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

 求是1025 2023-04-12 发布于山东

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是指在设施规划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技术及软件来完成布置建模、运行分析、动画展示及其系统优化,包括选址分析及计算、设施布置及参数选择、系统修改等过程都是利用计算机来完成。

发展过程

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70年代前后,形成了计算机在设施规划设计中应用的第一次高潮。在该阶段,以FORTRAN、BASIC、COBOL为代表的高级语言在商业上的成功应用,催生了以J.M为代表的一批设施规划与设计学者系统地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平面布局及其优化问题。

第二阶段在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人机对话、图形处理技术、数据管理系统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技术的发展,设施布置设计中许多复杂的数据处理、系统仿真等工作都可以直接在个人计算机上完成,为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开辟了新的领域。

第三阶段为8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一阶段以系统集成为主要趋势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的作用

设施规划有很多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可以遵循,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减轻人的脑力劳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还有以下作用:

①以标准系统作参考,确定和检测一个预想的系统设计运行效果。通过执行一个特殊的功能来比较可供选择的设计,规划者能够通过比较其成本、运作效果和其他因素来选择最佳设计。

②它允许设计者观察设计的系统在特殊条件下长时间的运行效果,能够仿真系统在未来数小时、天或年的运行状态。

③敏感度分析。帮助规划者识别出哪个因素的变化对整个操作系统有最大的影响。

④最大化。一旦具有最大影响的因素被确定,规划者能够确定什么因素或哪些因素应该组合对系统产生最佳的效果,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⑤瓶颈分析。设施规划者能够发现影响系统流程的瓶颈位置。

⑥使得一些非正态分布便于理解。由于大多数软件能够分析原始数据,从而为一个特定的情况选择最合理的随机分布,以便能够为这个随机过程制定更为准确的环节。

计算机辅助设施规划的适用范围

①可以很方便地对设施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如体积、库存规划等区域规划、质量和可靠系统、仓储调度计划和维修计划等。

②能够用于规划环境、设施布置和系统运作分析及其优化,特别是在柔性制造系统中厘清产品清单多变情况下的加工和资源分配问题。

③可以对物流搬运系统中的各个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规划人员能够比较不同的备选方案和确定相关的操作环节,如对叉车、AVG小车等物流方案进行评价分析。

扩展阅读

  • 张力菠,庄长远.设施规划与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 杨育.设施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