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蒲黄煎汁内服时需要包煎,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 外用时适量,可敷在患处。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1,6,8]。 炮制方法 生蒲黄 取原药材,揉碎结块,过筛。 蒲黄炭 取净蒲黄,照炒炭法炒至棕褐色[5,7]。 常见配伍 蒲黄配茜草 蒲黄可以收敛止血,兼能行瘀;茜草凉血止血,兼能行瘀。 两药配伍,止血的作用增强,适用于血热瘀滞引起的各种出血证。 蒲黄配阿胶 蒲黄可以收敛止血,兼能散瘀;阿胶可以养血补阴,又能止血。 两药配伍,相须为用。止中有散,补中有行,止血不留瘀,补虚不碍邪,对于出血兼有血虚者尤为适宜[4]。 组成方剂 蒲黄丸 药物组成:蒲黄、生干地黄、葵子、黄芪、麦门冬、荆实、当归、赤茯苓、车前子。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利尿通淋。适用于膀胱有热,尿血不止。 子芩散 药物组成:子芩、蒲黄、伏龙肝、青竹茹。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鼻出血不止。 蒲黄散 药物组成:干荷叶、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蒲黄。 功能与主治:凉血化瘀,收敛止血。适用于产后恶露不绝,烦闷满急,昏迷不醒,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 延胡索汤 药物组成:当归、延胡索、蒲黄、赤芍、官桂、片子姜黄、乳香、没药、木香、炙甘草。 功能与主治:行气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妇女七情伤感导致的心腹疼痛,或连腰胁,或连背脊,上下攻刺,月经不调,一切血气疼痛,均可服用[4]。 制成中成药 宫血停颗粒 药物组成:黄芪、益母草、党参、升麻、当归、蒲黄、龙骨、牡蛎、女贞子、旱莲草、枳壳。 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固涩止血。用于气虚血瘀所致月经量多、崩漏,症见经水量多、过期不止或淋漓日久、有血块、经行小腹隐痛伴神疲乏力。 妇科止血灵 药物组成:熟地黄、五味子、白芍、杜仲、续断、槲寄生、山药、牡蛎、海螵蛸、地榆、蒲黄。 功能与主治:补肾敛阴,固冲止血。用于肾阴不足所致的崩漏,症见行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多或淋漓不止、经色紫黑、伴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功能性子宫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前列舒乐颗粒 药物组成:淫羊藿、黄芪、川牛膝、蒲黄、车前草。 功能与主治:补肾益气,化瘀通淋。用于肾脾两虚、血瘀湿阻所致的淋证,症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腹坠胀、小便频数、淋漓不爽、尿道涩痛;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产复康颗粒 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益母草、当归、桃仁、蒲黄、黑木耳、何首乌、熟地黄、香附、昆布。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祛瘀生新。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产后恶露不绝,症见产后出血过多、淋漓不断、神疲乏力、腰腿酸软。 宫瘤清胶囊 药物组成:熟大黄、土鳖虫、水蛭、桃仁、蒲黄、黄芩、枳实、牡蛎、地黄、白芍、甘草。 功能与主治:活血逐瘀,消癥破积。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妇女癥瘕,症见小腹胀痛、经色紫暗有块、经行不爽;子宫肌瘤见上述证候者[4]。 药膳食疗 血瘀证 乌骨鸡1500克,蒲黄、五灵脂各10克,料酒、葱花、姜末、精盐、味精、五香粉、麻油各适量。 将蒲黄、五灵脂晒干,研成碎末,放入纱布袋中备用。 将乌骨鸡去除毛杂及内脏,用清水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将药袋放入鸡腹中。 将鸡放入砂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调入料酒,用小火煨煮至乌骨鸡烂熟如酥。 调入葱花、姜末、精盐、味精、五香粉,取出药袋,淋入麻油即成。吃肉喝汤,佐餐时随量食用[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