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墨

 家有学子 2023-04-12 发布于甘肃

——作为中国古代汉字书写的文书工具,是文房四宝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是古代用来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发展到后来逐渐有了朱墨以及彩墨等多种色彩。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烟、松烟、胶等,上等墨在制作中甚至还会加入一些药材来保证墨的稳定性以及芳香性,这种墨被称为“药墨”

图片

沧海桑田的传承
我国的墨文化源远流长,从西周时期已有“邢夷造墨”之说,现存最早古墨是在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战国秦墓中发现的。秦汉时期,以松烟墨为代表的人工造墨技术取得很大的进步。人工墨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发达于唐代,宋代有了更大发展,元代继承宋代继续发展,明清书画艺术的发展再度繁荣。所以我们古代的文人都喜欢用“墨客”来形容自己。

图片

徽墨的前世今生
而在这几千年的发展中能被称为“墨业之首”的只有徽州的徽墨,追溯徽墨的历史,其兴起于南唐,当时歙州的奚廷珪因制出“其坚如玉,其纹如犀”的佳墨,受封墨务官并获赐国姓,从此易姓李廷珪,李廷珪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北宋宣和三年,酷爱书画的宋徽宗将徽墨之都的歙州改为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诞生,流传至今。

图片


研墨的正确方法
在学习书法时,笔法与墨法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正所谓“墨法之少,全从笔出。用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采。所以在写书法时用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图片
图片

1、墨正

柳公权有所谓的“笔正”

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

既不雅观,磨出的墨也不均匀

2、力度适中

磨墨时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

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色亦无光

正确方法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3、随磨随用

每次用墨时必需新磨,墨汁放置一天以上

胶与煤逐渐脱离,墨光既没有光彩

也不能持久,这样写出来的字也十分容易褪色

图片

由于现在科技的进步,传统制作墨条的方式已经逐渐被机械代替,因为墨的价格昂贵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是可以用常见的墨水代替进行学习,但是对于一些常年练习书法且有一定造诣的人来说,常见的墨水永远替代不了流传了千年的墨条。这是自古以来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情怀,一种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