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唐山人文特色的消失》

 退休老头吴工 2023-04-12 发布于北京

葛士林

202349日)

图片

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中国《辞海》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易·贲》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通俗讲,人文特色,泛指一个地方各种文化现象的存在状况,如习俗,民风(人情,人性)、人物、风物、服饰、饮食、建筑、交通、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历史、宗教、教育、法制等。
优秀的人文特色,是一个地方发展的软实力。人文特色越鲜明的地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就越强烈。而缺失文化特质的地方,就会相应削弱和失去这种软实力。
文化建设状况的核心是人的文明程度。有些地方不注重文化建设,靠拍一些地理式的宣传片,又是山,又是海,镜头变幻,忽忽闪闪,甚至让外国人出镜,用英语解说,把单纯的山川河流当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君不闻“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实,人文状况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不是空洞的宣传能够造出来的。
——唐山,曾经是一个文化特色非常鲜明的城市。

图片

    早在二、三十年代,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唐山的文化风貌,已经与一般传统城市截然不同。工业高度发达,文化十分开放,新闻、报业、演艺、体育、教育,并驾齐驱。当时的唐山就已经有了非常发达的现代体育活动,项目已有篮球、足球、网球、棒球、桌球、赛马等多个项目。

图片

(资料图片:唐山早期的外国人在打网球)

    开滦在二十年代建立的篮球队,或为中国最早的工人篮球队,较为知名的球队有“黑鼠队”“鸽队”“纷纷队”“南厂队”等。

图片

(资料图片:开滦早期球队)

图片

(资料图片:开滦早年的篮球队获得奖杯)

图片

(资料图片:开滦早年的网球队)

图片

(资料图片:开滦早期的舞台话剧表演)

图片

(资料图片:唐山淑德女校早期的话剧演员)

    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唐山则以“煤都”、“瓷都”著称,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愈加鲜明。

唐山曾经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工矿企业。其时开滦煤矿、启新水泥、华新纺织、唐钢、陶瓷、冶金矿山机械、南厂、电厂等,号称“八大企业”,这些企业的名称前面不加地名,全国就都知道是唐山,那叫一个硬!
当时唐山的“工人文化”事业相当活跃。各企业均有俱乐部,乐团、乐队,剧团,体育、武术、绘画队伍整齐,而且还都有自己的明星、名人,相互暗中较劲竞争,说起来是津津乐道。
唐山在五、六十年代的体育成就全国有名,尤其是篮球、田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山市当时有“篮球之城”的美誉,1955年开滦篮球队曾与国家“八一队”进行过一次友谊赛,结果唐山胜!

图片

图片

(资料图片:1955年唐山开滦工人篮球队与国家“八一”队比赛)
唐山是评剧的故乡和大本营。五、六十年代,评剧红遍全国,曾经出现过“满国皆唱刘巧儿”的鲜有场景。当时,从黑龙江到云南,哪个省没有评剧团?老呔的乡音随地可闻。

图片

唐山的艺术表演市场,曾经与天津、北京的影响近乎齐名。唐山的京、评、话剧、歌舞、皮影、杂技等团体齐备。尤其是曲艺,当年凡是在京津亮牌的的大家名腕,那个不得先到唐山闯码头?
今天的唐山,高等教育的地位已经如此不堪!唯一历史稍久的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被河北省的什么长强令迁往曹妃甸。而曾经的唐山铁道学院,俗称交通大学,绝对是中国学子近百年仰望的地方。唐山交大1905年由山海关迁建于唐,早于北京清华。那个著名的“清华门”都是由唐山交大毕业生设计的。当年从唐山走出去的教授、院士,都在国家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图片

(资料图片:早期的唐山交通大学)

唐山曾经走出了李德伦、管桦、裴文中、岳美中等诸多名士名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唐山的文人、名人,在京津一带也还都有相当的影响与地位。唐山也曾经有严复、胡适等诸多名人后代在此生活。
若论城市魅力,地震前的唐山,开滦、赵各庄、小山、建国路,在国内尤其是北方、京津、东三省的知名度极高,所以才有“不到小山,枉来唐山”之说。
1956年,一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凌子枫执导,张瑞芳主演的电影《母亲》,更让国人对唐山刮目相看。其后又有京剧及电影《节振国》,也让唐山名声在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说到唐山的饮食,对虾、海货,时令海鲜,在华北更是尽享美誉。
一直以来,唐山把“滦河文化”视为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质。我不这样认为。滦河文化是一个早期文化,从蛮荒时代延续至宋元时期。但是它的本质属于草原文化,因为游牧民族的南侵,才与下游农耕文化有所融合,多少算兼容并蓄。但它终归是一个具有草原特色的文化形态。
属于唐山地区的文化特质,早期应当是“滦州文化”,函生于滦河文化,却与滦河文化有所不同。它孕起于明代,形成于清代,主要是以滦河下游滦州为中心所形成的汉民族的文化形态。
滦州文化的核心体现,是诞生于冀东地区的语言、风俗、艺术、风物、人文精神等文明成果,皮影、评剧、乐亭大鼓、地秧歌等,是它突出的代表形式。滦州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唐山的城市文化,应当是“近代工业文化”。这是唐山在清末民初伴随着中西文化交融和新型工业城市的兴起,逐渐形成的一种对外开放、兼容并蓄、崇尚创新,追求时尚,勇于开拓的一种文化形态和城市特色。这种文化的建立,孕育了唐山城市文化的底色和基本风貌。
图片

(资料图片:早期的唐山华新纺织厂)

1948年以后,唐山逐渐形成了新中国工业名城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唐山人才济济、星光璀璨、在全国工业、商业、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领域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的辉煌时代。

图片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70年代唐山交通大学外迁,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让唐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文化光彩。
曾经有一段时间,唐山把“抗震救灾”视为自己的文化特色,把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作为自己核心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把自己封为“凤凰城”。唐山把自己称为凤凰城,是因为1986年震后进京演出交响乐名为“烈火中再生的凤凰”,恰巧唐山市内又有一座凤凰山,以此借用“凤凰涅”的寓意,给城市定了一个誉称。
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一个很难产生影响力的举动。中国人提起“凤凰城”,包括网络搜索引擎,一定是指向湖南湘西的凤凰城,那是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果扩展到世界范围,提及“凤凰城”,很多外国人人都会想到是美国的菲尼克斯(Phoenix)。总之,国内外一般不大存在“凤凰城”就是唐山这个概念。
然后,从80年代以后,唐山的人文特色就开始快速弱化和走向消失:近代工业城市的头衔被“华丽转身”了;“北方瓷都”被“下岗改组”了;“工人文化”没有了;评剧文化也逐渐干凅;文人、名人,变得越来越小众,别说在国内的知名度,即使在唐山市内,也不知道谁是谁了。“凤凰城”对于年青一代,越来越认为就是一个凤凰山。而一些历史爱好者们,又反复地在“凤凰山”、“双凤山”、“铁菩萨”来回倒磨,把地域文化也搞的越来越有点小儿科,白开水化了。
唐山鲜明的人文特色的弱化与消失,使这座城市自身的对外影响力相应降低。当然,多数人尤其是领导们对这一点是不承认的,从对外宣传的力度看,唐山现在好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好得多!
但是,生活在唐山的本土人,心里都有一个对比:早先的唐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唐山人文特色的弱化与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价值取向的、人口更新换代等因素,但是最关键的,应当是地方官员的频繁更换所致。换来换去,大多数都是外来干部,对唐山的历史认知十分模糊。这些外来干部的“使命”,也包括自身的仕途需求,一般都离不开抓稳定、抓经济,因而无暇顾及文化。而且,更而且的是,每个人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走了,升迁去了。就算他有“雄心壮志”,也没人给他时间。
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干部都升的这么快!几天不见,乡长变县长了,又几天不见,县长变市长了,再几天不见,市长变省长了。在地方上弄了一滩糊涂事,烂尾事,随着他们的官位升高,也就没人敢提了。
其次是城市的文化机构功能一直在退化。旧时代,基本没有社会文化管理机制,对人的个性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张扬,奉行的是“人文主义”,极度宽容和放纵。爱唱戏的,可以在戏曲方面尽情发展,爱绘画的,可以在艺术领域尽情发展,爱科学研究的,可以在科技领域施展才能。穷,也有一个“卖身学艺”的机会,给师傅端尿盆,做家务,也能管吃喝学艺出师,因而名家高手还是不断涌现。
建国后,以工人为国家主人,各级机构注重人才培养,工人作家、画家、学者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工会、报社、文联、文化馆、群艺馆等,都吸引着一大批精英人才,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最终,这些人才的不断赓续,繁荣了城市的文化内容,活跃了城市的文化氛围。

图片

图片

现在呢?一方面是这些机构的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是机构里的人,自身也没有锤炼成钢,甚至连基本的学识都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这些机构在与社会的联系上,也慢慢变成了“钱”的关系,“人情”的关系,“圈子”的关系。一张报纸,一套节目,终年也提不出一个有价值的议题。说难听点,被他们相中的“名家”“签约撰稿人”的供稿水平,有时还不如朋友圈的帖子好看。如果一个城市的报纸、电视台的节目都不吸引人,也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名记者”,哪还有什么城市的文化特色可言?
其三,与唐山传统大企业的消失和现代企业缺失文化担当有极大关系。其中工会组织不干实事,也是也一个重要因素。
其四是唐山太不注重对文化名人的尊重、保护与宣传,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了唐山的文化传承。有一年,我给市文化局领导提意见,希望打造唐山城市文化名片,先从关照文化老人做起。他们做了,召开了一个文化老人座谈会。《节振国》的编剧于英参加了,回来对我说,士林,你这个建议好!唐山多少年没人理这些老人了,第一个让洪影发言,洪影一张口就哭了。
今天,唐山的文化老人还有几个?谁去关心他们?谁在做文化传承工作?基本没有。要知道,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名人支撑,就不可能树立起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

图片

(与内蒙古赤峰乌兰牧骑评剧团导演在一起)

20106月,世界杯举办期间,我正在上海和华东几个城市旅游。好家伙!在这些城市,世界杯几乎搅动的人仰马翻!商场、酒店、麦当劳、肯特基、咖啡馆、酒吧,到处都是电视转播。有的老板还特意为球迷提供方便,在店外摆上电视机和坐凳,让行人观看。虽然这次世界杯没有中国,但是作为时代的脉搏,时代的气息,在这些城市还是扑面而来。然而回到唐山,下了火车,完全像是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城市,走到哪里都悄无声息。
我曾经无意中随机地把同一年同一月同一天的苏州与唐山的报纸买到手,顺便做了一次对比。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图片

    先说版面,都是一元钱,苏州的是32版,16张,像书一样;唐山的是16版,8张,差了人家一半。

    再看内容:苏州的头版头条,标题是大黑体《探寻吴国都城》,配图为彩色考古现场;第二个内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公布,山塘街(即苏州市)“状元”身份惊艳全国》”;第三个内容是《苏州西南部发现春秋晚期大型城址,初步认定该城址具有都邑性质”》。第二版整版为《山塘街因何而精彩系列报道之一历史和现代对话唤起城市记忆》;第三版整版为《中国东周考古史上一个重大突破,苏州西南部发现春秋晚期大型城址,初步认定该城址具有都邑性质》;然后是采访李伯谦的文章《对吴文化考古充满期待》。第四版及第五版整版为新闻报道:《吴国都城探寻记》,配有大幅地图、文物及挖掘现场照片。第六版整版为《世博会苏州主题论坛开幕》和《“星级”嘉宾眼中的苏州印象——沙祖康赞苏州人很高雅》。

唐山的头版头条是:《“(教育局)权威解答高招问题”》;提示标题:《复读并非人人适合,是否复读谨慎选择》,《经适房上市如何办理土地手续》,《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昨发布”》。第二版只有半版前标题内容,下面是半版广告。第三版整版广告。第四版为介绍房产手续的文字。第五版为记者调查手记:《城市脏乱,市民认为随地吐痰数第一》;第六版是租赁住房指导意见的具体文字;第七板又是整版广告……
两座城市的报纸让人强烈感觉到:一个真有文化,一个真没文化!
唐山好像也不是不想要文化。唐山曾经提出要发扬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开滦工人阶级的特别能战斗精神;遵化西铺的三条驴腿闹革命穷棒子精神;沙石峪的青石板上创高产当代愚公精神;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等。也屡屡强调要弘扬冀东的三枝花
但是近年来,唐山在文化建设上,似乎总有一种“不得要领”和“找不到北”的感觉。
有一段时间,唐山闹腾“唐人祖地”,说是“天下唐人出唐山”,于是花数十亿在大城山建设“大唐文化园”,最终搞成烂尾工程。
有一段时间,唐山宣传要建“国际化大都市”,说完拉到。
有一段时间,唐山宣布要建“动漫之城”,说完拉到。
近两年,唐山又提出要打造一个“运动之城”。把陶瓷源地弯道山,弄成滑雪场;把母亲山大城山,弄成什么“运动之山”,遍山都要布满各种“特色运动”活动场地。
我看又像找不到“北”了。
不言而喻,文化需要创新。相声演员郭德纲说过一句“挺损”的名句:创新也需要内行来创新,让修鞋的创新昆曲,肯定不能成功。唐山的文化建设也需要创新,但唐山明明享有“中国的近代工业摇篮”“中国的铁路之源”、“评剧故乡”、“北方瓷都”等优秀的文化传承,创新如果不从自己的历史文化基础做起,仅靠凭空想象,唯利是图,恐怕很难取得成效。
现在,不仅是唐山人,就是外地人来到唐山,也经常感叹:唐山的文化氛围太稀薄了。
经济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本,但是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建设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我们希望唐山的形象美好完整,千万不要给人留下豪车满街跑,就怕说烧烤,经济穿西服,文化戴草帽的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