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兰亭序》高清图

 双笔书画家 2023-04-13 发布于辽宁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
会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
山阴:今浙江绍兴。绍兴自古以来名人辈出,陆游、鲁迅、秋瑾等都是此地人。
修禊:古代习俗,在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人们群聚在水边熏香沐浴,以祓fú除不祥和求福的一种仪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曹魏以后,这一天定为三月三日。
毕:全,都。                
咸:全,都。                 
修:长,高。
流觞曲水: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阴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次:次序。
丝竹管弦:指音乐。
盛:盛大。
【译文】
永和九年,这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会集,举行修禊活动。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水,就像青罗带一样掩映着两旁的景物,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各种乐器合奏的盛况,只是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

图片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是:这。
惠风和畅:和风缓和。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的。
骋:使……奔驰。
信:实在,确实。
【译文】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习习,温暖舒畅。抬头仰望宇宙的广大,俯身考察万物的兴盛繁茂,借以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乐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相与:相处、结交,交好。
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诸:之于。
晤言:面对面的交谈。有版本作“悟”。
因:依靠、随着。
放浪:放纵、无拘束。
形骸:身体、形体。
取:有版本作“趣”。
万殊:千差万别。
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向:过去、以前。
修短:人的寿命长短。
随化:由天地造化决定。化,自然,造化。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
【译文】
人们互相交往,俯仰之间就度过一生。有的人反省内心的感悟,和朋友在一室之内促膝长谈;有的人在爱好的事物上寄托志趣,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沉静和急躁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衰老即将到来。等到他们对生平所追求的事物已经厌倦,心情也随着而起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从前所感到欢欣的,顷刻之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对这些尚且不能不感慨万端。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造化天定,最终要归结于穷尽。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qì,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昔:过去,以前。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后来指符合,契合。
临:面对。
喻:明白。
固:本来、当然。
一死生:把生和死同样看待。一,把……看作一样,同样看待。
彭: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活了八百岁。
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夭折。
斯:这。
【译文】
我每次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总象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可是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本来认为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夭亡等量齐观也是荒谬的。后世人看现代人,正如现代人看古代人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这次兰亭集会者的名字,抄录下他们写作的诗篇。即使时代会不同,世事会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其情景是一致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些诗文产生一番感慨。

延伸阅读

图片

古文朗诵:《兰亭序》

周汝昌解析兰亭序之谜

毛主席书《兰亭序》欣赏

智永楷书《兰亭序》,美!

王羲之传人智永草书兰亭序

极高清的兰亭序,毫发毕现!

为什么《兰亭序》不逆锋入笔?

琅琊王氏一族唯一真迹,高清单放

五十年前那场《兰亭序》真伪之辩

看看唐人怎么临智永《真草千字文》

避讳字能否为《兰亭序》真伪添一别证

——也从“揽”字谈王羲之避讳用字

图片

图文来源:网络...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