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鈷鉧潭西小丘記鈔記

 企愚書櫥 2023-04-13 发布于湖南

公元805年,柳宗元在其參加的唐宋古文運動中失敗,遭到政敵的迫害,被貶到永州當司馬。柳宗元名義上雖是政府官員,但沒有任何權力、不能過問政事,實際上跟罪人一樣。永州是個偏僻的山溝,柳宗元在此整整住了十年。其間,柳宗元隨遇感懷,發憤讀書,寄情山水,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其中,著名的《永州八記》就是柳宗元在永州時寫成的,《永州八記》運用“入乎其內”的景物描寫手法表達使景物描寫變得形象生動、富有生機,運用“出乎其外”的景物描寫手法表達使景物描寫變得意蘊深厚、耐人尋味。《鈷鉧潭西小丘記》是八記中的第三篇,屬於山水遊記。  

鈷鉧潭是瀟水的一條支流冉溪的一個深潭,“潭”就是“淵”,南方方言叫“潭”。鈷鉧意為熨斗,鈷鉧潭的形狀是圓的,像一個鈷(圓形的熨斗),故取名為“鈷鉧潭”。西山在今湖南零陵縣西,是一座山。小丘,就是一個小山包。這個小山包沒有名字,所以只用臨近地區的名字或者方位來說明它的存在(鈷鉧潭西面的那個小丘)。後來柳宗元在《愚溪詩序》中,給這個小丘起了一個名字叫“愚丘”。

文中述及的“灃”、“鎬”、“鄠”、“杜”均是古地名,分別在陜西戶縣東(周文王建都處)、西安市西南(周武王建都處)、陜西戶縣北、陜西長安縣東南,均是政治中心。

關於自然山水的審美,最關鍵的是審美主體必須親身投入其中,方可產生審美效果。子厚在永州作“八記”,皆是山水勝景,然今日永州旅遊除了開列柳子厚祠堂以外,並無“八記”故址,足見那些景致若在常人眼裏自是不值一提。由於子厚貶謫永州,百無聊賴,以故投身於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傾身心其間以忘憂,以故那些不顯眼的景致一時也變美了。反之,若是審美主體心緒不寧,或是情志抑鬱,哪怕是最美好的景致也不會使之產生審美愉悅。杜工部所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即是其例也。由斯足見,子厚此時正借景澆愁,並非陶醉風景也。由於長期遷謫,且越貶越遠,子厚最終病死於柳州,便再無風景之遊記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