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当家庭主妇这个问题有没有终极答案?

 浮世闲弹 2023-04-12 发布于内蒙古

1

曾经的家庭主妇

老妈子和头顶桂冠的女王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做在人前,享在人后的老保姆。在我的原生家庭,这个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我妈。回想印象中的我妈,围着锅台整整转了一辈子,小家的一日三餐,大家过年过节的团圆饭。平日家里所有所有的家务,都是她一个人的担子。就算我结婚后她来家,凭借多年铸就的专业素养,还是推门就做饭,收拾一整天。

这么多年,她身兼数职,是我们的保姆、管家、心理抚慰师,家庭关系协调师,当然也是除爸爸之外的另一个养家人。尽管我们的坏脾气都会对准这个一定会原谅我们的软弱女人,但我妈在家庭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她是所有人的心灵归属和精神依靠,我们表面咋咋唬唬,可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她这个轴心在转。‍‍‍‍‍‍‍‍‍‍‍‍‍‍‍‍‍‍‍‍‍‍‍‍‍‍‍‍‍‍‍‍‍‍‍‍‍‍‍‍‍‍‍‍‍‍‍‍‍‍‍‍‍‍‍‍‍‍‍‍‍‍‍‍‍‍‍‍‍‍‍‍‍‍‍‍‍‍‍

不过同时,我妈也是远近闻名的“麻仙”,她从酷爱搓麻将的我爷爷那里习得了这门手艺,在以后的二三十年,打牌就是她消磨时间、联络友情,愉悦身心的良方。‍‍‍‍‍‍‍‍

我妈粗糙的双手、对新事物浅薄的认知,那些只会交流东家长西家短的朋友都让年少的我发誓绝对不会做家庭主妇。可我就是由一个家庭主妇抚养长大的,她那种以孩子为先、以家庭为先的忍辱负重是基因一样的东西流淌在我血液里的,所以当我的家庭缺人手,我的老人孩子需要照顾,我在社会上混得也毫无起色时,我逐渐从兼职到全职,继承母业,把“家”这一片小小的天地当成我的舞台。‍‍‍‍‍‍‍‍‍‍‍‍‍‍‍‍‍‍‍‍‍‍‍‍‍‍‍‍‍

2

现在的家庭主妇

与社会主流脱轨的逆行者

“家”究竟可不可以成为一片值得女性耕耘的舞台?我妈所在的那个缓慢贫乏的年代已成过去,在生活成本翻倍、女权崛起,推崇个人实现的当下,社会上的每一个声音都在责备、恐吓、劝退家庭主妇。张桂梅校长让回母校捐款的家庭主妇滚出去。所有过来人都说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话语权,等光鲜亮丽的男人在外面找了小三一切都晚了。韩剧中曾经迷人的千金小姐一旦甘愿当一个下堂妇立马会成为水桶腰、鸡窝头的大妈。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特地把经济学家薛兆丰视频中的观点摘录下来:‍‍‍‍‍‍‍‍‍‍‍‍‍‍‍‍‍‍‍‍‍‍‍‍‍‍‍‍‍

妈妈是很伟大的,孕妇是很伟大的,她们的伟大不是在家庭和工作当中二选一,而是在家庭、工作、朋友这么多的指标里面去兼顾。兼顾带来的艰难让妈妈因此而伟大。

我们生活在一个通货膨胀率为正的社会里,钱越多手里的钱就越不值钱,资本就越值钱。做好的兼职爸爸,好的兼职妈妈。每个人都应该发展自己的本事,你在家里,你是一个专用资源,家庭专用你,你在外面工作,你是一个通用资源,被不同的公司使用。你是一个资本,为一个人工作安全还是为一群人工作安全呢?你讨好一个人,让一个人认可你,谈场恋爱就解决了,这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比较危险。你在外面做工作,要得到许许多多的人认可,这比较难,但是一旦你做成了,你就比较安全。

每个人都是一个资本家。资本就是能够带来未来收入的资源。每个人都是自己人力资本的资本家。我们的人力资本为我们带来未来收入,我们的学历、经验、声誉,这些人力资本是要在工作中积累的,塑造和迭代的。没有了工作这一切就停止了。当你决定要不要回归家庭时,实际上你面临的是一个人生的分岔口,从此你的人力资源就停止积累了。与此同时社会在进步,在一个通货膨胀率为正的社会,你停止了自己人力资本的积累,你就越来越不值钱。

不断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最有力的武器。你放弃了这个武器,受损的不仅仅是你自己,最后波及的是你珍爱的家庭。

我翻来覆去把视频看了好几遍,心里触动很大,和家人商量了一圈我该做什么才能尽快开始工作。但当初我就是再也无法容忍高昂的保姆费、孩子无法在身边才回归了家庭。很多网友在抖音劝女人不要做家庭主妇视频下面的留言让我发现面临这种进退两难问题的女性远远不止我一个。‍‍‍‍

网友说:

都不做家庭主妇,孩子谁来管?

专家说老人没义务帮你带孩子,张桂梅校长劝女人不要当全职家庭主妇,社会倡导女人一定要经济独立,丈夫一家觉得女人带孩子很清闲,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该带孩子?社会不尊重全职妈妈,就没有女人愿意生育孩子。

有人觉得就算妈妈出去挣的工资正好发给保姆也不能自己在家带孩子。可是姥姥奶奶都比不上母亲的亲自照料,一个外人能比得上吗?保姆看孩子就是把孩子推到公园里和另一个保姆聊天。

等孩子上幼儿园再出去找工作,或者要了二胎,耽误了六年时间,再出社会,能找什么样的工作呢。‍‍‍‍‍‍‍‍

曾经年纳税额达到21亿的微商帝国——TST,背后的拥趸是1200万全职宝妈。她们沉迷在这个让你快速变得美丽富足的神话里无法自拔,因为社会认定无论你身处什么阶段,手握人民币是获得尊严的唯一方式。

在大多父亲都能以工作忙为由心安理得缺席育儿陪伴的时候,对事业狂热的微商妈妈也开始了“假陪伴”,她们心里眼里只有手机,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好像24小时和孩子在一起,实际上有效陪伴时间为零。而且很多妈妈都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活字招牌,来增加自己产品的可信度。有的宝宝会拿着标榜零添加的护肤品啃几口,有的让很小的孩子狂吃蜂蜜。还有的直接给孩子喝减肥的奶昔,给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敷面膜......可微商产品很多都是三无产品,没有标准化的监测程序,安全性无法保证。为了钱,这些妈妈豁出去了。‍‍

这些妈妈想执着证明的不过是:看,我和职业女性没有什么不同。

3

性别似乎让女性成为了天然的输家‍‍‍‍‍‍‍‍‍‍‍‍‍‍‍‍‍‍‍‍‍‍‍‍‍‍‍‍‍‍‍‍‍‍‍‍‍‍‍‍‍‍‍‍‍‍‍‍‍‍‍‍

2020年纽约时报公布了一组各国男女每天在无偿劳动(包括家务、育儿、照料老人、采购家庭用品等)分别所花的时间。中国男性约1.5小时/天,女性约3.95小时/天。这样的家务时间让中国男性荣登全球倒数第五的宝座。即便只算当地最低薪酬标准,全球女性去年的无偿劳动总价值为10.9万亿美元。

男女应对家务时间的不均衡是因为我们的观念给家务贴上了性别标签,传统思维中人们对家务价值不认可、对家务劳动充满轻视。男性被排除在家务责任之外,只管挣钱,其余什么都不管。孩子、家务、生活琐事变成了女性的天职和分内之事。职业女性要内外兼顾。中国男性的劳动参与率达到了90%,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是70%,超过法国男性的63%的参与率。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为家庭经济作出贡献,但同时,她们的家务时间并没有减少。上班干活,下班准备晚餐、照顾孩子,两班轮换。

当了妈的女人,除了死扛,别无选择。妈妈们家务上无偿付出,但事业上妥协,甚至完全停止,才是真金白银的代价。生了孩子以后,女性或多或少都会承受“母职惩罚”。女性怕的不是累,而是不被理解的心酸。每天累死累活带娃,做不完的家务,女性都能忍耐,怕的是丈夫一句轻飘飘的话:你一整天待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干真好。

法国的思想家波伏娃在陈述女性个体发展史的著作《第二性》中说:

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的辛苦,可以比得上永远重复的家务劳动带来的折磨——干净的东西变脏,脏的东西又被弄干净,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日日重复,枯燥且永不消停。

做完饭有碗要洗,擦完桌子有地板要拖,整理好柜子有衣服要叠

看不到头,单调琐碎的生活,谁做谁崩溃。

工作尚且有完成的时候,家务活则永无止境,没有酬劳。

更寒心的是,女性的付出不被看见,男性的一点贡献却被夸大。男性参与了部分家务,就会被夸赞好男人,爱老婆,女性超负荷承担,还被指责做得不够。

实际上,家务、育儿,本来就是一件幸福且有意义的事情。它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更多的是家人与家人的情感连接。女性往往出于爱的本能,任劳任怨付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以“爱”的名义,接受家务剥削。

4

问题是无解的,享受当下是最好的选择

寻找了很久,我还是找不到一条正确的终极答案。一方面,做家庭主妇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身上每一条都适用。从小身材纤细的我为了干掉每天的剩饭小肚子拱起了山丘。剪发挑最便宜的,衣服必须是打折的,出行一定是去游乐场,大到孩子生病住院,小到丈夫衣服的搭配,中有洗衣做饭拖地修家具,都是我一个人的职责。想请朋友出来坐坐,朋友们怕一个家庭主妇的家长里短,竟然都说很忙。本来曾经是辩论队长的我现在不敢轻易说话,总觉得和社会已经有深深的隔膜,说不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可另一方面,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内里的成长,我和孩子更亲密了,也更懂她们的需求了;我对繁杂事务的协调能力大幅提高,事情再多,也能保证家里平稳运行;我的性情更加随和,内心也更加清澈,不受物欲的束缚,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我们夫妻关系更加和谐,因为我们分工明确,携手并进。‍‍‍‍‍‍‍‍‍‍‍‍‍‍‍‍‍‍‍‍‍‍‍‍‍‍‍‍‍‍‍‍‍‍‍‍‍‍‍‍‍‍‍‍‍‍‍‍‍‍‍‍‍‍‍‍‍‍‍‍‍‍‍‍‍‍‍‍‍‍‍‍‍‍‍‍‍‍‍‍‍‍‍‍‍‍‍

和上一代的妈妈搓麻将打发时间不同,我用空余时间专注于读书写作,种花养草,研究美食,给孩子快乐的童年,迷茫焦虑还是会偶尔光顾,但我已经学会转移坏情绪的妙招,那就是不胡思乱想,不好高骛远,活好当下,顺势而为。‍‍‍‍‍‍‍‍‍‍‍‍‍‍‍‍‍‍‍‍‍‍‍‍‍‍‍‍‍‍‍‍‍‍‍‍‍‍‍‍‍‍‍‍‍‍‍‍‍‍‍‍‍‍‍‍‍‍‍‍‍‍‍‍‍‍‍‍‍‍‍‍

5

写在最后‍‍‍‍‍‍‍‍‍‍‍‍‍‍‍‍‍‍‍‍‍‍‍‍‍

美国滕校毕业的女性做家庭主妇的是30%。如今在我国超过四分之一的已婚女性做了全职太太。越是高知女性,有娃后越容易成为全职妈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人类自我意识的扩展,今天的家庭主妇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从以前琐碎的家庭事务上转到了家庭建设家庭教育上来。

薛教授说全职在家就停止了个人资本积累,可陪伴孩子,就是为家庭的未来在投资。‍‍‍‍

能上名校的女性,往往得益于成功的家教。这种家教,又往往建筑在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的无私投入上。等这些女孩做了母亲,回首自己学业上的成功,自然会认识到母亲的角色是多么重要。她们越是注重教育的价值,就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乃至不放心把看护自己孩子的责任托给保姆,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外包给学校。

 就像一位知名博主说的,是否有追求、是否人格独立,和在职、全职没有关系,选择不过是因为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我不怕容颜变老,但我怕的是心态衰老,而于我,折腾、挑战、尝试新鲜事物,就是让我时刻保持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对生活的热情。这种追求,和每个人过的生活、喜欢的状态无关,关键的是,任何时候,我们都接纳现在的状态并享受其中。

每一种性别,每一种职业,每一种选择,都有背后的纠结和牺牲,成就和获得。刻板印象只是指甲盖大小,代表不了所有人的全部状况,未来有一天,当“要不要当家庭主妇”不值得这样讨论的时候,可能女性才获得了一点点选择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