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观自在?

 新用户38922816 2023-04-13 发布于海南
在网上看到有人提问:何谓自由!我第一个反应是想到自由自在,旋即想到“观自在”三个字,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内容。
这是《心经》的开篇语。有些人将其译成观照自己的内心,察觉自己的存在。
有些将观自在与菩萨联系在一起,当作一个专用名词,不译。
我的理解是:
观就是看,自就是自己,在是衡量看没看到,看到就是在,看不到就是不在。
字面意思合起来就是看到自己。
脸上有脏东西,怎么样才能看到?
所有人都知道答案:照镜子
镜子为什么能够照出人的脸是否干净?
估计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图片

因为镜子真实不虚,不会打一点折扣。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脏就是脏。当然如果将镜子也动了手脚自然也是虚的。(下面会再聊到这个问题)
如果不借助镜子,只靠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是看不到脸上的脏东西,或者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一个人在观的时候,将功夫下在自己这身皮囊身上,不管怎么努力都是看不清自己的。
谁才是镜子?
众生
唯有根在众生处,借助众生眼才能看清楚自己。若根在自己,定看不清楚。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悟出什么?
天地之间的众生千千万万,所见者皆不同也,故《金刚经》才会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像,故意在行为和外观上作变化以符合众生的认知,如打扮成仙风道骨,高僧范等等以迷惑诱导众生,此是在镜子上动手脚,所见非我,而且众生者并非只有人。
众人被惑,但众生未必被惑。
当根扎在众生处,才会知众生苦,知众生苦才会心生慈,才会心生为众生愿。
以此愿自会奋力向上,增加求助众生苦之能力,以达到悲之力。故佛学何来消极一说?
唯有见众生苦才能生慈悲。

图片

慈悲众生,众生自觉此为菩萨 ,故才有“救苦救难观世间菩萨”一说。
若与众生争利陷其苦难而非慈悲者,众生自觉此为面目可憎之妖魔。
故佛魔在一念之间。
唯有借助众生眼,方知自己是谁,正如鲁智深在圆寂的时候说: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今日方知我是我,这就是观自在。
有人说此时的我才是我,那现在的“我”又是谁?
现在的“我”是社会的教化、父母的影响、肉身的遗传、学习吸收知识等等作用下所生的心,这颗心观照出来自己的样子。
以此心观自己,所见依旧不变,哪怕坐禅万年,也是如此。
唯有根在众生处,方知“我”是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