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代中国轻兵器(手枪篇一)

 老狼爱看书 2023-04-12 发布于青海

德国

毛瑟C96手枪(盒子炮)

重量:1.130千克(空枪)

长度:288毫米

枪管长度:140毫米

子弹:7.63×25mm毛瑟弹、9×19mm鲁格弹、.45 ACP、9×25mm毛瑟弹

枪机:枪管短行程后座作用;单动

发射模式:C96:半自动;M712速射型:半自动、全自动,可击发调变

枪口初速:425米/秒

有效射程:100米

最大射程:200米

供弹方式:C96:10发内置弹仓;M712速射型:10发或20发弹匣

瞄具:V型照门上刻度最大可调至1,000米

毛瑟C96是一种由毛瑟在1896年推出的半自动手枪,后经改进,推出了全自动/半自动可转换型,因全自动型配备的枪套是一个可作为枪托的木制的盒子,所以在中国俗称“盒子炮”或“匣子枪”,另亦有扫把柄、驳壳枪、快慢机、自来得、大镜面等别称。

毛瑟C96是由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1939年毛瑟厂停止生产,共生产了约一百万把毛瑟C96,其它国家仿制了约数百万把。最初的毛瑟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利用工作空闲时间设计出来,后来与毛瑟兵工厂的老板商定为职务发明以毛瑟为名申请了专利。

毛瑟兵工厂生产毛瑟C96一直希望让德国军队能装备此枪,但在投产的最初十余年间,因成本过高,未能取代制式M1879帝国转轮手枪,却在民用武器市场取得不俗的销量。英国的武器制造商Westley Richards当即看好这款枪,并代毛瑟在英国军官和英属殖民地及英国探险家中积极推销;但英军未将其列为制式武器,英国用户均需自掏腰包购买;年轻的丘吉尔在1895年成为骑兵少尉后不久便自费购买了一把刚问世的毛瑟C96,并在1899年南非爆发布尔战争时,不顾自己当时军派战地记者身份持毛瑟C96参战。奥斯曼帝国在1897年第一个以毛瑟C96为军队制式手枪,并陆续购入了多批次不同版本。德国陆军于一次大战期间订购了150,000把9毫米口径俗称“Red 9”的毛瑟C96以适用德军制式采用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在战争结束前毛瑟兵工厂交付了137,000把给德国陆军,这是德国陆军正式装备此枪的唯一记录。另外毛瑟C96以及改型、改款通过多种渠道流入中国大陆,在民国初年由于中国枪械相对落后,毛瑟C96进入中国大陆后,因为它射程远、装弹量大、射击精度相对较好,特别是M712 Schnellfeuer进入中国大陆后,由于其单发、连发射击可方便转换、弹匣容弹量大、全自动射击时火力猛,更是在中国大陆赢得了极好的声誉。此枪也有多种仿制品在中国大陆生产,国民革命军于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期亦曾经大量使用此枪。在二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根据地甚至有外形与毛瑟C96相似,但内部结构、性能均相差极大的仿猎枪结构的“撅把子”、“单打一”、“独一撅”生产。

M712 Schnellfeuer是C96的全自动改良型,使用可拆式二十发大容量弹匣及可加装枪托,全自动射击时在50—80米距离内可以形成猛烈的火力,所以又称为冲锋手枪或战斗手枪,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冲锋手枪,但毛瑟最初将全自动版本雪藏没有公开销售。后C96在西班牙亦有仿制,称为Astra Model 900,西班牙对原设计进行了简化及改进,不谋而合地推出全自动版本并早于毛瑟公开销售。全自动的毛瑟手枪在中国大陆又被称为“快慢机”“20响”或“自来得”。

毛瑟工厂前后生产100余万把C96,其中70%销往中国。在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当处在内战时期,对军火需求量大。1919年五四运动后,世界各国暂时对中国实行枪支禁运,但个人自卫用手枪不在禁运之列。同期因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也只被允许生产个人自卫用手枪,枪管长度被限制在4英寸即100毫米以下。因此毛瑟公司也很方便地更改设计推出98毫米短枪管版本C96并积极推销中国。因中国各地军阀割据,于是驳壳枪开始分两个主要渠道流入中国,一是经过欧洲代理商──联合公司卖给日本武器经销商和贸易公司,然后由日本销往中国,这一渠道在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后中断;二是通过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商将驳壳枪卖给中国,驳壳枪则成为各部队军官的首选枪种。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军官也选配这种枪。在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文献中,打响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就是朱德元帅所配的短管驳壳枪。

另外,当时德国人认为C96的后座力过大,以及在抛壳时弹壳会很容易弹到射手头上,因此该枪在德军中并不流行。而中华民国的国民革命军和军阀却把劣势转为优势,使用了平放射击动作(也就是枪转90度射击,类似美国黑帮常用的“Gangster Stance”)。这样一来弹壳既不会砸到自己,还能靠着后座力弹跳,以此来作战术扫射。

各型号

M1932/M712速射型

M1932/M712速射型是C96的冲锋手枪版本。西班牙枪械生产商阿斯特拉在1927年至1928年起开始仿制生产此一版本,改用可拆式弹匣供弹并具全自动射击功能。阿斯特拉将这批手枪出口至远东地区。 毛瑟亦在1932年起亦自行生产自家正版的C96速射型[1],其没有官方型号名称但广泛被外界依惯例称为M1932,亦有大量出口至中华民国及西班牙内战后期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德国国防军在二战时亦有小量装备,并为其正式定名M712。

在美国于1934年执行的国家枪械法案中,毛瑟M1932速射型被归类为机枪,进口美国时每把需付200美元税金,可拆式弹匣供弹半自动型亦有出口至美国市场,在战后依纳粹德军命名而取名M711。

M1896骑兵卡宾枪

M1896骑兵卡宾枪是为轻装骑兵而设的卡宾枪改型,使用12英寸(早期型)或15英寸(后期型)枪管,但因不获军方采用及销情不理想而在1899年停产。

M1898卡宾手枪

M1898卡宾手枪为把枪托与握把结合的卡宾枪型。

M1916“红色九号”

一战期间,德意志帝国陆军向毛瑟购买了150,000把9×19毫米口径C96衍生型,但至一战结束前只完成了约137,000把。与本为制式手枪的鲁格P08作搭配,为了避免士兵误用7.63毫米弹药,这种9毫米口径的C96在木制握把刻印了一个红色的“9”字作记号,因此被称为“红色九号”。

M1921截短型

德意志帝国在1919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限制了手枪枪管长度及口径,为了顺从条约,战后的德国政府把一战时的“红色九号”枪管切短至只有4英寸,并改名为M1920。

随后毛瑟在1920至1921年亦有将此截短型作商业销售,此型号装有比“红色九号”较小的握把,配3.9英寸(99毫米)枪管,改用7.63×25毫米毛瑟手枪子弹,另有为了取代9×19毫米口径及9×25毫米口径出口型的8.15×25.2毫米毛瑟手枪子弹试验型,但没有推出。

毛瑟在1921至1930年量产7.63×25毫米口径型,波罗的海地区的波兰人、立陶宛人、白俄罗斯人及自由集团军皆有装备,俄罗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政府(包括新红军)及初期的苏联在1920年代亦大量购买和装备,多数派政府把此型号取名为“截短型”,其体积亦适合作隐藏式携带。

毛瑟M1934手枪(张嘴蹬)

毛瑟M1934式手枪由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是毛瑟M1914式手枪的改进型。口径6.35毫米,枪长153.5毫米,枪管长87毫米,弹匣容量8发。发射勃郎宁7.65毫米自动手枪弹,在中国俗称'张口蹬'。

鲁格P08手枪(罗锅撸子)

重量:871克

长度:8.75英寸

枪管长度:98—203毫米

子弹:7.65×21毫米帕拉贝伦弹、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45 ACP

枪机:枪管短行程后座作用,肘节式闭锁

发射模式:半自动

枪口初速:350—400米/秒

有效射程:50米

供弹方式:8发弹匣、32发弹鼓

瞄具:缺口照门及准星

鲁格手枪,正式名称为“帕拉贝伦手枪”,是一种运用肘节式闭锁机制的半自动手枪。该枪由奥地利人格奥尔格·鲁格于1898年设计,并由以德国武器及弹药兵工厂及毛瑟为首等多间工厂于1900年投入生产。鲁格的部分设计原素是源自1893年推出的博查特C-93手枪,它在1900年5月获得瑞士陆军的采用,并在1908年被德国陆军所采用,命名为“P08手枪”。

鲁格手枪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军的制式手枪,它在二战过后仍然被东德的人民警察所使用。

7.65×21毫米口径的鲁格于1900年5月被瑞士陆军所选中并采用,成为该枪的第一个用户,在瑞士服役的鲁格被命名为“1900年型手枪”。

鲁格手枪于1904年被德意志帝国海军所选中并采用,这种海军版本的鲁格有着两段式的后瞄准具,它被命名为“1904年型手枪。

后来在1908年,鲁格亦被德国陆军所列装,以取代前线部队中的M1879帝国转轮手枪。该版本被命名为“1908年型手枪”,它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该版本亦是鲁格手枪最普遍和广为人知的型号,并是德国陆军于两次大战中普遍使用的制式手枪。虽然在1938年起鲁格开始逐步被更新及更先进的瓦尔特P38所取代,然而直至二战结束为止它仍没有完全被取代。

一种被称为炮兵型的卡宾枪型鲁格亦装备了德国陆军的炮兵部队,以作为一种早期的个人防卫武器。该版本的正式名称为“1908年加长型手枪”,它的特征是拥有一根长7.9寸的枪管、表尺式后瞄准具(能够调校至800米)以及一个可兼作枪套使用的可拆式木制枪托。它亦能够使用一种大容量的32发弹鼓。

美国曾在1900年购入1000枝7.65×21毫米口径的鲁格手枪用于测试,后来他们亦测试了9毫米口径的版本。但从美菲战争期间美军使用.38口径转轮手枪无法有效镇压当地服用麻药的游击队的经验得出,他们仍需要更大口径的子弹。于1906-1907年,美军展开了对大口径半自动手枪的测试,为此德国武器及弹药兵工厂向他们提供了两枝发射.45 ACP弹的鲁格手枪用作测试,它们的序号分别为“1”和“2”。其中1号样枪的命运不明,而且它并没有被退还给厂商。而2号样枪则通过了测试,并被售给了收藏家。后来美军再向德国武器及弹药兵工厂订购了200枝样枪。这些.45口径的鲁格手枪数量十分稀少,现在已难以找到,因此成为了一些收藏家眼中的极品。

鲁格手枪亦在两次大战中分别成为了协约国及同盟国士兵的战利品。然而在二战期间,有德军士兵把鲁格手枪当成“饵”,以诱杀尝试拾取战利品的盟军士兵。且在盟军士兵中一度对缴获的鲁格手枪有“易走火”的风评,这主要因为鲁格的保险位设定,与盟军已习惯使用的基于勃朗宁结构的手枪保险位相反;鲁格手枪保险杆拨至后方时为保险状态,推至前方写有“gesichert”(保险)字样处并将文字盖住时为待击状态;对不熟悉其设计的盟军士兵带来一些伤亡。

作为最早期的半自动手枪之一,鲁格采用了来自博查特C-93手枪的肘节式闭锁设计,击发时枪管和枪机会因后座力而向后移动,其枪栓肘节会向上升起并向后屈曲,以完成整个闭锁的过程。这种设计跟现代大部分半自动手枪采用的套筒设计有所出入。此枪具有两种口径可供选择,分别为7.65×21毫米口径型及9×19毫米口径型。另外在1906年至1907年,为了参与美军的新一代手枪选拔,鲁格也曾推出过发射.45 ACP枪弹的版本。

在一战期间,德军还测试了一些被改装至具全自动射击功能的鲁格手枪,可算是冲锋手枪的始祖,然而由于被认为是射速过高且难以控制,导致它最终没有被采用。

绍尔M1913手枪(蛇牌撸子)

1811年,德国绍尔父子公司第一次获得了当时莱茵联邦政府军的一项步枪生产合同,随后,于1879年又成功设计出了M79转轮手枪,被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军队采用,在一战中使用。

1913年,公司成功设计、生产出一款半自动手枪——绍尔M1913袖珍型半自动手枪,并作为德国军官用手枪参加了一战。由于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因此绍尔M1913袖珍半自动手枪于1918年暂停生产,直到4年以后才开始继续生产,1935年完全停产。后来绍尔公司根据设计M1913袖珍手枪的丰富经验,设计出二战中很有名的一款半自动手枪——绍尔38H半自动手枪。

绍尔M1913袖珍手枪全枪长146mm,枪管长74mm,全枪质量595g,弹匣容弹量7发,6条右旋膛线。作为袖珍型手枪,全枪长146mm的绍尔M1913手枪虽然比全枪长114mm的勃朗宁M1906手枪显得稍大了一些,但对于身材魁梧的欧洲人来讲,这支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手大的“小玩意儿”绝对称得上是袖珍型手枪了。

绍尔M1913袖珍手枪有两种口径:6.35mm口径和7.65mm口径,一般在枪身右侧刻有口径的铭文。其中7.65mm口径的绍尔M1913袖珍手枪的生产数量比较多,共生产了175 000支,而6.35mm口径的绍尔M1913手枪则相当少见。

绍尔M1913袖珍手枪分为两种款式:一种是表面经过发蓝处理的黑色普通型;另一种是表面经过抛光处理的银色型。在当时来讲,这支枪设计优秀、做工上乘,这也是该枪得到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军官共同喜爱的原因之一。

绍尔M1913袖珍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惯性闭锁机构,全枪结构十分简单,只有30个零件。

作为一只袖珍型手枪,该枪没有设计击锤部件,而是采用击针式击发方式,枪弹进膛后,扣压扳机,阻铁释放击针,击针在击针簧的驱动下击发枪弹。这种设计能使使用者放心地将枪放入口袋而不必担心击锤勾挂衣物。

绍尔M1913袖珍手枪还有两个极具特色的设计:一是套筒后部设有一个套筒底盖,形状与小手电筒的后盖类似,主要作用是将枪机固定在套筒中,且底盖内侧设计有一段长度适中的细杆,兼作击针簧杆。比起同时代的毛瑟M1896手枪、卢格P08手枪,这种套筒底盖的设计使得枪支拆卸更加简便;二是在扳机上面有一个套筒卡笋,向上推套筒卡笋,再向后拉套筒,可将套筒挂于后方,便于分解枪支。

绍尔M1913袖珍手枪采用刀形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准星固定在套筒上。照门为长条形,前端由销子固定在套筒上。照门后部则是一个卡笋,可以卡住套筒底盖,使其不能自由转动,以防止使用时产生套筒底盖松动现象的发生,这也是绍尔M1913袖珍手枪的特点之一。套筒底盖上刻有防滑槽和菱形防滑图案,前者用于拉动套筒时起到防手滑作用,而后者则是在分解枪支,旋转套筒底盖时起防滑作用。

枪身顶部刻着厂商的名字:J.P.SAUER&SOHN。握把左侧刻有枪号。手动保险位于套筒座左侧、扳机后方,方便操作。保险杆向上为保险状态,此时可阻止扳机后移,使扳机扣不动,向下则是射击状态。

绍尔M1913袖珍手枪的握把采用橡胶制成,其上刻有防滑的菱形图案。握把两侧上方都有“S&S”的商标。爪勾式弹匣卡笋位于枪身底部,这种弹匣卡笋也是当时欧洲手枪的一贯设计,需要双手操作才能卸下弹匣,不便于快速更换弹匣,现代手枪已不再采用这种弹匣卡笋。随后的绍尔38H手枪就改变了这一设计,把弹匣卡笋放到了左侧保险的下面,这样拇指就可以很方便地按到弹匣卡笋了。

绍尔M1913袖珍手枪在一战中除了装备德国军队外,还大量出口到英格兰、荷兰、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等国,除了装备各国军队也装备了多国的警察,包括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魏玛共和国(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政府)的警察部队。一战后,绍尔M1913袖珍手枪继续装备德国警察。二战爆发后,有些德国军官仍在使用,直到二战结束。

绍尔M1913袖珍型半自动手枪是一款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自卫武器,射击时后坐力很小。但由于其采用的是0.32英寸ACP弹和0.25英寸ACP弹,杀伤力不足,并且需要经常维护保养,不利于长期在野外使用和佩带,对于潮湿泥泞的环境更不适宜。诸多原因使其在历史上并不像其他著名半自动袖珍手枪那样被广大读者所熟悉。

该枪由于生产量不大,流传到现在的已很少了,现在已经成为众多武器收藏家眼里的稀罕物品。

瓦尔特PP系列手枪

重量:空枪:

PP:.380 ACP:665克;.32 ACP:660克;.22 LR:675克

PPK:.380 ACP:590克;.32 ACP:590克;.22 LR:560克

PPK-L:.380 ACP:480克;.32 ACP:450克;.22 LR:450克

PPK/S:.380 ACP:635克;.32 ACP:630克;.22 LR:645克

PP-Super:780克

长度:PP:170毫米;PPK:155毫米;PPK-L:155毫米;PPK/S:156毫米;PP-Super:176毫米

枪管长度:PP:98毫米;PPK、PPK-L、PPK/S:83毫米;PP-Super:92毫米

子弹:.380 ACP(9×17mm短弹)、.32 ACP(7.65×17mm勃朗宁SR弹)、.25 ACP(6.35×15mm勃朗宁SR弹)、.22 LR(5.7×15.6mm)、9×18mm超级弹(PP-Super)

口径:.380 ACP:9毫米;.32 ACP:7.65毫米;.25 ACP:6.35毫米;.22 LR:5.7毫米;9×18mm Ultra:9毫米

枪机:自由枪机;单/双动

发射模式:半自动

枪口初速:

PP:.380 ACP:256米/秒;.32 ACP:320米/秒;.22 LR:305米/秒

PPK、PPK/S、PPK-L:.380 ACP:244米/秒;.32 ACP:308米/秒;.22 LR:280米/秒

PP-Super:325米/秒

供弹方式:可拆式弹匣

PP::.380 ACP:7发;.32 ACP:8发;.22 LR:10发

PPK::.380 ACP:6发;.32 ACP:7发;.22 LR:8发

瞄具:缺口式照门及刀片式准星

瓦尔特PP是由德国卡尔·瓦尔特运动枪有限公司制造的自由枪机操作半自动手枪。

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枪械的口径不得超过8毫米,因此瓦尔特公司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手枪,被称为警用手枪。1930年,为了满足高级军官、特工、刑事侦探人员的需求,瓦尔特公司研制了缩小了的警用刑事手枪。

瓦尔特PP和PPK手枪使用外露式击锤,传统双动式扳机,两侧都有保险钮,弹匣底部有一塑料延伸体以便于射手抓握。

在瓦尔特公司被迫停止生产PP及PPK手枪后,便允许进行仿制。法国的Manurhin、美国的Ranger Manufacturing、Interarms、史密夫韦森、东德、巴基斯坦、罗马尼亚及土耳其都曾获授权生产或私自仿制瓦尔特PP/PPK手枪,其中部分国家及一些小厂的生产至今仍然进行中。195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从苏联引进的托卡列夫手枪尺寸较大且威力过强并不适合隐蔽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2年从东德引进PPK手枪,仿制成52式手枪,俗称“765公安枪”,除配备给人民警察使用外,亦配发给负责保卫工作和隐蔽战线的国安人员使用。

苏联的马卡洛夫手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4式手枪、匈牙利的FEG PA-63、捷克斯洛伐克的CA50在设计过程中都受到PP的影响,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至今仍采用PP或PPK型作为警察用的佩枪。

由于PP及PPK手枪的成功,许多小说、漫画作者喜欢让他们笔下的主角使用PP系列手枪。

在英国动作电影第1至第18部007电影中,特务詹姆斯·邦德就使用一把PPK手枪,直到后来第18部007电影《明日帝国》中才改用瓦尔特P99作为新一代手枪,而在《007:大破天幕杀机》中PPK重新被使用并被Q改良为庞德专用。

10.26事件中金载圭就是用瓦尔特PPK刺杀朴正熙及车智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