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子刊:定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分析显示,健康人血液中不存在微生物组!

 安喜的空间 2023-04-12 发布于上海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图片
血液微生物组,到底存在吗?
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血液是无菌的,但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除了败血症等疾病情况外,健康人血液中实际上也存在多种微生物。
那么这可以说血液中也存在所谓的“血液微生物组”吗?它会像“肠道微生物”一样成为健康的新风向标吗?
《自然·微生物学》近期发表的一篇研究为这个问题画上了句号。科学家们对9770个健康人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序,发现血液中的少量微生物主要来自于其他器官的共生菌,绝大部分样本中根本无菌,而且也无法检测到不同菌种之间的共生模式和它们与宿主表型之间的联系。
换言之,血液中有微生物,但是它们不过是天南海北的过路客,血液不存在自己的“原住民”。
图片
论文题图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什么叫“微生物组”。能称为“组”,那么这些微生物应当在特定生态位中,比如口腔和肠道,在彼此之间以及与环境产生某些相互作用。而且,其中可能存在核心微生物物种,也就是在不同个体之间均会出现的高频物种,比如人类皮肤微生物组中的表皮葡萄球菌。
血液中能找到符合这些规则的微生物吗?
研究者们对来自6个不同队列的9770名健康参与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血液测序分析。当然,这些数据中人类的DNA要远远多于菌的,所以事先处理也非常重要,排除人类DNA数据、排除分类起源不明的序列、排除读取率低的样本及种种质控手段,此时才得到可用于分析的数据。
图片
筛选流程
最终,研究者们共在8892份符合标准的样品中检测出117种微生物,包括110种细菌、5种病毒和2种真菌。
这些微生物中,最为常见的是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 acnes),但也仅有4.7%的样本中有它的存在,可见“核心物种”一说可以放弃了。
实际上,有82%的样品中没有检测到任何微生物,其余18%的样品,中位数也只是检测到一种微生物。虽然部分被判定为无微生物的样本中微生物的读数可高达210万reads,但是这些最终都被归类于污染物。
以上结果完全可以说明,在健康人的血液中,微生物的存在是极其罕见的。
图片
检测到物种的流行率都很低
查询有关疾病中微生物组成的数据库Disbiome之后,研究者发现,全部117种微生物的约50%其实是来自人体其他部位的共生菌种,约36%为专性厌氧菌或专性细胞内微生物,它们可能是采血过程引入的。
结合这些微生物的低流行率,研究者认为,这些数据足以说明血液中的微生物是外源的、是零星进入血液的。
研究者还针对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并未发现在其他微生物组中常见的关联。
最后,研究者分析了117种微生物与采血时记录下的八种宿主表型,包括性别、种族、年龄、BMI、血液总胆固醇、血液甘油三酯、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它们都未能表现出与特定微生物存在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项研究在健康人中开展,只是说明了健康人血液中不存在常驻的“血液微生物组”,对于癌症或慢性疾病来说,还是可能存在特殊的血液微生物群落的。
参考资料:
[1]Tan, C.C.S., Ko, K.K.K., Chen, H. et al. No evidence for a common blood microbiome based on a population study of 9,770 healthy humans. Nat Microbiol (2023). https:///10.1038/s41564-023-01350-w
本文作者丨代丝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