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子廉分明好消息》《十粒除贫》《徐庶失母心乱》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4-12 发布于河南

​《教子廉分明好消息》

崔元暐,唐朝人,补员外郎职时,母亲卢氏对他说:“我听见人讲,凡儿子出外做官的,有人来说他贫乏不能存,这是个好消息;如果说他财货很充足,这是个恶消息。近见亲表中做官的,多将钱物寄给父母,老人家只知道欢喜,竟不问这些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倘系非理所得,却与盗贼何别!即使无大过错,难道内心不觉得惭愧么?咄!你今坐食俸禄,如果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元暐奉母训,即以清廉自励。

卢氏所谓消息的好恶,岂非就是吉凶的分途?这话真似暮鼓晨钟,足以发人深省了!

十粒除贫》

隋朝终南山的释普安,是位得道的圣僧,一到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家就争着设斋供养。有一天来到了大万村,村里有个叫田遗生的,家徒四壁,四个女儿衣不遮体。大女名华严,年已二十,到处寻找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供养,只得二尺粗布。想到自己赤贫如洗,无法作福,看着屋顶万分悲痛。忽然看见屋梁上空隙中,有一团乱禾,取下一看,找到十粒黄粟。磨去秕糠,连同粗布,准备布施给高僧。但低头看看自己衣不遮体,不能出门,就在黑夜,匍匐前往寺庙,把布遥掷僧房,又把十粒粟亲手放饭桶内,默默祈祷说:“我因为前世悭贪,今世就受苦报,今在佛前,求哀忏悔,以此微薄的礼物,供养众僧,如果我的贫穷业报从今已尽,愿饭甄中所蒸的饭都变成黄色。”然后就擦干眼泪回去了。第二天早晨,人们看见甄中所蒸的五石米饭,颜色都成黄色。不久就察知了原因,大家无不感叹。于是一些好义之士就以财物救济她,后来这女子就出家学道了。

按:虽然只有二尺布十粒粟,但就田氏女来说,已经竭尽最大努力来布施了!前世的业报,怎能不从此消除呢?

补充:读田氏女的事迹,怎不感慨万分?田氏女义无反顾,不是半心半意,而是全心全意,虽只尺布粒饭,却胜过匹绸钟粟。特别是读到她身无蔽体之衣,以一孤身女子,黑夜匍匐前往布施,这又是多么大的勇气!施后不留名,这显出她布施之心是多么纯真!对比自己,惭愧难容啊!

《徐庶失母心乱》

徐庶,字元直,本姓单,名福,后改名为徐庶。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末颍川一代名士。归曹后,在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为人忠厚诚恳、豁达大度,才识广博、见解独到,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刘备很赏识他,并委以重任。后来一次战争,刘备战败,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掳获。曹操派人伪造徐母的书信召徐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您共图大业,但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