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斯伯格,18世纪末至19世纪早期丹麦绘画大师,被誉为“丹麦绘画之父”。 艾科斯伯格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那是一个会画画的木匠,他的故乡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临近海边,他们在那里画乡村田园风景,有时候也驾船出海。接受了基本训练的艾科斯伯格成为当地教会的画师。 ![]() 然而艾科斯伯格有更高的目标,他要去哥本哈根。可是他的家境并不好,他的积蓄也很有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得以成行,终于他被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录取,因为成绩优异,他 还被免了学费。 ![]() 艾科斯伯格学习非常勤奋,课余时间还要做手工活,也画一些订单的铜版蚀刻画来挣生活费。 ![]() 不过艾科斯伯格对待感情的态度不是很严谨,先是未婚生子,后来又很勉强地结了婚,他渴望旅行,想继续深造,并且他想逃避婚姻,于是他去了巴黎。 ![]() ![]() 在巴黎,他成为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除了学习绘画,他在巴黎还交了很多画家朋友。 ![]() 艾科斯伯格的绘画题材很广,风景、历史题材、神话故事还有人物肖像等等。 ![]() 画人体,这是学院派画家都具备的技能,但艾科斯伯格的人体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不只是“画得像”。看上面的图1,这幅画名为《镜前梳头的l女》,这幅作品被誉为人体背影的典范,人物的姿态优美自然,肌肤的光泽柔美如珍珠一样,背部的曲线都表现得很完美。镜中人物眼神低垂,面部表情似乎被忽略,这反而给了观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但从肢体语言中似乎可以读到她的思绪,她的犹豫不决,不禁去期待她回过头来,她的眼神一定很美、很温柔。如果有机会近距离地去看这幅画,那种视觉冲击力一定是很震撼的,在手机上看到的自然差了很多。有评论家说艾科斯伯格“一个背影让他名扬天下”。 回到丹麦的艾科斯伯格成为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教授,他开创了丹麦绘画的黄金时代,这样的画家订单自然是纷至沓来,那个年代摄影技术还没有发明,画肖像是贵族妇女特别热衷的,艾科斯伯格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类肖像画。 现实中谁都会有烦恼,看看画,也许可以帮助你放松心情,是一个不错的洗脑方式,不信你可以试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