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造园思想发展简述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23-04-12 发布于浙江

《洛阳伽蓝记》载:“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

园林指的是在某地运用不同的特殊手段与艺术手段进行改造后,能达到一种自然美的地方,其中可以包括庭院、花园、公园以及植物园。

造园的时候,人们审美方向倾向于当时的眼光与社会水平相。古代,园林成了对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

文章图片1

中国古代园林如此,西方造园思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呢?西方造园思想可以从时间上分别阐述,本文将以中世纪以前和中世纪以后两个时间段对西方造园思想发展进行简述。

01 中世纪以前的造园思想

中世纪以前,造园思想更偏向于规则性,这种规则性是指在地域和文化上所有的限制进而造成的规则。

众所周知,西方的地理条件远不如平原那么的适宜森林的生长,以埃及为例,埃及地处于沙漠地区,植物想在此生长下来,无异于天方异谭。

西方贵族们可不愿意将光秃秃的沙漠视作于生命的一切,在这样的情况下,达官显贵开始重视园林的创造,哪怕其中过程中要经历了很多困难,他们也甘之如饴。

文章图片2

埃及之后,古巴比伦造园思想进行了又一次的改革,在基于其拥有河流流域的前提下,他们开始用自然风格与社会条件相结合,以此来进行一种新型造园。

在这一自然性为主的造园思想后,不同的文化、思想开始影响造园精神及园内布局,慢慢地,西方规则性园林的基础被奠定,人们在遵守这一原则的条件下,开始想办法帮助居住者获得愉悦性的体验。

想要获得愉悦,需要让园林在居住者的生活中实用起来,因为这一点影响,实用性开始被重视起来。

当实用性被推上顶端之后,人们开始加强园林的观赏性、装饰性,在这一情况下,造园思想开始包罗万象,其中先以功能和需求作为必要需求,然后再将观赏性,装置性作为辅助要求。当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起来,也就影响了西方造园思想长远发展。

02 中世纪以后的造园思想

《西方园林史》载:“古埃及崇尚树木……是法老的奢侈品。”

文章图片3

中世纪以后,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改变,造园思想也具有了不同性的意义,而造园选用的植物意义的改变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创造初期,人们在植物选择上,只是为了将风格统一化,形成一种特殊的规律,但是在中世纪以后,移栽的植物却成了一种重要的主题。

它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而且还影响了整体的布局,那时候,植物已经成了造园思想中举足轻重的存在。

一旦选择错,整体很有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

中世纪以后的造园思想虽然也强调使用功能,但这时候的使用功能更偏向于一小部分的存在,有个简单的例子,意大利园林。

意大利园林中的每一个空间都有存在的独属意义,而造园的目的性也很独特,那就是打造一个景色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活地。

文章图片4

当然,随着社会形态的逐渐发展,造园思想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在形式方面。在中世纪以后的西方造园思想中。

人们开始注重艺术性的设计及采用特定的方法将平面和立体完美地结合起来,以园内物品为设计前提,扩大空间感,达到整体过渡的目的。

除此之外,有的园林设计上也会采用规则对称的形式来造成一种设计感官上的延长。

除了设计方法之外,在内在的材料上,人们也开始采用更具体的东西,让园林与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

艺术性创作造园思想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对造园充满了更多兴趣,这之后,造园成了一种风靡的东西。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载:“从古代印第安文学到殖民地时期的文学……整个辣妹文学的历史充满着奇特的生命力。”

文章图片5

当拉丁文学兴起后,人们开始对别墅具有不同的盼望性,开始为拥有一栋独特的别墅而感到兴奋。

当别墅盛行的年代,人们为了拥有,甚至不惜住到郊区。

这之后,别墅造园思想与庭院设计产生了联系,而在这一阶段中,平台造园思想衍生出来,它主要是通过宽大的平台将各级平层连接起来,将别墅园林打造得更加完美。

此时,别墅造园思想的出现将造园推向于更高的一个阶层,这还没有到顶峰。

造园思想演变至巅峰之际,是建筑艺术达到鼎盛时期之后,由于两者相辅相成的原因,在一方强之后,另一方也随之增强。

这之后,造园思想再一次演变成了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的出现打破了规则性造园思想,又一次将造园思想推至顶峰。

文章图片6

俗话说得好,物极必衰。在巴洛克造园思想达到顶峰之后,意大利园林植物造园思想的出现慢慢地取代了它的存在。

在意大利之后,再次回归了自然,成为与自然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品。

此时,人们已经预示到与自然之间还存在于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对于自然也更加敬畏在意大利的造园思想影响下,园林与建筑风格开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03 总结

《大自然的日历》载:“在大自然中,谁也无法隐藏自己的心迹,就像水把什么都隐藏在自己的深处一样。”

之后,园林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但其实若要从本质论起来来讲,造园最终还是离不开规则与自然。

文章图片7

这是造园的共性,当然也有不共性的原因,那就是每次强调的主体不同,而每次进步都将造林思想发展推动了一大步。

毫不夸张地说,西方造林思想的发展就相当于一场深刻的革命,其在自然与规则之间不断徘徊。

好在,在多年的争夺之下,造园思想已经逐渐完善,而人工美也逐渐地与自然美相互影响起来。由此可以看来,造园思想可以追求美,但前提是必须要与自然一起协同发展。

参考资料

《西方园林史》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