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厂:《不歌樓舊藏》(將出版)一一壬午除夕夜“美食”許昭的“白菜蘿卜”

 自由书画谈 2023-04-12 发布于河南
許昭《白菜蘿卜圖》,洪丕謨題跋、題簽


在下不是那麼容易“見好就收”的,在有了許昭的一幅《果蔬圖》軸,並且撰成《許昭<果蔬圖>清麗可人》一文收入拙著《近代名家書畫藻鑒》一書後,心中仍有不甘,還在想方設法搜求許昭的畫。予雖非貪得無厭的人,但對奇書古畫的鍾情卻也是像明道先生的“見獵心喜”(宋代周敦頤《周子遺事》:“明道先生又曰:'吾十六七時,好田獵。既而自謂已無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一日萌動,復如初矣!’後十二年,暮歸,在田間見獵者不覺有喜心。因見果知未也。”後以“見獵心喜”比喻舊習難忘,觸其所好,便躍躍欲試)一樣的舊習難改,只要見到心儀的奇書古畫,便心生歡喜,而極想攫取到手,真可謂“見畫心喜”矣!


“福無雙至今日至”,當還沉浸在擁有許昭的《果蔬圖》的歡欣之時,庚辰仲冬又在丕師的百尺樓看見了一軸許昭的《白菜蘿卜圖》,遂“見畫心喜”,連連稱“真是好畫”!丕師曉我心,知道我看在眼裡的東西是很難拔出來的,索性直接送給了我,並即在精裱的絹邊上揮題:“許昭妙筆,得高古簡樸,清遠雅致之極則。建華賢弟屬題,因志平生眼福。”真如丕師所題,能有緣看到此幅《白菜蘿卜圖》,的是平生眼福。

許昭《白菜蘿卜圖》47X34 cm


這是幅47X34cm的直幅,水墨寫成一棵大白菜,墨分五色把墨用活到了極致。白菜下方是一隻腥紅的小蘿卜,蘿卜上有兩小片淡墨寫成的葉子,並帶有一條細細的嫩尾巴,水靈靈的討人喜愛。整個畫面清雅高質,逸氣滿紙,非一般俗手平庸之輩可以寫出。左下兩行行楷署題:“壬申冬日,許昭小筆。”書法有倪高士神趣,神采飛揚,瀟灑颯爽。鈐印“許氏徵白”朱文和“清籟館書畫記”白文。“壬申”是 1932 年。次年,也就是癸酉年(1933),李伯玉書家揮寫了一幅34X34cm的行書古風,讚美此幅《白菜蘿卜圖》,並裱在了此圖的上方,合為雙璧。贊曰:“瑩瑩白如玉,寒菜浸霜早。萊服小彌妍,腥紅顏色好。薗蔬垂盡日,不逐冰雪老。徵翁囗茲圖,示予倩品藻。一顧復三歎,尺幅成鴻寶。論畫稱夙契,昕夕肆探討。古法久淪替,宋元等深考。寫生尚自然,氣韻貴天造。目中無全牛,腕底貯腹稿。下筆風雨快,墨花如電掃。囗識菜根味,何必羨瑤草。溫馨潤腸腑,清白卻煩惱。良宵一壺酒,與君共醉倒。癸酉天中節前三日,江陵張聖奘題句,漢中李伯玉書于箕潁廬。”鈐元朱文印“伯虞”一方。“天中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吳自牧《夢梁錄》有“五月五日天中節”之句。


李伯玉和張聖奘皆民國闻人,声名远播。李伯玉(1887 -1947)名壽熙,伯玉是字,亦作伯虞,筆名浩然,陝西漢中人。出生於書香門第,祖上三代(父、祖父、曾祖父)均為翰林。幼年時與張季鸞同學於關西大儒劉古愚,13歲中秀才,當時與張季鸞同被譽為“陝西才子”。光緒三十一年(1905)被公派到日本留學,歸國後在上海協助于右任創辦“民立報”,由此步入新聞界。宣統三年(1911)受聘進入《新聞報》任日文編輯,民國二年(1913)開始擔任《新聞報》總編輯,直至三十年(1941)年底上海租界淪陷後毅然去職,主持《新聞報》筆政長達近三十年。極享譽新聞界,與張季鸞有“南李北張”之稱。1947年7月遭遇車禍去世,于右任書寫挽聯:“文享兩代傳當世,禍患彌天哭故人。”程滄波挽聯:“特立獨行,三十二年一報人;慘目傷心,十二小時成永訣。”于右任並為其所書墓碑:“新聞記者李公浩然之墓。”


李伯玉亦善書法,書工小楷,尤多書箑流布。書風清麗,不染市塵,字如其人。


徐鑄成在他的回憶錄《報海舊聞》一書中有稱譽李伯玉:


我曾不只一次聽到張(張季鸞)極口稱頌李先生,說:“伯虞先生的道德,文章,是了不起的,是我平生的畏友。” 《新聞報》的老人都說,李先生對同事極和藹,從無疾言厲色,對外很少酬應,無不良嗜好,從不涉足酒樓、妓院,他不和任何惡勢力打交道。解放後,上海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曾努力調查上海流氓資料,發現有不少新聞界中人和所謂“黃門” (黃金榮)“杜門” (杜月笙)有或深或淺的聯係,而李先生沒有一絲一毫的牽連,真不愧是一個出污泥而不染的“謙謙君子”。


詩作者張聖奘(1903 -1992)名新,號義端、天健。湖北江陵縣人,有“江陵才子”之譽。精通英、德、日等9國語言,15歲考入北京大學,先後留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柏林大學,並獲史學、經濟學、文學、醫學、法學5個博士學位。歷任東北大學、復旦大學、震旦大學、交通大學、重慶大學等大學教授,教授28門課程。由於聲名遠揚,被邀為蔣介石講授《易經》,並被國民政府教育部任命為“部聘教授”,輩享殊榮。著有《元史探源》《回鶻史研究》《孔子十論》等,詩集有《萬里萬卷樓詩訶曲集》《巴蜀集》《峨眉集》等。

李伯玉書張聖奘吟詠詩堂

張聖奘為世家子,渠是明朝宰相張居正第13代孫,父親張紹欣是前清蒙古都統,母親是林則徐孫女,叔父張國淦是北洋政府總理。


許昭,江蘇江都人,寄居上海。生於 1887 年,卒年不詳。《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云其“工山水及人物雜畫”。臺灣版的《民國書畫家匯傳》稱其:“字徵白,又字清籟,室名箕潁草堂。江蘇江都人。清光緒十三年(1887)生。幼即嗜畫,畫無師承,全憑苦習而成,人物、仕女、山水、花鳥,及雜品,有文唐筆意,並參以宋元諸家筆法。兼工書法,並擅篆刻。民國十七年江蘇全省畫展,氏作膺一等獎第一名。曾任上海美專教授。妻馮鈺擅花卉,長女似蘭擅仕女,胞弟仲奇擅山水。一門風雅,士林重之。著有《清籟詩集》《箕潁草堂畫集》等。”


許昭在宋元畫上功力深厚,“補白大王”鄭逸梅在《奇人奇事湯臨澤》(刊在《鄭逸梅選集》第二卷)一文中有載:“臨澤一度在譚敬家裡作客,譚請他復製一批宋元書畫,為時一年,參加者有鄭竹友、金仲魚、胡經、許徵白,都屬一時能手,所作可以亂真……”關於許昭“兼工書法”,還是鄭逸梅的文中所云:“該刊(指早期的金石書畫刊物《鼎臠》)為了影印書畫及金石拓本,所以用道林紙。報頭題簽,時常更易,如張一𪊲、壽石工、康有為、齊白石、吳昌碩、許徵白、鄧爾雅都曾為之執筆。”(《早期的金石書畫刊<鼎臠>》一文,刊在《鄭逸梅選集》第一卷)


今夜是壬午年的小除夕,剛與家人吃過年夜飯,大魚大肉猛吃了一通,神昏氣濁的。頗想清醒清醒,於是取出許昭的《白菜蘿卜圖》,來一番“洗腸清肚”。這時,伴著窻外的花炮聲低吟出“我与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诗句來。 

 

𡈼午(2002)除夕於無住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