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城群文 服务群众——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学科深入基层回顾(一)

 雁鸣晚渡 2023-04-13 发布于黑龙江


  群众文化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为基层群众送文化关怀和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是全市中心文化馆,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学科在全市六县(市)、四城区开展的各项群众文化工作中,起到业务指导和学术引领的重要作用。

        自2016年至今,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学科由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市级优秀中青年专家高春慧担任本学科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以来,按照上级工作精神和群文工作发展规律,在全市六县(市)、四城区的社区、农村、部队、学校陆续建立并服务文艺辅导基地47个(2019年整合调整为28个),与146支基层群文团队和基层群文骨干结成共建“对子”,为百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群众文化服务工作。作为牡丹江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和群众文化学科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高春慧带领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学科梯队成员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并完成“雪城红色文艺服务小分队”和“牡丹江市'蒲公英`文化小分队”群文系列活动、“结对子、种文化”群文系列活动、“三区”人才公益培训、“市、县、乡、村”四级群众文化网络联动建设、“总分馆”机制群文工作内容、省级建档重点贫困村文化精准扶贫和“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普法宣传、“万众放歌”群文品牌活动、“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雪城群文 服务军营”“雪城群文'能力作风建设年’宣讲小分队'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基层”以及本学科领军人才梯队建设等诸多群众文化工作内容。每年除坚持深入全市六县(市)、四城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人才公益辅导授课外,还十余年如一日地精心打造并服务于“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文艺辅导基地”,逐年加大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力度,赢得广大基层群众高度赞誉。




  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学科梯队在带头人高春慧带领下,常年坚持在基层文化馆站、社区、农村等群众文化工作一线,为广大群众开展各类形式公益群文服务,代表党和政府把文化关怀送到最基层群众中。仅2016年至2019年四年间,高春慧亲自带领本学科梯队成员和本单位辅导教师深入基层文化馆站、社区、农村开展公益群众文化服务就多达1200余场次,直接面对面公益性服务基层群众超过10万人次。其中,2017年深入基层78次,开展公益群文志愿服务210余场;2018年深入基层58次,开展公益群文服务180余场;2019年深入基层多达96次,开展公益性群文志愿服务270余场;2020年和2021年深入基层开展为民服务,十余次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和黑龙江省“极光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自从2016年至今,市群文学科带头人高春慧一直负责具体实施宁安市江南乡宝山村的文化扶贫工作。她带领队伍积极深入宝山村创新性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组织协调市、县、乡、村四级群文联动,充分调动本地本学科优势并运用文化馆“总分馆”机制,通过多次调研深入了解贫困村农民实际文化需求,全力扶持宝山村建立农民文艺协会,与村支部共同组织密切配合,深入生活策划创作农村文艺作品,以村为单位开展群文赛事活动挖掘培养农村文艺人才,以宝山村实际生产生活为素材编排农村精品群文节目,带领本学科梯队成员和单位辅导员在第一线亲自辅导农民文艺节目,精心打造文化扶贫专场文艺晚会《走向幸福》,还提笔投入文学创作,写诗歌、写串联词。她带领学科梯队成员和辅导员吃住在农民家,与贫困村农民亲如一家人。她的真诚付出感召了不足800人的宝山村有120多名村民参加群文活动。她亲自为宝山村农民艺术团命名“宝山村金山农民文艺协会”“山里红舞蹈队”“山顶松合唱团”“山花乐队”,让原本沉寂的宝山村响起了欢歌笑语。由她带领群文学科梯队成员和群艺馆专业辅导教师精心打造的文化扶贫专场演出《走向幸福》得到各级领导和宝山村农民一致好评。经过多年辛勤努力,宝山村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在她带领下取得可喜成效,她也被宝山村支部书记倪福荣同志和宝山村村民誉为“文化扶贫践行者、雪城群文带头人”。





  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学科在高春慧带领下常年坚持深入社区和乡村,为基层群众开展公益群文辅导,为群众讲授声乐、舞蹈、朗诵、戏剧表演等舞台表演艺术的基本常识,极大提升了牡丹江市基层群众舞台表演质量和审美标准。高春慧被阳明区前进街道二纺社区、东安区长安街道幸福社区、海林市横道河子镇政府、东安区东兴街道学府社区、林口县龙爪镇兴隆村等多家基层单位授予“优秀群文工作者”“基层群众的贴心人”“优秀辅导员”“社区建设好伙伴”“振兴乡村优秀群文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高春慧带领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学科梯队成员和牡市群艺馆专业辅导教师下,坚持在全市范围开展各类形式《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普法宣传70多场,在省级核心刊物和宣传平台发表《文化精准扶贫 群众文化发力》《专业艺术向群众文化的转化和应用》《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浅谈群众文化和国民教育》《构建基层文化阵地 打造乡村群众文化》《提升群众文化舞台综合艺术呈现质量的重要性》等论文近数十篇;发表抗疫文艺类作品《逆风同行--2020》和文化扶贫类作品《我们一起》以及抗战诗歌《血沃黑土 名秀中华——杨靖宇》、散文《一纸师生义 三代评剧情》等多篇文学作品;带领本学科梯队成员组织开展市级社科类课题研究《文化精准扶贫 群众文化发力》《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项;发表《构建基层文化阵地 打造乡村群众文化》《提升群众文化舞台综合艺术呈现质量的重要性》等多篇论文,从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内涵等多个方面努力提升了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工作的维度。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牡丹江市群众学科第一时间落实完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牡丹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疫情期间群文工作的相关指示,充分运用牡丹江市群众文化网络优势和多年来积累的群文业绩成果,组织带领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学科梯队、文艺辅导基地和基层“结对子”群文团队开展线上网络群文创作表演和公益性群文辅导工作,展开群众文化宣传攻势,宣传党中央的抗疫指示精神和省、市各级党组织的落实部署,按照“逆风同行-2020”“雪城群文 芳华在线”“雪城群文 普法宣传”“雪城群文 扶贫攻坚”分为线上公益服务多个单元系列,亲自撰稿、编审、制作宣传美篇118期(有多期被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平台采用)。自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至今,由高春慧组织带领并制作的、由群艺馆业务人员开展线上授课和基层群文团队线上展演的宣传美篇共有520余期,极大丰富和活跃了牡丹江市基层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

        高春慧本人在第一时间创作并朗诵了抗疫诗歌《逆风同行-2020》并在《参花》杂志发表,为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阻击战期间听党指挥,充满斗志、增强信心、不畏艰险、直到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关怀。2021年高春慧创作的诗歌《血沃黑土 名秀中华——杨靖宇》《和你一起》、散文《一纸师生义 三代评剧情》在省级核心文学刊物《诗词天地》和《基层建设》上发表。

        牡丹江市群众文化学科把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努力发展牡丹江市公益文化事业视为己任,代表党和政府为基层送文化关怀,视群众为亲人,真正实现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做到让“群众文化服务群众”“我劳动、我幸福,我愿群众更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