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通海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4-12 发布于山东

“通海”是土著彝族的一个彝语词汇,读音近似“洞黑”,在彝语里意为“银白色的海”,汉族以谐音形式用汉字就把“洞黑”记作“通海”。另说,因杞麓湖受侵蚀作用的影响,湖底出现石灰岩溶洞,自此一改此湖无通道的面貌,湖水流入南盘江,故名通海。

      西汉属益州郡毋棳县地。三国蜀汉属益州兴古郡西丰县地。西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兴古郡毋棳县地。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剑南道姚州;唐南诏国置通海镇,属通海都督辖地。宋大理国属秀山郡。元宪宗六年(1256年)通海置千户所,属善阐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通海千户所为通海县,属临安路宁海府(同年降为宁州);二十七年(1280年)直属临安路,后复属宁州,为临安路驻地。至元十三年(1276年),将原大理国阿僰部休腊地置河西州,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改为河西县,属临安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通海、河西两县直属临安府,府驻地移驻建水县。清初沿明制,通海、河西县属临安府。雍正八年(1730年)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0月,临安府属迤南道。光绪十三年(1887年)10月,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

    民国二年(1913年)通海、河西县均属蒙自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直属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通海、河西县均属云南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1949年12月13日,通海县和平解放;1949年12月10日,河西县正式解放。通海、河西县均属玉溪专区。1956年11月16日,撤销河西、通海2个县,设置杞麓县;以原河西、通海2县的行政区域为杞麓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委员会驻原通海县城。(一说为:1958年10月,华宁县与杞麓县合并为通海县,驻今通海县秀山镇。1959年10月,从通海县分出恢复华宁县)。1960年1月4日将杞麓县改名为通海县,属玉溪专区。1970年属玉溪地区,1997年12月13日,玉溪撤地设市,通海县属地级玉溪市。

       玉溪秀山历史文化公园,位于云南玉溪通海县城南隅,峰顶海拔2060米,垂直高度近200米,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游览面积1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秀山历史文化公园是玉溪地区重要风景区之一。秀山之秀在于绿,茂密的林木把整座山掩盖得严严实实。山北麓翠竹万杆,山坡上杉木展秀;山西密林间灌木丛生,野花点点;山东面奇松参天,杉栗葱翠;山南松林似海,涛声如吼。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一年四季争荣斗艳,各寺院中也是:花木扶疏,苍柏森森,绿杉撑天。杞麓湖属断层陷落湖,湖泊长轴呈东西向,湖水位1796.62米,湖面积36.73平方公里,湖岸线长度45公里,湖泊长度13.5公里,宽度平均2.72,*宽5.2公里,容积1.45亿立方米,汇水面积340.8平方公里。杞麓湖是通海县较重要的水资源,杞麓湖流域是通海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是通海县生存发展的基础,通海人民把杞麓湖称为“母亲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