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下半场,少说话,多读书

 zhp001007 2023-04-12 发布于上海

人间芳菲四月天,恰是最美读书时。

在万物复苏的四月,每一天都是读书的好日子,2023年“十点好书3月榜”也如约而至。

我们从过去三个月上市的新书里选出的10本好书,涵盖心理、文学、社科、历史等你关心的领域。

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未知的窗,让你看到不同的世界,感受不同的人生。

图片

图片

贝蒂·史密斯

光明日报出版社

生活千疮百孔,但被爱治愈的孩子,终会向阳而生。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创作的一部半自传体长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初,小女孩弗朗茜·诺兰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威廉斯堡的成长经历。

她在成长过程中饱经家庭的不幸、学校的歧视和社会的不公 ,但在亲人的关爱和影响下,酷爱阅读的她,坚强不屈,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工作之余凭自学考上了大学,终于走出了贫民窟。

全书没有怪诞刺激的情节,却以平实细腻的点滴经历打动人心。

图片

图片

兰道尔·门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如果地球是一只巨大的眼睛,它能看多远?

要多少人才能一天建成罗马?

如果所有人同时打开冰箱,能为地球降温吗?

塑料玩具恐龙里有多少是真恐龙?

再荒诞的问题,都可能有更多符合科学原理的答案。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者兰道尔·门罗新作——《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

《时代周刊》评价他的作品:“科学并不是容易的,但在门罗的妙笔下,它无疑是有趣的。”

图片

图片

娜塔莉·安吉尔

中信出版集团

波伏娃说:“女人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塑造而成的。”

普利策奖得主、女性主义者娜塔莉·安吉尔在《女性之书》中进一步说明:“每位女性都必须看看她先天和后天所得的泥土,自己判断是什么让她成为一个女人。

这是一本全面的女性身体认知指南。

从X染色体到卵细胞,从子宫到阴蒂,从乳房到雌激素;排卵、受孕和生育,性高潮、择偶和育儿行为;母爱和女儿心,女性的攻击性和亲密关系……

即使你认为已足够了解自己的身体,你仍会在这本书里收获新知。

图片

图片

韩江

四川文艺出版社

亚洲首位布克国际文学奖得主韩江的短篇小说集《植物妻子》,入选多项国际文学奖。

全书由八部中篇和短篇小说构成,水与火,柔软与尖锐,春天与冬天,植物与铁器,作者在这些冲突中洞悉瞬间的感觉和印象,用美妙而生动的语言刻画命运的表情,在刺探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阴暗面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短篇集关注“底层”人群,每个主人公都像在“没有希望的世界里像孤儿一样”流浪。

他们从偏僻小镇的旅馆房间、考试院走廊尽头的房间、黑暗的地下室或多户型住宅和高层公寓的走廊尽头走出来,经过黑暗的楼梯和没有路灯的胡同,走进纷繁的、令人疲倦的城市大街之中。

然而即使他们离开许许多多疲惫的人们和不幸的都市,来到偏僻的海边或边缘港口城市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都市,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他们处在都市喧闹、污染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却没有能够包容和安抚他们的乐园或是母亲。

图片

图片

薛超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有些人,注定生活在缓慢的节奏里。

《隐语》中包含九篇小说,九种风格在此交织:鲜艳的情欲,正面挥霍又反手嘲谑;出尘的清白,人如静物悬停在空白的时间;磷火的微闪,曝光父子错会与性灵的和解;隐忍的想念,彼此交会的社恐青年碰擦出冷冽的光焰……

小说人物那么面熟,像你心疼的朋友或隐秘的自我;又那么疏离,浑身落满热闹或安静的谜语。他们羞赧、敏感、怀抱温柔,脚踩紧窄钢索,走向深远自由。

图片

图片

梁永安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你的爱情启蒙来自于何处?

《苔丝》《呼啸山庄》《面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是《雪国》《包法利夫人》《革命之路》?

长期在复旦大学从事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梁永安教授,对当下的社会生活也有深切敏锐的关注与洞察,他通过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主题,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问题。

全书选取了10部文学经典名著,通过对每部作品深入解析,探测爱情幽深而丰富的不同面向,揭示爱情的深度和广度,直抵现代人的自我成长和人生命题。

重读经典,用文学滋养精神,从阅读中汲取能量,如梁永安所说:“爱情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使我们在纷乱的世界里找到自己,让生命水落石出。”

图片

图片

罗伊·理查德·格林克

中信出版集团

你是“正常人”吗?怎样的人是“正常”?怎样又算不正常?

文化创造了“正常”这个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被排斥到社会之外,成为“不正常”的代表。

当我们谈到精神疾病时,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疾病,同时我们的社会又将精神疾病塑造成一种人格和道德上的缺陷,这意味着将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态等同于社会身份来进行道德评判。

人类学家罗伊·理查德·格林克在《谁都不正常》一书里展现了人们在与精神疾病“污名化”斗争的曲折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和遭遇的挫折。

如果我们意识到,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有些神经质,情绪困扰本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偏见的存在,就会明白“谁都不正常,谁都不应该感到羞耻”。

图片

图片

吴乐旻

中信出版集团

如果将人类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工业革命就是二者的分割线。

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的物质生活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也引出了两个谜题:

以前为什么穷,即所谓“马尔萨斯陷阱之谜”;

后来为什么富,即所谓“现代增长起源之谜”。

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的吴乐旻认为,前工业时代贫困陷阱的主因并不是人口增长,而是族群间的技术、文化和制度竞择。

在四两拨千斤的竞择压力下,族群存衍压倒个体福利,封锁了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

而增长之所以启动,是因为“生存”与“文明”这对长期矛盾的目标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暂时的统一。

图片

图片

卡伦·R.凯尼格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你有没有曾经和自己这样说过:

“我不应该吃高脂肪或高糖的食物”

“我没有自制力,我不够自律”

“我必须吃点东西才能缓解焦虑”

“如果我吃少一点,就不需要运动了”……

这些自我对话非但不会让你自律,反而让你更加放纵自己。

《想吃啊,没关系》教你学会分辨内心深处的声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建立积极的思维和自我对话方式,理智、温和地成功度过各种饮食困境。

从想吃到吃完一共有5大节点,你可以用自我对话来进行干预,确保自己朝最好的方向前进,让食物和身体、心灵建立积极的关系。

图片

图片

角谷美智子

九州出版社

阅读改变了世界,并将继续改变。

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可以翻开普利策评论奖得主、《纽约时报》前首席书评人角谷美智子的私人藏书录。

100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从《奥德赛》《鼠疫》,到《使女的故事》《我的天才女友》……

书籍可以打开一扇令人惊异的历史之窗,它们可以让我们获得所有新旧知识。

图片

个人拥有多达7000余册藏书的詹姆斯·马蒂斯说:“多亏了阅读,我不曾因任何情况而手足无措,也不曾在处理任何问题时而感到迷茫。

它并没有告诉我所有问题的答案,但它照亮了一片黑暗的前路。

把原本刷手机、看八卦的时间,变成读书,时间久了,你就有丰富的灵魂;在原本无聊的交通时间读书,再枯燥的路,都会变得妙趣横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