接受,并以此促进写作水平和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注重加强文学理论学习,“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活动”,所以四川散文频出佳作、四川文坛名家辈出,就合乎情理。

文化的辉煌依靠传承和累积,传承和累积需要人才。人的生命有限,文化在无限延伸和发展。老一辈的人无论再优秀,早迟都会离开,后继者的成长举足轻重。

李治修先生在《静看花开》“微信采撷”里说:“一个作家文学气质的原初性……通俗地说'就是胎中带来的’,是一个人的气质在文学上的反映。”科技的发展、物质的富裕,并不代表精神的富足,况且,每个人的三观不可能完全一致,奋斗的目标也就不可能绝对相同。为文者抱玉,为武者桓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在任何行业都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众人拾柴火焰高,愿意为文学事业添砖加瓦者越多越好。 吸引更多人积极参与到壮大文学事业的队伍中来,是为文学之幸。

过去已去,未来会来。相信四川散文这些曾经辉煌的历史,会对将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我们一起重温袁瑞珍老师的《静看花开》,我们一起期待未来静看四川散文开出更美妍秾丽的花来。

作者简介:冯俊龙,男,汉族,1970年代出生。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头条号青云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历史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创作。在《报日人民》《军报解放》《中国国防报》《文史天地》《同舟共进》《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等报刊,人民网、中国军网、中国作家网等媒体发表作品多篇,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中外文摘》《传奇·传记文学选刊》及新华网、封面新闻、搜狐、网易、澎湃新闻等转载(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