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如果想要有个上等的对象,就需要这样向“下”找!

 我心飞翔320 2023-04-12 发布于湖北

前阵子,我在网上看了一篇关于县城体制内女孩找对象的帖子。

体制女孩相亲多轮,接触过警察、政府机关离异人士、联谊认识的男生等,但都不成功。

或是因为聊不到一起,或是自己加班太忙而错失约会,或是工作不忙的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新男生。

女生就这么反反复复,一直在找对象的路上,她的感悟很真实,但底下的评论也精彩。

其中有网友这样总结道:男女单身的原因其实都差不多,自己看上的异性看不上自己,同时看上自己的异性自己又看不上。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男女择偶的调查,大意是说男人比女人更愿意向下兼容找对象,至少女人普遍不愿意找一个很多方面比如学历和物质、工作都比自己“弱”的男人。

这种情况我真能理解,毕竟男人喜欢被崇拜,而女人天然有慕强心理。

但是,帖子里的女孩是真的想有对象,想有真感情啊,生活中肯定也有不少渴望有一段感情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倒可以好好讨论谈恋爱“向下兼容”这种操作。

对于向下兼容,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用自己的优势来包容对方的不足,从而实现组队。

值得注意的是,向下兼容和“妥协”、“下嫁”是不一样的。

同样都要用自己的优势包容对方,向下兼容更多是侧重自己看上的条件。

像人品、优势互补、优渥的物质条件等等,尽可能实现两人组队的优势最大化,并不是仅因为对方“对我好”而降低标准,不考虑其他因素。

说到这里,也顺带再提一提择偶标准。

有的人会不懂,为什么两三个普通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心仪的人选立马就成了万里挑一,小概率事件,明明自己的要求不高呀。

要求确实不高,但每个指标都太硬性,身高要有180厘米,是否170厘米都不能妥协?

所以,如果择偶标准能够结合向下兼容的思维,就能发现自己的选择范围变得很有弹性,多了很多“余地”。

这个余地,就是向下兼容思维的精华所在,因为很多事情都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择偶亦然。

所以懂得这种思维,谈对象的时候会有以下这些好处。

文章图片1

01

样本增加,选择变多,有利于增加对真实异性的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找对象要求是希望他身高超过170厘米,年薪不低于20万,有房有车,懂幽默、够体贴。

有的女生会担心自己如果不坚持这样的高标准,就遇不到心仪的人。

这里有个思维误区,就是恰恰坚持这些高标准,才更有可能令自己和很多异性绝缘。

毕竟相比于坚持吊在一棵树上,现实中,更有可能是你所接触到的男人,很多都只符合其中一个最多两个标准。

所以向下兼容在这里的意义,就是扩大自己的森林面积。

它更多是在横向上,对自己的标准放宽限制,且不应理解成要降低所有标准。

这几条标准中,你是更在意身高和容貌,还是年薪、职业、房车,还是品性?

如果最看重品性,是否可以在外形和收入上,适当放宽一些要求,然后品性这一块坚决不妥协。

于是,仅在自己对品性最有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一下就多了。

品性好的男人,可能收入不高但有很多时间能陪你,可能职业是你意想不到的,可能没有房、车,但愿意和你一起打拼,且房子会写上两人名字……

另外,这种向下兼容的思维,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一个人可以在被动上保持开放,允许自己的生活遇到多一点的人,增加人生可能性。

因为从那个体制内女生找对象的帖子上,我发现她谈对象不太顺利的同时,其实要求也是有点多的:

职业不能比她还差,要谈得来,要帅、要贴心,最好有一米八……

这些要求看着是合理,但也很容易让人陷入对虚幻理想型的执着中,每天脑海里在环绕着自己的白马王子,不自觉把真实的生活拒之门外。

体制内是不是一定要找回体制内呢?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自己的门缝紧了,万一潜在的心仪人选,是在门缝外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呢?

自己的大门打得更开,才能看到更多人的模样和生活状态,从而才能让自己对异性的认知,慢慢和现实贴合。

我认为,这就是向下兼容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

文章图片2

02

摘掉硬件优势的光环,慢慢了解自己的需求和不足

帖子中的这个体制内女生找对象的经历,她的感悟在于——调整了自己一开始被偶像剧影响的择偶观念,开始发觉工作后想找到真爱不容易,还发现了相亲并不是两个人的凑合,而是有限条件下的资源置换。

她对外界现状的认知,一定程度上是成熟了,但我认为她尚未靠近问题本质,因为她基本上没有过多梳理自己的基本盘,未表明自己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有个网友的留言很犀利,认为女孩把男女相处中的磨合、妥协、合理降低标准当成了“折磨”,有点希望对象最好能围着她转的意思。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女孩的标签就是“体制内”。

在体制内这个光环的加持下,确实很容易让人觉得自己在择偶市场上占优势,从而有底气提出相当的条件。

但这里同样有个思维误区,就是万一这个人的优势,实际上只剩下了“体制内”这个光环呢?光环是否盖过了这个人其他的特质和不足?

如果懂得向下兼容并不是意味着要彻底摒弃自身的硬件优势,而是懂得把很明显的优势稍微往后靠一靠。

什么意思?

假设有一个体制内但知道要向下兼容的适婚女生,她可能更多是考虑双方的兴趣爱好能不能互相兼容,考虑自己有什么特长和需求,甚至最简单粗暴的——和对方气场合不合。

而不是在心里一直顶着一种念头,就是自己是体制内的,所以不能妥协不能将就,不然就是委屈。

另外,向下兼容会让人更懂得去谦卑地谈恋爱。

因为谈恋爱终究是双向的,不是原地站着等别人过来,爱情就会来,也不会因为一些标签的加持而变得特殊。

恋爱谈的是整个人而不是身份和条件,维持一段关系更是需要方方面面。

不能因为一个人哪方面比另一个人优秀,而理所应当在感情中占据各种制高点。

文章图片3

03

更大概率遇到合适的人选

借用一个在体制内搞相亲联谊的网友的分享。

他说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其实择偶非常看重对方的工作和家庭,比如稳定性,政府还是企业,编制内还是合同工,是否本地人,房车情况等等。

他做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多场活动,据说结婚的就一对,而且已经突破了常规,即女方比男方还大几岁。

还有一个女生就处到了圈子以外的对象,问原因就是没别的,先处处看,走一步算一步。

这个分享,我认为已经很能说明向下兼容的好处。

条条框框太多,放不下对体制内身份的执着,束缚了很多想真心谈感情的人。

偶尔“突破常规”的姐弟恋,反而还牵手成功,起码说明这位成功的女士,愿意放宽对年龄的要求,获取自己在这段感情中更想要的东西。

另外,细心的读者大概能发现,为了说明向下兼容的意义,我无意间引用了几次体制内的例子。

主要是相对于其他群体,体制内的人仿佛是更难接受向下兼容的群体。

无论身处其中的年轻男女有没有发现,在我看来体制内这个光环都像一个很疏的筛子,筛去的除了沙子,也有不少需要被好好察觉的珍珠。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适合自己的好男人,就是个概率问题。

他们不是全部都会考编、考公,肯定散布在很多各种各样的圈子,有各种各样的面貌,其中就可能有适合你的人。

所以很多情感文才会鼓励找对象要尝试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子,因为扩大圈子意味着增加命中概率。

如果是真心想找对象谈感情,却固守着惯有的条条框框,就是活生生把一件事的难度,从90分提到了200分,还越来越打击自己的信念。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再强调,向下兼容本身也是相对的,你所认为的优势,未必被择偶市场买账。

同时,既然身处择偶市场,向下兼容由始至终,都是你愿意为了对方的什么品质,放宽其他方面的选项,甚至可能就包括对方体制外的工作。

要知道,鱼与熊掌永远不可兼得。

作者 | 西良 90后双子座,用爱发电的写手。想法多,推理迷。热衷从文学作品及生活细节中,探索背后的情感动机与价值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