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宝典】基础1-庄家操作的五个阶段

 盘口逻辑拆解 2023-04-13 发布于湖北

前言导读:

很多人沉迷技术,也有很多人排斥技术。技术无用论,犹如读书无用论一样存在。

在我看来:掌握技术,搞懂市场,是终极悟道(赚钱)的必经之路。只不过,掌握了技术,但是不能陷入技术。

进入正题:
庄家的操作一般分:准备、吸货、洗盘、拉升、出货这五个阶段
1、进庄前的准备阶段
进庄前的准备阶段讲究:"天时、 地利、人和"。
天时:最好的进庄时机,一般是当宏观经济运行至低谷而有启动迹象之时, 能得到来自基本面的正面配合,能顺应市场大趋势的发展。主力机构只是大规模的投资者,他们也必须符合市场趋势。
地利:选择合适的个股。在正式炒作之前,会有一份详细的报告送呈机构老总,里面仔细分析了适于炒作的理由,并有完整的操作计划。
人和:各方面关系协调。
2、进庄时的吸货阶段
常用的吸货手法是:先设法打穿重要的技术支撑位,引发技术派的止损盘,形成价格向淡形态,同时散布利空传闻,动摇散资信心。
但是,在价格走势最恶劣的时候,却有一股力量在悄悄吸纳,价格却并没有下跌多少。
3、进庄中的洗盘阶段
主要目的在于:垫高其他投资者的平均持仓成本,把短线跟风客赶下车去,以减小进一步拉升价格的压力。
同时,在实际的高抛低吸中,主力机构也可以赚取可观的差价,以弥补拉升段付出的较高成本。
4、进庄后的拉升阶段
价格的控制能力基本上决定于他控制筹码的程度。
我们常常看到一天涨20%以上的黑马,但身边的朋友中很少有人持有这只股票,或者曾经持有却已在前几天的震荡中抛掉了。
事实上,这只股票之所以能够一天涨20%,正是因为散户很少持有,绝大部分在主力机构的手上。这样的股票拉升起来抛压小,而盘中巨大的成交量大部分是主力机构自买自卖造出来的,主力机构当然可以控制价格。
5、出庄时的出货
出货是主力机构操作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难的一关,它直接决定做庄的成败。出货的手法有三种:
(1)震荡法
在高价区反复制造振荡,让散户误以为只是在整理而已,于振荡中慢慢分批出货。这种出货时间长,常用于大盘股或重要的指标股出货操作。
(2)拉高法
发布突发性的重大利好消息,之后巨幅高开,吸引散资全面跟进,这时一边放量对倒,一边出货,往往一两天就完成出货操作。这种出货方式要求人气旺盛,消息刺激性强,适合中小盘股操作。
(3)打压法
直接打压价格出货。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因为主力机构发现了突发性的利空。或者某种原因迫使主力机构迅速撤庄。千万别以为只有拉高才能出货,事实上主力机构的持股成本远远低于大众认知水平,即使打压出货也有丰厚利润。这种出货方式阴险毒辣,容易将股性搞坏,一般主力机构不愿采用。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