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05121607540770
2023-04-13 | 阅:  转:  |  分享 
  




















基于以太网的 TCP/IP通讯

用户手册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编号: PD07 20220324 1.0



信捷电气



















基于以太网的 TCPIP 通讯

用户手册















































目录

————————————————————————

以太网通讯概述

————————————————————————

以太网参数的配置

————————————————————————

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

以太网通讯指令

————————————————————————

手册更新日志

————————————————————————



1

2

3

4









基本说明

? 感谢您购买了信捷以太网型可编程序控制器。

? 本手册主要介绍以太网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以太网通讯功能。

? 在使用产品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手册,并在充分理解手册内容的前提下,进行接线。

? 软件及编程方面的介绍,请查阅相关手册。

? 请将本手册交付给最终用户。





用户须知

? 只有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的操作人员才可以对产品进行接线等其他操作,如有使用不明的地方,请

咨询本公司的技术部门。

? 手册等其他技术资料中所列举的示例仅供用户理解、参考用,不保证一定动作。

? 将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组合使用的时候,请确认是否符合有关规格、原则等。

? 使用该产品时,请自行确认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安全,对于本产品故障而可能引发机器故障或损失时,

请自行设置后备及安全功能。





责任申明

? 手册中的内容虽然已经过仔细的核对,但差错难免,我们不能保证完全一致。

? 我们会经常检查手册中的内容,并在后 续版本中进行更正,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 手册中所介绍的内容,如有变动,请谅解不另行通知。





联系方式

如果您有关于本产品的使用问题,请与购买产品的代理商、办事处联系,也可以直接与信捷公司联系。

? 总部 地址:江苏省 无锡市滨湖区建筑西路 816号

? 服务热线: 400-885-0136

? 总机 : 0510-85134136

? 传真: 0510-85111290

? 网址: www.xinje.com

? 邮箱: xinje@xinje.com































WUXI XINJE ELECTRIC CO., LTD. 版权所有

未经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复制、传翻或使用本资料及其中 的内容,违者要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保留包括实用模块或设计的专利许可及注册中提供的所有权力。

二 〇 一 八年 八月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目录

i

目 录



1. 以太网通讯概述 ........................................................................ 1

1-1.以太网的基本概念 .................................................................. 2

1-1-1.分配 IP地址 ................................................................... 2

1-1-2.设定 PC网络地址信息 ........................................................... 2

1-1-3. PING命令 ..................................................................... 3

1-2. TCP IP协议 ........................................................................ 7

1-2-1.端口号 ........................................................................ 7

1-2-2. UDP协议 ...................................................................... 7

1-2-3. TCP协议 ...................................................................... 7

2. 以太网参数的配置 ...................................................................... 9

2-1.以太网参数介绍 ................................................................... 10

2-1-1. IP地址相关参数 .............................................................. 10

2-1-2. 功能规格 ..................................................................... 10

2-2.以太网参数在编程软件中的配置 ..................................................... 11

2-3.以太网参数在 XINJEConfig 中的配置 ................................................. 12

3. 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 14

3-1.接线方 式 ......................................................................... 15

3-2. MODBUS TCP通讯协议 ............................................................... 15

3-2-1. MODBUS TCP通讯概述 .......................................................... 15

3-2-2. MODBUS通讯地址 .............................................................. 15

3-2-3. MODBUS通讯功能码 ............................................................ 15

3-3.自由格式通讯协议 ................................................................. 16

4. 以太网通讯指令 ....................................................................... 17

4-1.以太网通讯指令概述 ............................................................... 18

4-1-1.创建 TCP连接 /UDP 端口监听 [S_OPEN]............................................. 18

4-1-2.通讯终止 [S_CLOSE] ............................................................ 21

4-1-3.自由格式通讯 -发送 [S_SEND] .................................................... 22

4-1-4.自由格式通讯 -接收 [S_RCV] ..................................................... 23

4-1-5. MODBUS通讯 [M_TCP] ........................................................... 24

4-1-6.以太网通讯案例 ............................................................... 25

4-2.通讯口参数的读写指令 ............................................................. 40

4-2-1.串口参数的读取 [CFGCR] ........................................................ 40

4-2-2.串口参数的写入 [CFGCW] ........................................................ 41

4-2-3. IP地址设置指令 [IPSET] ....................................................... 42

4-2-4.串口参数的名称及设定 ......................................................... 44

4-2-5.通讯口参数通讯案例 ........................................................... 45

4-3.以太网通讯相关标志位和寄存器 ..................................................... 46

4-4.以太网通讯错误一览表 ............................................................. 47

手册更新日志 ............................................................................ 48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1.以太网通讯概述

1

1. 以太网通讯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以太网的几个基本概念以及 TCP IP 协议。











1. 以太网通讯概述 ........................................................................ 1

1-1.以太网的基本概念 .................................................................. 2

1-1-1.分配 IP地址 ................................................................... 2

1-1-2.设定 PC网络地址信息 ........................................................... 2

1-1-3. PING命令 ..................................................................... 3

1-2. TCP IP协议 ........................................................................ 7

1-2-1.端口号 ........................................................................ 7

1-2-2. UDP协议 ...................................................................... 7

1-2-3. TCP协议 ...................................................................... 7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1.以太网通讯概述

2

1-1.以太网的基本概念

在进行以太网通讯之前,需要先了解以太网通讯的几个基本概念,如 IP 地址分配、 PC 网络地址及

设定等。

1-1-1.分配 IP地址

如果编程设备(如 PC)使用网卡连接到工厂局域网(或者是互联网),则编程设备和 PLC必须处于

同一子网中。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相结合即可指定设备的子网。

网络 ID 是 IP 地址的第一部分,即前三个八位位组(例如 IP 地址为 211.154.184.16,则 211.154.184

代表网络 ID),它决定用户所在的 IP 网络。子网掩码的 值通常为 255.255.255.0;然而由于您的计算机处

于工厂局域网中,子网掩码可能有不同的值(例如, 255.255.254.0)以设置唯一的子网。子网掩码通过

与设备 IP 地址进行逻辑 AND 运算来定义 IP 子网的边界。

1-1-2.设定 PC网络地址信息

如果您使用的是 WIN7操作系统,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分配或检查编程设备的 IP 地址:

1、打开“控制面板” -“网络和共享中心”:



2、点击“本地连接”,查看属性:



3、设定 PC的 IP 地址,使其与 PLC处于同一子网下。

假设 PLC 的 IP 地址为 192.168.2.1,则需将 PC 的 IP 地址设为具有相同网络 ID 的地址(如: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1.以太网通讯概述

3

192.168.2.200),设定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默认网关可留空。这样,可使 PC连接到 CPU。如下图

所示:



1-1-3. PING命令

通过 PING 命令,可以检查本地 TCP/IP 协议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可正常连接局域网中的其他电脑。

如果您的电脑是 Win7操作系统,可按如下步骤操作:

1、点击“开始” -“运行”,在输入框中输入“ cmd”: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1.以太网通讯概述

4

2、点击确定,弹出命令窗口:



3、输入“ ping 127.0.0.1”命令来检查本地的 TCP/IP 协议是否是正常的,发送与接收的数据相同就

是正常的,如下图所示: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1.以太网通讯概述

5

4、输入“ ping 网络设备 ip”命令,检查本机是否能连接局域网其它电脑:

( 1)①处输入“ ping 192.168.40.146”命令,按回车后②处为 ping的结果,“ 0%丢失”表示可正常

连接 IP 地址为 192.168.40.146的电脑;



( 2)①处输入“ ping 192.168.40.127”命令,按回车后②处为 ping的结果,“ 100%丢失”表示 不能

正常连接 IP 地址为 192.168.40.127的电脑;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1.以太网通讯概述

6

注意:

( 1)统计信息里,只有显示数据包“ 0%丢失”才表示通讯连接正常。

( 2)“ ping 网络设备 ip”命令仅可以 ping四次,若想一直 ping,可以使用“ ping 网络设备 ip -t”

命令,如下图所示: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1.以太网通讯概述

7

1-2. TCP IP协议

TCP/IP 协议是现在比较通用的以太网通信协议,与开放互联模型 ISO相比,采用了更加开放的方式,

它已经被美国国防部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 工程。 TCP/IP协议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

(如 T1、 X.25 以及 RS232 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 TCP/IP 协议是包括 TCP 协议、 IP 协议、 UDP

协议、 ICMP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1-2-1.端口号

在以太网中,基于 TCP 协议或 UDP 协议的通信必须使用端口号才能与上层应用进行通信,端口号

的范围从 0到 65535,有一些端口号对应有默认功能,比如用于浏览网页服务的 80端口,用于 FTP 服务

的 21端口,用于 MODBUS TCP通信的 502端口等等。

1-2-2. UDP协议

UDP 为用户数据 协议,是使用一种协议开销最小的简单无连接传输模型。 UDP 协议中没有握手机

制,因此协议的可靠性仅等同于底层网络。无法确保对发送、回复消息提供保护。对于数据的完整性,

UDP 还提供了校验和,并且通常用不同的端口号来寻址不同函数。

UDP 组播 是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 ,简称 IGMP。组播传输是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多

点的网络连接,用于典型的一主多从模式 ,有效地解决了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能够大量节约网

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

1-2-3. TCP协议

1、 TCP的基本原理

TCP协议为 传输控制协议 (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 、 可靠的传输层协议。面

向连接是指一次正常的 TCP传输需要通过在 TCP 客户端和 TCP 服务端建立特定的虚电路连接来完成。

要通过 TCP 传输数据,必须在两端主机之间建立连接。

在通过以太网通信的主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之间, TCP 提供了可靠、有序并能够进行错误校验的消

息发送功能。 TCP 能保证接收和发送的所有字节内容和顺序完全相同。 TCP协议在主动设备(即发起连

接的设备)和被动设备(即接收连接的设备)之间创建连接。 连接建立后,任一方均可发起数据传送。

TCP协议是一种“流”协议,这意味着消息中不存在结束标志,所有接收到的消息均被认为是数据

流的一部分。例如,客户端设备向服务端发送三条消息,每条均为 20个字节。服务器只看到接收到一条

60字节的“流”(假设服务器在收到三条消息后执行一次接收操作)。

2、套接字( Socket)的基本概念

套接字( Socket)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 TCP/IP 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网络通信过

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 : 连接使用的协议 、 本地主机的 IP 地址 、 本地

进程的协议端口 、 远 端 主机的 IP 地址 、 远 端 进程的协议口。

应用层通过传输层进行数据通信时, TCP会遇到同时为多个应用程序进程提供并发服务的问题。多

个 TCP 连接或多个应用程序进程可能需要通过同一个 TCP 协议端口传输数据。为了区别不同的应用程

序进程和连接,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与 TCP/IP 协议交互提供了套接字接口。应用层可以和传

输层通过 套接字 接口,区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进程或网络连接的通信,实现数据传输的并发服务。

3、 建立 套接字( Socket) 连接

建立 套接字 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 (也称之为 TCP 客户端) ,称为

ClientSocket,另一个运行于服务端 (也称之为 TCP 服务器) ,称为 ServerSocket。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 端 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1.以太网通讯概述

8

服务 端 监听: 服务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

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客户端请求: 指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端的套接字。为此,客户端的

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 端 的套接字,指出服务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就向服务端

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连接确认: 当服务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 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

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双方就正

式建立连接。而服务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创建 套接字 连接时,可以指定使用的传输层协议, 套接字 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TCP 或 UDP),

当使用 TCP 协议进行连接时,该 套接字 连接就是一个 TCP 连接。

TCP通讯示意图:

S o c k e t ( )

S o c k e t ( )

C o n n e c t ( )

C o n n e c t ( )

S o c k e t ( )

S o c k e t ( )

S e n d ( )

S e n d ( )

R e c e i v e ( )

R e c e i v e ( )

C l o s e ( )

C l o s e ( )

R e c e i v e ( )

R e c e i v e ( )

S e n d ( )

S e n d ( )

捕 捉 异 常 ( )

捕 捉 异 常 ( )

C l o s e ( )

C l o s e ( )

连 接 建 立

发 送 数 据

接 收 数 据

发 送 数 据

循 环 等 待

客 户 端 连 接

A c c e p t ( )

设 置 监 听 队 列

L i s t e n ( )

绑 定 监 听 端 口

B i n d ( )

W h i l e ( t r u e )

{

}

客 户 端

服 务 端



上图中,服务端的的套接字处于监听状态,客户端向服务端提 出连接请求,服务端接收到连接请求

并发送回复确认信息给客户端,客户端收到后向服务端发送确认信息,完成资源分配后,一个 TCP 连接

成立,此过程称为“三次握手”。

连接建立后,客户端和服务端进行数据的收发,数据收发完成后,客户端或服务端均可以发起连接

关闭请求,经过“四次握手”后, TCP连接关闭,一切数据收发中断。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3.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9

2. 以太网参数的配置

本章主要介绍以太网的基本参数以及参数分别在 XDPPro编程软件和 XINJEConfig 配置工具中的配

置方法。











2. 以太网参数的配置 ...................................................................... 9

2-1.以太网参数介绍 ................................................................... 10

2-1-1. IP地址相关参数 .............................................................. 10

2-1-2. 功能规格 ..................................................................... 10

2-2.以太网参数在编程软件中的配置 ..................................................... 11

2-3.以太网参数在 XINJEConfig 中的配置 ................................................. 12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3.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10

2-1.以太网参数介绍

2-1-1. IP地址相关参数

以太网通讯中需设定 IP 地址作为每台设备的唯一标识。 IP 地址的设定共有四项参数,下图分别是

编程软件和 XINJEConfig配置工具里的 IP 地址设置界面。



IP地址获取方式

支持 IP 地址自动获取、静态设定功能, PLC出厂时初始设置为自动获取。

自动获取方式: 子网中存在 DHCP 服务 器 时, 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由 DHCP服务器分配。无

DHCP服务器时,网络参数使用默认值:

IP 地址: 192.168.6.6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6.1

静态指定方式:用户分配 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信息。仅支持私有 IP 地址信息。

IP 地址类型 IP 地址范围 IP 设备数量

A 类私有地址 10.0.0.0-10.255.255.255 16777216

B 类私有地址 172.16.0.0-172.31.255.255 1048576

C 类私有地址 192.168.0.0-192.168.255.255 65535

UDP组播地址

IP 地址类型 IP 地址范围 IP 地址

D 类地址 224.0.0.0~ 224.0.0.255 预留的组播地址(永久组地址)

224.0.1.0~ 224.0.1.255 公用组播地址

224.0.2.0~ 238.255.255.255 用户可用的组播地址(临 时组地址)

239.0.0.0~ 239.255.255.255 本地管理组播地址

注:建议用户使用 224.0.2.0~ 238.255.255.255之间的 IP地址。

2-1-2. 功能规格

项目 参数

通讯通道数 以太网系列: 2通道 (同一个 IP) XDH/XLH/XG2系列: 1通道

通讯速度 100Mbps

站 点 最大间距 100米

网络拓扑 线型、星型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3.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11



通讯类型 最大网络节点数

自由格式 TCP 32

UDP 单播 32

UDP 组播 32

Modbus TCP客户端 32

Modbus TCP 服务端 4

注: TCP协议最多 32个,包括自由格式 TCP和 Modbus TCP;

UDP协议最多 32个,包括 UDP单播和 UDP组播。

XDH、 XLH系列暂不支持 UDP 组播。

UDP 组播功能仅 3.7.2及以上固件版本的以太网型 PLC支持。



2-2.以太网参数在编程软件中的配置

打开信捷 PLC 编程工具软件,软件左侧工程一栏中找到“ PLC 配置”→“以太网口”,如下图。单

击图标打开“以太网口”窗口,提示“当前机型不支持该功能”,并且无法对当前窗口做任何操作,如下

图所示。



当前机型为以 太网型 PLC 时,打开“以太网口” 窗口, 标签处于活跃可编辑状态 ,如下图所示。各

部分功能说明详见 2-1节。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3.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12

选择远程通信进入窗口如下图所示,可以配置远程参数,在局域网中通信不需要设置该项参数,所

有参数配置完成后 PLC重新上电,参数生效。





2-3. 以太网参数在 XINJEConfig中的配置

以太网机型在进行 XINJEConfig 配置时,使用编程线缆连接 PLC 和电脑,双击或右键打开

XINJEConfig配置工具,在打开配置工具中选择 PLC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查找设备或指定地址两种方式进行对 PLC 的通信口或以太网口进行参数配

置。如下图所示: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3.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13

当使用查找设备时,需要选择当前串口连接所使用的协议与查找的端口号,当选用指定地址时,需

要填写当前所要连接 PLC 的 IP 地址,最后点击查找设备或连接设备,进行对所需要的 PLC进行配置操

作。





在进行对以太网参数进行配置时,选择以太网配置,配置项说明详见 2-1-1节,功能与 XDPPro的

配置相同。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3.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14

3. 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本章主要介绍以太网通讯的接线方式、 MODBUS TCP通讯协议、自由格式通讯协议内容。











3. 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 14

3-1.接线方式 ......................................................................... 15

3-2. MODBUS TCP通讯协议 ............................................................... 15

3-2-1. MODBUS TCP通讯概述 .......................................................... 15

3-2-2. MODBUS通讯地址 .............................................................. 15

3-2-3. MODBUS通讯功能码 ............................................................ 15

3-3.自由格式通讯协议 ................................................................. 16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3.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15

3-1.接线方式

以太网机型物理接口为 RJ45,接线时推荐选择超五类 UTP 和 STP 网线,单段长度建议不超过 100

米。交换机类型建议为百兆 /千兆自适应交换机。



3-2. MODBUS TCP通讯协议

3-2-1. MODBUS TCP通讯概述

MODBUS TCP结合了以太网物理网络和网络标准 TCP/IP 以及以 MODBUS作为应用协议标准的数

据表示方法。 MODBUS TCP 通信报文被封装于以太网 TCP/IP 数据包中, MODBUS 协议规范一帧数据

的最大长度为 256个字节。

MODBUS TCP/IP 的通信系统中有两种类型的设备: MODBUS TCP/IP 客户端和服务器设备。

MODBUS客户端:

客户端( TCP Client)主动向服务器( TCP Server)发起连接请求,连接建立成功,仅允许客户端主

动发起通讯请求。

以太网机型作为 MODBUS TCP客户端时,通过 S_OPEN 指令建立 TCP 连接,通过 M_TCP指令发

起 MODBUS请求。

注意: PLC支持的客户端数量如下:

固件版本 PLC型号 支持客户端数量

3.7.2以 下版本 XD5E/XL5E/XDME/XLME/XDH/XLH 4个

3.7.2版本 XD5E/XL5E/XDME/XLME 8个 XDH/XLH 16个

MODBUS服务器:

服务器主动监听 502端口,等待客户端连接请求,连接建立成功,响应符合 Modbus TCP 协议规范

的数据通讯请求。

以太网机型上电默认开启此服务,最大响应不超过 4个 TCP 连接。

3-2-2. MODBUS通讯地址

可编程控制器作为 Modbus服务器时,内部软元件编号与对应的 Modbus地址编号可以参考信捷 PLC

编程手册 《 XD/XL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用户手册【基本指令篇】 》以及《 XG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用户手册【基

本指令篇】》 第 6-2章节 Modbus通讯功能篇。

3-2-3. MODBUS通讯功能码

信捷以太网机型支持 Modbus通讯功能码如下表所示:

功能码 功能 功能描述

01H 读线圈指令 读取 0X类型地址,最大数量 2000个

02H 读输入线圈指令 读取 1X类型地址,最大数量 2000个

03H 读保持寄存器内容 读取 4X类型地址,最大数量 125个

04H 读输入寄存器指令 读取 3X类型地址,最大数量 125个

05H 写单个 线圈指令 写单个 0X类型地址

06H 写单个寄存器指令 写单个 4X类型地址

0FH 写多个线圈指令 写 0X类型地址,最大数量 1976个

10H 写多个寄存器指令 写 4X类型地址,最大数量 123个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3.接线方式及通讯协议

16

3-3.自由格式通讯协议

基于以太网的自由通信分为两大类: TCP 和 UDP,以太网机型采用 TCP 方式通信时可以作为 TCP

客户端( TCP客户端),也可以作为 TCP服务端( TCP 服务器)。

1、作为 TCP 客户端,主动与 TCP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并绑定套接字 ID。

2、作为 TCP 服务器,等待 TCP 客户端与之建立 TCP 连接,并绑定套接字 ID。

3、使用 UDP,监听指定的本机端口,并绑定套接字 ID。

基于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实现以太网上的自由通信。自由格式通讯是以数据块的形式进行数据传送,

受 PLC缓存的限制,单次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最大为 1000个字节。

自由格式通讯的关键参数:

数据缓冲方式: 8位、 16位

1、选择 8 位缓冲形式进行通讯时,通讯过程中寄存器的高字节是无效的, PLC 只利用寄存器的低

字节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

2、选择 16位缓冲形式进行通讯时, PLC将接收的数据,先低字节再高字节储存; PLC发送数据时,

先发送低字 节再发送高字节。

3、接收数据包长度大于设定接收长度时,数据按 16位存储方式存储。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17

4. 以太网通讯指令

本章主要介绍以太网通讯指令的介绍、通讯口参数读写指令的介绍、相关标志位和寄存器、错误一

览表等内容。











4. 以太网通讯指令 ....................................................................... 17

4-1.以太网通讯指令概述 ............................................................... 18

4-1-1. 创建 TCP连接 /UDP 端口监听 [S_OPEN]............................................. 18

4-1-2. 通讯终止 [S_CLOSE] ............................................................ 21

4-1-3. 自由格式通讯 -发送 [S_SEND] .................................................... 22

4-1-4.自由格式通讯 -接收 [S_RCV] ..................................................... 23

4-1-5. MODBUS通讯 [M_TCP] ........................................................... 24

4-1-6.以太网通讯案例 ............................................................... 25

4-2.通讯口参数的读写指令 ............................................................. 40

4-2-1.串口参数的读取 [CFGCR] ........................................................ 40

4-2-2.串口参数的写入 [CFGCW] ........................................................ 41

4-2-3. IP地址设置指令 [IPSET] ....................................................... 42

4-2-4.串口参数的名称及设定 ......................................................... 44

4-2-5.通讯口参数通讯案例 ........................................................... 45

4-3.以太网通讯相关标志位和寄存器 ..................................................... 46

4-4.以太网通讯错误一览表 ............................................................. 47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18

4-1.以太网通讯指令概述

以太网通讯指令包括:通讯任务的开启和关闭、发送 /接收数据、 MODBUS TCP。使用以太网指令

时,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开启通讯任 务:确认通信协议和通信类型,配置通信参数,创建 TCP 连接 /UDP 端口监听, 并

绑定套接字 ID。

( 2)实现数据通信:开启成功的通讯任务,实现以太网自由通信或 MODBUS TCP 数据通讯。

( 3)关闭通讯任务:当与目标通讯设备通讯完成后,或 TCP 连接出现异常时,需要关闭通讯任务。

4-1-1. 创建 TCP连接 /UDP 端口监听 [S_OPEN]

1)指令概述

通讯任务创建指令,与终止通讯任务指令 S_CLOSE配合使用。

创建 TCP连接 /UDP端口监听 [S_OPEN]

16位指令 S_OPEN 32位指令 -

执行 条件 边沿触发 适用机型 XD5E、 XDME、 XDH、 XG、 XL5E、 XLME、 XLH

固件要求 V3.5.3及以上 软件要求 V3.5.3及以上

2)操作数

操作数 作用 类型

S1 指定建立通讯任务的套接字 ID 16位, BIN

S2 指定通讯类型 16位, BIN

S3 指定本机的通讯模式 16位, BIN

S4 指定参数块起始地址 16位, BIN

S5 指定标志起始位置 位

3)适用软元件

操作数 字软元件 位软元件

系统 常数 模块 系统

D FD TD CD DX DY DM DS K/H ID QD X Y M S T C Dn.m

S1 ● ●

S2 ● ●

S3 ● ●

S4 ●

S5 ●

注: D表示 D、 HD; TD 表示 TD、 HTD; CD表示 CD、 HCD、 HSCD、 HSD; DM 表示 DM、 DHM; DS 表示 DS、 DHS。

M 表示 M、 HM、 SM; S表示 S、 HS; T表示 T、 HT; C表示 C、 HC。

4)功 能和动作

S _ O P E N K 1 H D 1 0 0 M 1 0 0

S 1 ·

S 2 ·

M 0

K 1 K 1

S 3 S 4 S 5



? 通讯任务创建指令, M0一次上升沿调用创建一次 TCP连接或开启一次 UDP 端口监听。

? S1:套接字 ID,范围: K0~K63。注意:同时建立的套接字数量不超过 64 个, TCP 数量不超过 32

个, UDP数量不超过 32个。

? S2:通信类型,范围: K0、 K1、 K2; K0 为 UDP, K1 为 TCP, K2 为 UDP 组播( XDH、 XLH系列

暂不支持)。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19

? S3:模式选择,范围: K0、 K1; K0 为服务器, K1 为客户端。

? S4:参数块起始地址,共占用 S4~S4+8连续 9个寄 存器。

? S5:标志起始位置,共占用 S5~S5+9连续 10个线圈。

注意: 1、服务器需要先打开套接字,等待客户端的连接,否则套接字可能会建立不成功。

2、 UDP组播功能仅 3.7.2及以上固件版本以太网型的 PLC支持。

3、 XDH、 XLH系列暂不支持 UDP组播。

? 该指令可以通过“指令配置”中的“以太网连接配置”面板配置,如下图所示:





注意: 红框内配置参数需要“写入 PLC”生效。



? 通讯任务异常操作,以太网错误标志 SM1921被置位,记录错误信息至 SD1920和 SD1921,详见章

节 4-3. 以太网通讯相关标志位和寄存器 。



以上图为例, HD0为首的地址块和 M0 为首的标志位置的功能定义如下图所示: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0

参数说明:

S_OPEN指令创建的通讯任务分为三类: TCP客户端、 TCP 服务器、 UDP。三种类型使用的参数有

所区别,具体情况下:

通信类型 本机端口 目标 IP 目标端口 缓冲方式 超时时间 接收字节数 错误码

TCP 客户端 - √ √ √ √ √ √

TCP 服务器 √ - - √ √ √ √

UDP √ √ √ √ √ √ √

1、本机端口

取值范围为 1-60000, 502和 531为特殊端口不可用。本机端口仅允许被一个通讯任务使用。

2、目标 IP

目标 IP 是指目标通信设备的 IP 地址, 取值范围为 0-254, 和本机在同一个子网内。

3、目标端口

目标通讯设备的网络端口号。取值范围 1-65535。进行 MODBUS TCP 通讯,目标端口必须为 502。

4、数据缓冲方式

Bit0取值为 0时,使用 8位存储方式;为 1时,采用 16位存储方式。

实际接收数据包大于设定接收长度时,自动转换为 16位存储方式。

Bit1取值为 0时,使用自动接收模式;为 1时,使用用户接收模式。

自动接收: 在接收时,如果对方发送太快,自动将来不及接收的数据丢弃;不接收或接收超时也会

丢弃对方发送的数据。

用户接收: 在接收时,如果对方发送太快来不及接收,会存在缓存区内,不丢弃任何数据,可以保

证接收数据的完整性。

注意: 此模式仅在发送太快造成接收丢失时使用,一般不建议使用该模式,且该模式必须使用常开

/闭线圈触发接收,防止缓存区溢出。

5、接收超时时间

指 PLC产生接收数据请求到该动作终止的总时间。取值范围 0-65536,单位是 10ms。设置 为 0表示

不启用接收超时,连续接收数据;设为非 0时,启用接收超时。接收超时时间对 S_RCV和 M_TCP指令

有效。

如设置接收超时 300ms:请求产生开始等待对方回应 300ms,成功接收数据后立即终止,超过 300ms

未能接收到有效数据,结束当前指令并报接收超时错误。

6、 TCP保活

( 1)取值为 0时,不启用 TCP 保活功能。

( 2)取值非 0时,启用 TCP 保活功能。

一段时间内连接处于非活动状态 , 开启保活的一端将向对方发送保活探测 , 如果 在设定的保活时间

内 发送端没有收到响应报文 , 则 对方主机将被确认为不可到达 ,此时客户 端会将不能到达主机对应的套

接字进行一次关闭连接操作 。 触发时间为 1~5min,异常时置位“ TCP异常标志”。

注: TCP保活功能仅 3.7.2及以上固件版本以太网型的 PLC支持。

7、接收数据长度

执行 S_RCV指令,实际接收数据的长度,单位字节。

8、错误码

以太网自由格式通讯和 Modbus TCP通讯发生异常时的错误信息,详见章节 4-4. 以太网通讯错误一

览表 。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1

9、标志位

通讯相关的标志位功能说明如下表所示:(以 Mn为首地址说明)

位地址 标志位 功能说明

Mn 连接中标志 连接建立过程中, M( n)置 ON

M( n+1) 已连接标志 连接建立完成时, M( n+1)置 ON

M( n+2) 发送中标志 数据发送过程中, M( n+2)置 ON

M( n+3) 已发送标志 发送数据完成时, M( n+3)置 ON

M( n+4) 接收中标志 数据接收过程中, M( n+4)置 ON

M( n+5) 已接收标志 接收数据完成时, M( n+5)置 ON

M( n+6) 关闭中标志 正在关闭当前连接时, M( n+6)置 ON

M( n+7) MODBUS TCP 通信中标志 正在执行 M_TCP 指令时, M( n+7)置 ON

M( n+8) TCP 异常标志 TCP 连接异常时, M( n+8)置 ON

M( n+9) 错误标志 发生通讯错误时, M( n+9)置 ON

4-1-2.通讯终止 [S_CLOSE]

1)指令概述

通讯终止指令,需和 S_OPEN指令配合使用。

通讯终止 [S_CLOSE]

16位指令 S_CLOSE 32位指令 -

执行条件 边沿触发 适用机型 XD5E、 XDME、 XDH、 XG、 XL5E、 XLME、 XLH

固件要求 V3.5.3及以上 软件要求 V3.5.3及以上

2)操作数

操作数 作用 类型

S1 指定关闭的套接字 ID 16位, BIN

3)适用软元件

操作数 字软元件 位软元件

系统 常数 模块 系统

D FD TD CD DX DY DM DS K/H ID QD X Y M S T C Dn.m

S1 ● ●

注: D表示 D、 HD; TD 表示 TD、 HTD; CD表示 CD、 HCD、 HSCD、 HSD; DM 表示 DM、 DHM; DS 表示 DS、 DHS。

M 表示 M、 HM、 SM; S表示 S、 HS; T表示 T、 HT; C表示 C、 HC。

4)功能和动作

S _ C L O S E

S 1

M 0

K 1



? 通讯任务终止指令, M0上升沿来临时,终止通信任务。

注意: 该指令无法单独使用,需和 S_OPEN指令配合使用。

? S1:指定要关闭的套接字 ID,可指定寄存器或常数,范围: K0~K63。

? 指令执行后,基于此套接字 ID 的 M_TCP、 S_SEND、 S_RCV指令将无法执行。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2

4-1-3. 自由格式通讯 -发送 [S_SEND]

1)指令概述

自由格式通讯发送指令,需和 S_OPEN、 S_CLOSE指令配合使用。

自由格式通讯 -发送 [S_SEND]

16位指令 S_SEND 32位指令 -

执行条件 边沿触发 适用机型 XD5E、 XDME、 XDH、 XG、 XL5E、 XLME、 XLH

固件要求 V3.5.3及以上 软件要求 V3.5.3及以上

2)操作数

操作数 作用 类型

S1 指定所在套接字 ID 16位, BIN

S2 指定发送数据的本地寄存器首地址 16位, BIN

S3 指定发送数据个数 16位, BIN

3)适用软元件

操作数 字软元件 位软元件

系统 常数 模块 系统

D FD TD CD DX DY DM DS K/H ID QD X Y M S T C Dn.m

S1 ● ●

S2 ●

S3 ● ●

注: D表示 D、 HD; TD 表示 TD、 HTD; CD表示 CD、 HCD、 HSCD、 HSD; DM 表示 DM、 DHM; DS 表示 DS、 DHS。

M 表示 M、 HM、 SM; S表示 S、 HS; T表示 T、 HT; C表示 C、 HC。

4)功能和动作

S _ S E N D D 1 0 0 K 1 0

S 1

S 2

M 0

S 3

K 1



? 自由格式通讯发送指令, M0的一次上升 沿进行一次数据的发送。

注意: 该指令无法单独使用,需和 S_OPEN、 S_CLOSE 指令配合使用。

? S1:套接字 ID,可指定寄存器或常数,范围: K0~K63。

? S2:本地寄存器发送首地址。

? S3:发送数据的字节数量,可指定寄存器或常数。

? 该指令直接在梯形图窗口中输入。

? 使用时,需注意所在套接字 ID 中 S_OPEN指令中的数据缓冲类型( 16 位 /8位)。

? 当缓冲位数为 8位时,只发送寄存器的低字节数据,例如:要发送 D100~D107寄存器中的低字节数

据时, S3应设为 8。

? 当缓冲位数为 16 位时,寄存器的高低字节数据都将 被发送,例如:要发送 D100~D107中的高、低

字节数据时, S3 应设为 16,且发送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3

4-1-4. 自由格式通讯 -接收 [S_RCV]

1)指令概述

自由格式通讯接收指令,需和 S_OPEN、 S_CLOSE指令配合使用。

自由格式通讯 -接收 [S_RCV]

16位指令 S_RCV 32位指令 -

执行条件 常开 /闭、边沿触发 适用机型 XD5E、 XDME、 XDH、 XG、 XL5E、 XLME、 XLH

固件要求 V3.5.3及以上 软件要求 V3.5.3及以上

2)操作数

操作数 作用 类型

S1 指定所在套接字 ID 16位, BIN

S2 指定接收数据的本地寄存器首地址 16位, BIN

S3 指定接收数据个数 16位, BIN

3)适用软元件

操作数 字软元件 位软元件

系统 常数 模块 系统

D FD TD CD DX DY DM DS K/H ID QD X Y M S T C Dn.m

S1 ● ●

S2 ●

S3 ● ●

注: D表示 D、 HD; TD 表示 TD、 HTD; CD表示 CD、 HCD、 HSCD、 HSD; DM 表示 DM、 DHM; DS 表示 DS、 DHS。

M 表示 M、 HM、 SM; S表示 S、 HS; T表示 T、 HT; C表示 C、 HC。

4)功能和动作

S _ R C V D 1 0 0 K 1 0

S 1

S 2

M 0

S 3

K 1



? 自由格式通讯接收指令, M0的一次上升沿进行一次数据的接收。

注意: 该指令无法单独使用,需和 S_OPEN、 S_CLOSE 指令配合使用。

? S1:套接字 ID,可指定寄存器或常数,范围: K0~K63。

? S2:本地寄存器接收首地址。

? S3:接收数据的字节数量,可指定寄存器或 常数。

? 该指令直接在梯形图窗口中输入。

? 使用时,需注意所在套接字 ID 中 S_OPEN指令中的数据缓冲类型( 16 位 /8位)。

? 当缓冲位数为 8 位时,接收的数据只存放在低字节中,例如:要接收 8 个字节数据,依次存放在

D100~D107这 8个寄存器的低字节中,此时, S3应设为 8。

? 当缓冲位数为 16位时,寄存器的高低字节中都会存放接收的数据,例如:要接收 16 个字节数据,

依次存放在 D100~D107这 8个寄存器中,此时, S3 应设为 16。且接收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4

4-1-5. MODBUS通讯 [M_TCP]

1)指令概述

PLC作为客户端时,实现 MODBUS TCP协议的数据收发指令。与创建通讯任务指令 S_OPEN、终止通

讯指令 S_CLOSE指令配合使用 。

MODBUS TCP 通讯 [M_TCP]

16位指令 M_TCP 32位指令 -

执行条件 边沿触发 适用机型 XD5E、 XDME、 XDH、 XG、 XL5E、 XLME、 XLH

固件要求 V3.5.3及以上 软件要求 V3.5.3及以上

2)操作数

操作数 作用 类型

S1 指定远端站号 16位, BIN

S2 指定 MODBUS通讯功能码 16位, BIN

S3 指定目标首地址 16位, BIN

S4 指定通讯寄存器或线圈数量 16位, BIN

S5 指定本地首地址 16位, BIN

S6 指定套接字 ID 16位, BIN

3)适用软元件

操作数 字软元件 位软元件

系统 常数 模块 系统

D FD TD CD DX DY DM DS K/H ID QD X Y M S T C Dn.m

S1 ● ●

S2 ● ●

S3 ● ●

S4 ● ●

S5 ●

S6 ● ●

注: D表示 D、 HD; TD 表示 TD、 HTD; CD表示 CD、 HCD、 HSCD、 HSD; DM 表示 DM、 DHM; DS 表示 DS、 DHS。

M 表示 M、 HM、 SM; S表示 S、 HS; T表示 T、 HT; C表示 C、 HC。

4)功能和动作

M _ T C P K 1 M 1 0 0 K 1

S 1

S 2

M 0

K 1 K 0

S 3 S 4 S 5

K 1

S 6



? MODBUS TCP通讯指令, M0的一次上升沿进行一次 MODBUS TCP 通讯。

? S1:远端通讯站号,范围 : K0~K247。

? S2: MODBUS通讯功能码。

? S3:目标首地址,此处为 MODBUS通讯地址,具体可查看《 XD、 XL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用户手册 (基

本指令篇 )》 6-2-3。

? S4:通讯数据个数。

? S5:本地首地址。

? S6:套接字 ID,指定使用的 TCP 连接,目标端口必须为 502。

? 该指令无法单独使用,需和 S_OPEN、 S_CLOSE指令配合使用。

? M_TCP指令仅当 PLC作为客户端时生效,实现 MODBUS TCP协议的数据收发。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5

注意: ModbusTCP作为服务器,不需要写通讯指令,客户端建立套接字写好通讯指 令即可。

? 该指令需要通过“指令配置”中的“ MODBUS TCP配置”面板配置,如下图所示:





功能码选择说明:

数值 功能码 数值 功能码

K1 读线圈 K3 读寄存器

K2 读输入离散量 K4 读输入寄存器

K5 写单个线圈 K6 写单个寄存器

K15 写多个线圈 K16 写多个寄存器

4-1-6.以太网通讯案例

例 1: 通过下面程序,实现 PLC 上电后自动创建 TCP 客户端、 TCP 服务器、 UDP 三种形式的通讯

任务,并在每个通讯任务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收发。 1号 PLC的 IP 地址是 192.168.1.12, 2号 PLC的 IP

地址是 192.168.1.6。

注意:服务器需要先打开套接字,等待客户端的连接,否则套接字可能会建立不成功

程序操作:

( 1) 1号 PLC上电后作为 TCP客户端主动向 2号 PLC的 TCP 服务器服务端口 1111建立 TCP连接

并绑定套接字 ID 为 1,连接建立成功后向 2号 PLC D2600~D3149内发送 D1000~D1549的低八位数据,

同时一直接收来自 2号 PLC D2000~D2399的数据存放到寄存器 D1600~D1999的低八位。当 TCP 连接发

生异常时 或在设定的保活时间内 发送端没有收到 响应报文 (此处保活时间设置为 2s),主动关闭 TCP连接

并重建连接。

由于不同系列 PLC的以太网口数量存在不同,因此在使用通讯相关线圈 SM1902或 SM1903时,请

注意加以区分此时网线连接 PLC 第几个以太网口。( SM1902 为连接网络设备标志,使用在双网口机型

第一个网口或单网口机型连接至交换机 /路由 /其他网络设。 SM1903为连接网络设备标志,使用在双网口

机型第二个网口连接至交换机 /路由 /其他网络设备)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6

1号 PLC程序如下:

S _O P E N K 1 K 1 K 1 H D 100 M 100

S M 1901 H M 0M 101 S M 12S M 1902

M 10 1

S _ S E N D K 1 D 1 0 0 0 K 5 5 0

S _R C V K 1 D 1600 K 400

M0

M 10 9

S _C L O S E K 1

M 108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1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 0 0 m s

时钟脉



1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上电关闭

套接字

1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1 号套接

字 T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0

运行常

ON 线圈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0

手动建

立连接

手动建

立连接

M1

1 号套

接字发

送数据

M2

1 号套接

字接收

数据



客户端套接字 S_OPEN配置信息如下: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7

2号 PLC程序如下:

S _O P E N K 1 K 1 K 0 H D 100 M 100

S M 19 01 H M 0M 10 1 S M 12S M 1902

M 101

S _S E N D K 1 D 20 00 K 40 0

S _R C V K 1 D 2600 K 550

M0

M 109

S _C L O S E K 1

M 10 8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1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0 ms

时钟脉



1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上电关闭

套接字

1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1 号套接

字 T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0

运行常

ON 线圈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0

手动建

立连接

手动建

立连接

M1

M2

1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1 号套接

字接收

数据



服务器套接字 S_OPEN配置信息如下: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8

( 2) 1号 PLC上电后作为 TCP 服务器主动监听 1001端口,等待 2号 PLC的 TCP 客户端设备建立

TCP连接并绑定套接字 ID为 2,连接建立成功后向连接设备 2号 PLC发送 D3000-D3549的低八位数据,

同时一直接收来自连接设备 2号 PLC 的数据,将数据存放到寄存器 D3600-D3999的低八位。当 TCP 连

接发生异常时 或在设定的保活时间内 发送端没有收到响应报文 (此 处保活时间设置为 2s),主动关闭 TCP

连接并重建连接。

1号 PLC程序如下:

S _O P E N K 2 K 1 K 0 H D 200 M 200

S M 19 01 H M 30M 20 1 S M 12S M 19 02

M 201

S _ S E N D K 2 D 3 0 0 0 K 5 5 0

S _R C V K 2 D 3600 K 400

M 21

M 209

S _C L O S E K 2

M 208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2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 0 ms

时钟脉



2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上电关闭

套接字

2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2 号套接

字 T 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10

运行常

ON 线圈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30

手动建

立连接

手动建

立连接

M 20

2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2 号套接

字接收

数据

M 10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29

服务器套接字 S_OPEN配置信息如下:



2号 PLC程序如下:

S _O P E N K 2 K 1 K 1 H D 20 0 M 20 0

S M 1901 H M 30M 201 S M 12S M 1902

M 201 M 20

S _S E N D K 2 D 3000 K 400

S _R C V K 2 D 3600 K 550

M 10

M 209

S _C L O S E K 2

M 20 8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2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 0 ms

时钟脉



2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2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上电关闭

套接字

2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2 号套接

字 T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10

运行常

ON 线圈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30

手动建

立连接

手动建

立连接

M 21

2 号套接

字接收

数据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0

客户端套接字 S_OPEN配置信息如下:



( 3) 1号 PLC上电后采用 UDP 方式通讯, IP 地址为 192.168.1.12,设定本机端口为 1002,目标 IP

为 192.168.1.6,目标端口为 3000,并绑定套接字 ID 为 3,连接建立成功后 向设备 2 号 PLC 发送

D4000-D4549的低八位数据,同时一直接收来自 PLC2的数据存放到寄存器 D4600~D4999的低八位。当

UDP 单播在连接发生异常时,主动关闭 UDP 单播连接并重建连接。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1

1号 PLC程序如下:

S _O P E N K 3 K 0 K 1 H D 40 0 M 40 0

S M 1901 H M 30M 4 0 1 S M 12S M 19 02

M 401 M 3 2

S _ S E N D K 3 D 4 0 0 0 K 5 5 0

S _R C V K 3 D 46 00 K 40 0

M 30

M 40 9

S _C L O S E K 3

M 408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3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 0 ms

时钟脉



3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3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上电关闭

套接字

3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3 号套接

字 T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30

运行常

ON 线圈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3 0

手动建

立连接

手动建

立连接

M 33

3 号套接

字接收

数据



UDP套接字 S_OPEN配置信息如下: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2

2号 PLC程序如下:

S _O P E N K 3 K 0 K 1 H D 40 0 M 40 0

S M 1901 H M 30M 4 0 1 S M 12S M 1902

M 401

S _S E N D K 3 D 4000 K 400

S _R C V K 3 D 4600 K 550

M 30

M 40 9

S _C L O S E K 3

M 408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3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0 m s

时钟脉



3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3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上电关闭

套接字

3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3 号套接

字 T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30

运行常

ON 线圈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30

手动建

立连接

手动建

立连接

M 3 2

M 33

3 号套接

字接收

数据



UDP套接字 S_OPEN配 置信息如下: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3

例 2: 通过下面程序,实现 PLC 上电后自动向 MODBUS-TCP 服务器设备 A 和 B 通信, PLC 的 IP

地址是 192.168.1.12,设备 A的 IP地址是 192.168.1.6, Modbus站号是 1,设备 B的 IP地址是 192.168.1.14,

Modbus站号是 1。

注意: ModbusTCP作为服务器,不需要写通讯指令。

由于不同系列 PLC的以太网口数量存在不同,因此在使用通讯相关线圈 SM1902或 SM1903时,请

注意加以区分此时网线连接 PLC 第几个以太网口。( SM1902 为连接网络设备标志 ,使用在双网口机型

第一个网口或单网口机型连接至交换机 /路由 /其他网络设。 SM1903为连接网络设备标志,使用在双网口

机型第二个网口连接至交换机 /路由 /其他网络设备)

程序操作:

( 1) PLC上电后作为 TCP 客户端主动向设备 A的 TCP服务器服务端口 502建立 TCP连接并绑定

套接字 ID 为 1,连接建立成功后以 1s一次的频率将 D1000-D1019的值写给设备 A的 4x100-4x119。当

TCP连接发生异常时或在设定的保活时间内 发送端没有收到响应报文 (此处保活时间设置为 2s),主动

关闭 TCP连接并重建连接。

( 2) PLC上电后作为 TCP 客户端主动向设备 B的 TCP服务器服务端口 502建立 TCP连接并绑定

套接字 ID 为 2,连接建立成功后以 1s一次的频率将 D1000-D1019的值写给设备 A的 4x200-4x219。当

TCP连接发生异常时或在设定的保活时间内 发送端没有收到响应报文 (此处保活时间设置为 2s),主动关

闭 TCP 连接并重建连接。

程序如下:

S _O P E N K 1 K 1 K 1 H D 100 M 100

S M 1901 H M 0M 101 S M 12S M 1902

M 10 1 M2

M _T C P K 1 K 16 K 100 K 20 D 1000 K 1

M1

M 109

S _C L O S E K 1

M 10 8

1 号套接字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1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0 ms

时钟脉



1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上电关

闭套接



1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1 号套接

字 T 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1

运行常

ON 线圈

手动触

发连接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1

手动建

立连接

S _O P E N K 2 K 1 K 1 H D 200 M 200

S M 1 9 0 1 H M 10M 201 S M 12S M 19 02

M 2 0 1

M _T C P K 1 K 16 K 10 0 K 20 D 10 00 K 2

M 1 0

M 209

S _C L O S E K 2

M 208

2 号套接字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2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0 m s

时钟脉



2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2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上电关

闭套接



2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2 号套接

字 T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10

运行常

ON 线圈

手动触

发连接

S M 1 9 0 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1 0

手动建

立连接

1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M 11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4

S _O P E N K 1 K 1 K 1 H D 100 M 100

S M 1901 H M 0M 101 S M 12S M 1902

M 10 1 M2

M _T C P K 1 K 16 K 100 K 20 D 1000 K 1

M1

M 109

S _C L O S E K 1

M 10 8

1 号套接字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1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0 ms

时钟脉



1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上电关

闭套接



1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1 号套接

字 T 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1

运行常

ON 线圈

手动触

发连接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1

手动建

立连接

S _O P E N K 2 K 1 K 1 H D 200 M 200

S M 1 9 0 1 H M 10M 201 S M 12S M 19 02

M 2 0 1

M _T C P K 1 K 16 K 10 0 K 20 D 10 00 K 2

M 1 0

M 209

S _C L O S E K 2

M 208

2 号套接字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2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0 m s

时钟脉



2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2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上电关

闭套接



2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2 号套接

字 T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10

运行常

ON 线圈

手动触

发连接

S M 1 9 0 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1 0

手动建

立连接

1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M 11



1号套接字 S_OPEN配置信息如下: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5

1号套接字 M_TCP配置信息如下:



2号套接字 S_OPEN配置信息如下:



2号套接字 M_TCP配置信息如下: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6

例 3: 通过下面程序,实现 PLC上电后自动创建 UDP 组播通讯任务,当连接发生异常时主动关闭

UDP 组播连接并重新建连接。实现一发多收。 1号 PLC的 IP 地址是 192.168.1.6, 2号 PLC的 IP 地址是

192.168.1.12, 3号 PLC的 IP 地址 192.168.1.14。

由于不同系列 PLC的以太网口数量存在不同,因此在使用通讯相关线圈 SM1902或 SM1903时,请

注意加以区分此时网线连接 PLC 第几个以太网口。( SM1902 为连接网络设备标志,使用在双网口机型

第一个网口或单网口机型连接至交换机 /路由 /其他网络设。 SM1903为连接网络设备标志,使用在双网口

机型第二个网口连接至交换机 /路由 /其他网络设备)

程序操作:

( 1) PLC1上电后采用 UDP 组播方式通讯,设定目标 IP 为 230.0.0.0,目标端口为 7000,并绑定套

接字 ID 为 1,建立连接成功后, 1号 PLC以 1s一次的频率发送 D1000-D1499的低八位数据, 2号和 3

号 PLC一直接收来自 PLC1的数据存放到寄存器 D1000~D1499的低八 位。

( 2) PLC2上电后采用 UDP 组播方式通讯,设定目标 IP 为 230.0.0.0,目标端口为 7000,并绑定套

接字 ID 为 1,建立连接成功后, 2号 PLC一直接收来自 PLC1的数据存放到寄存器 D1000~D1499的低

八位。

( 3) PLC3上电后采用 UDP 组播方式通讯,设定目标 IP 为 230.0.0.0,目标端口为 7000,并绑定套

接字 ID 为 1,建立连接成功后, 3号 PLC一直接收来自 PLC1的数据存放到寄存器 D1000~D1499的低

八位。

1号 PLC程序如下:

S _O P E N K 1 K 2 K 1 H D 10 0 M 10 0

S M 1901 H M 0M 101 S M 12S M 1902

M 101

S _S E N D K 1 D 10 00 K 50 0

M0

M 109

S _C L O S E K 1

M 108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1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0 ms

时钟脉



1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1 号套接

字发送

数据

上电关闭

套接字

1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1 号套接

字 T 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0

运行常

ON 线圈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0

手动建

立连接

手动建

立连接

M0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7

UDP组播 S_OPEN参数配置如下:



2号 PLC程序如下:

S _O P E N K 1 K 2 K 1 H D 100 M 100

S M 1901 H M 0M 101 S M 12S M 1902

M 101

S _R C V K 1 D 1000 K 500

M0

M 1 0 9

S _C L O S E K 1

M 1 0 8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1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0 ms

时钟脉



1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上电关闭

套接字

1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1 号套接

字 T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0

运行常

ON 线圈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0

手动建

立连接

手动建

立连接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8

UDP组播 S_OPEN参数配置如下:



3号 PLC程序如下:

S _ O P E N K 1 K 2 K 1 H D 1 0 0 M 1 0 0

S M 1901 H M 0M 101 S M 12S M 1902

M 101

S _ R C V K 1 D 1 0 0 0 K 5 0 0

M0

M 109

S _C L O S E K 1

M 108

以太网

初始化

网络标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1 号套接

字已连接

标志

100 ms

时钟脉



1 号套接

字已连

接标志

上电关闭

套接字

1 号套

接字错

误标志

1 号套接

字 TC P

异常标



S M 0

P L S M 0

运行常

ON 线圈

S M 1902

连接网

络设备

标志

H M 0

手动建

立连接

手动建

立连接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39

UDP组播 S_OPEN参数配置如下: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40

4-2.通讯口参数的读写指令

在进行以太网通讯时,为保证通讯的正常实现,建议在编写通讯程序时,配合使用通讯口参数读 /

写指令。先通过调用通讯参数读指令,把对应通讯口上的参数读取到指定的寄存器组中,用户再根据需

要 修改寄存器组中对应的值,然后把修改过的寄存器组的值通过通讯参数写指令写到对应的通讯口配置

中。

4-2-1.串口参数的读取 [CFGCR]

1)指令概述

将串口参数读取到本机内指定的寄存器里。

串口参数的读取 [CFGCR]

16位指令 CFGCR 32位指令 -

执行条件 常开 /闭线圈、边沿触发 适用机型 XD、 XL、 XG 全系列

固件要求 - 软件要求 V3.4及以上

2)操作数

操作数 作用 类型

D 指定本地寄存器首地址编号 16位, BIN

S1 指定读取串口参数的个数 16位, BIN

S2 指定读取的串口编号 16位, BIN

3)适用软元件

操作数 字软元件 位软元件

系统 常数 模块 系统

D FD TD CD DX DY DM DS K/H ID QD X Y M S T C Dn.m

D ●

S1 ● ● ●

S2 ● K

注: D表示 D、 HD; TD 表示 TD、 HTD; CD表示 CD、 HCD、 HSCD、 HSD; DM 表示 DM、 DHM; DS 表示 DS、 DHS。

M 表示 M、 HM、 SM; S 表 示 S、 HS; T表示 T、 HT; C表示 C、 HC。

4)功能和动作

C F G C R H D 0 K 8 K 2

X 0

S 1 · S 2 ·D ·



? 操作数 S1:读取串口参数占用的寄存器个数,一般为 8(以太网机型为 9)。

? 操作数 S2:串口号范围: K0~K5。 K0: COM0、 K1: COM1、 K2: COM2或 COM2-RS232或 COM2-RS485、

K3: COM3、 K4: COM4、 K5: COM5。

? 将串口 2的 8个参数读取到 HD0~HD7中。具体参数的名称和定义见 4-2-4节内容。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41

4-2-2.串口参数的写入 [CFGCW]

1)指令概述

将本机内指定寄存器里的数值写入到指定串口中。

串口参数的写入 [CFGCW]

16位指令 CFGCW 32位指令 -

执行条件 常开 /闭线圈、边沿触发 适用机型 XD、 XL、 XG 全系列

固件要求 - 软件要求 V3.4及以上

2)操作数

操作数 作用 类型

S1 指定本地寄存器首地址编号 16位, BIN

S2 指定写入串口参数的个数 16位, BIN

S3 指定写入的串口编号 16位, BIN

3)适用软元件

操作数 字软元件 位软元件

系统 常数 模块 系统

D FD TD CD DX DY DM DS K/H ID QD X Y M S T C Dn.m

S1 ●

S2 ● ● ●

S3 ● K

注: D表示 D、 HD; TD 表示 TD、 HTD; CD表示 CD、 HCD、 HSCD、 HSD; DM 表示 DM、 DHM; DS 表示 DS、 DHS。

M 表示 M、 HM、 SM; S 表示 S、 HS; T表示 T、 HT; C表示 C、 HC。

4)功能和动作

C F G C W H D 0 K 8 K 2

X 0

S 2 . S 3 .S 1 .



? 操作数 S2:写入串口参数占用的寄存器个数,一般为 8(以太网机型为 9)。

? 操作数 S3:串口号范围: K0~K5。 K0: COM0、 K1: COM1、 K2: COM2或 COM2-RS232或 COM2-RS485、

K3: COM3、 K4: COM4、 K5: COM5。

? 将 HD0~HD7中的数值写入到串口 2的参数里。具体参数的名称和定义见 4-2-4节内容。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42

4-2-3. IP地址设置指令 [IPSET]

1)指令概述

设置本机的 IP 地址。

IP 地址设置 [IPSET]

16位指令 IPSET 32位指令 -

执行条件 边沿触发 适用机型 XDE、 XD5E、 XG、 XL5E、 XLME

固件要求 V3.5.3b及以上 软件要求 V3.5.3及以上

2)操作数

操作数 作用 类型

S0 指定本地寄存器首地址 16位整数

S1 指定寄存器个数( K4、 K12) 16位整数

S2 指定本地串口号( K9) 16位整数

3)适用软元件

操作数 字软元件 位软元件

系统 常数 模块 系统

D FD TD CD DX DY DM DS K/H ID QD X Y M S T C Dn.m

D0 ● ●

D1 ● ●

D2 ● ●

注: D表示 D、 HD; TD 表示 TD、 HTD; CD表示 CD、 HCD、 HSCD、 HSD; DM 表示 DM、 DHM; DS 表示 DS、 DHS。

M 表示 M、 HM、 SM; S 表示 S、 HS; T表示 T、 HT; C表示 C、 HC。

4)功能和动作

《指令形式》

I P S E T H D 0 K 1 2 K 9

M 0

S 1 ·

S 2 ·

S 0 ·



? 指令含义:将 HD0-HD11内的网络参数写入到 PLC的以太网口中。

地址 功能 举例 查看方式

HD0

IP 地址

192 十进制

HD1 168 十进制

HD2 51 十进制

HD3 103 十进制

HD4

子网掩码

255 十进制

HD5 255 十进制

HD6 255 十进制

HD7 0 十进制

HD8

默认网关

192 十进制

HD9 168 十进制

HD10 51 十进制

HD11 1 十进制

? S0:指定本地寄存器的首地址。

? S1:固定为 K4 或 K12。

K4:只写入 IP 地址,例如: IP 地址: 192.168.51.103;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43

K12:将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 网关都写入到 PLC的以太网口;

例如: IP 地址: 192.168.51.103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51.1

? S2:固定为 K9, PLC的以太网口参数固定为 K9。

注意:

( 1)写入参数后,需将 PLC重新上电才可生效;

( 2)当前为自动获取 IP 地址时,执行 IPSET指令会将 IP 地址改为固定 IP;

( 3)将 IP 都设为 0,可将固定 IP 改为自动获取 IP。

? 以太网口参数相关寄存器地址:

地址 功能 类型 查看方式

SD1930

IP 地址

只读 十进制

SD1931 只读 十进制

SD1932 只读 十进制

SD1933 只读 十进制

SD1934

子网掩码

只读 十进制

SD1935 只读 十进制

SD1936 只读 十进制

SD1937 只读 十进制

SD1938

默认网关

只读 十进制

SD1939 只读 十进制

SD1940 只读 十进制

SD1941 只读 十进制

注意: 以太网口参数寄存器均为只读,如需修改 IP 地址,必须使用 IPSET指令。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44

4-2-4.串口参数的名称及设定

假设 HD0~HD14对应串口参数,则各寄存器代表的参数名称及设定如下表所示:

参数

地址

参数名称及设定

MODBUS通讯时

( HD0=1)

自由格式通讯时

( HD0=2)

X-NET通讯时 Ethernet通讯时

( HD0=3) OMMS

( HD0=3)

TBN

( HD0=3)

HD0 网络种类

1: MODBUS; 2:自由格式; 3: X-NET通讯; 4: MODBU-TCP

HD1 MODBUS站号

1~254

波特率

见附表 1

网络号

0~32767

网络号

0~32767

网络 号

IP 地址高两字节

HD2 传输模式

0: RTU

128: ASCII

帧格式

见附表 2

站点号

0~100

站点号

0~100

站点号

IP 地址低两字节

HD3 波特率

见附表 1

Free属性

bit7:

1:有起始符

0:无起始符

bit6:

1:有终止符

0:无终止符

物理层类型

0: PHY_RS485

1: PHY_SOF(单向光纤环网)

2: PHY_OFPP(光纤点点网)

3: PHY_RS232

4: PHY_RS422

5: PHY_TTL( TTL电平网)

HD4 帧格式

见附表 2

起始符 链路 层类型

0: TBN

1: HDN

2: CCN

3: PPFD

4: PPU

5: Ethernet

HD5 重试次数

0~5

终止符 OMMS属性

128:支持周期通

信,否则不支持

波特率

见附表 1

子网掩码高两字



HD6 回复超时

0~65535

帧超时时间

0~255

OMMS波特率

见附表 1

令牌循环时间

1~60000( ms)

子网掩码低两字



HD7 发送前延时

0~255

回应超时时间

0~65535

( 0为无限等待)

OMMS从站列表

数组中每个字节的

每一位表示该从站

是否可以访问(主

站时有效 ,即站点

号为 1)

最大站点数

1~100

网关地址高两字



HD8 - - - - 网关地址低两字



【注】: 表格中不包含自由格式通讯模式下的“缓冲位数”,故“缓冲位数”不能通过 CFGCR和 CFGCW

指令读写,但可使用 MOV 指令读写,“缓冲位数”地址见附录 3。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45

附表 1:波特率

数值 波特率 数值 波特率 数值 波特率 数值 波特率

1 300 bps 7 19200 bps 13 256000 bps 19 1000000 bps

2 600 bps 8 28800 bps 14 288000 bps 20 1200000 bps

3 1200 bps 9 38400 bps 15 384000 bps 21 1500000 bps

4 2400 bps 10 57600 bps 16 512000 bps 22 2400000 bps

5 4800 bps 11 115200 bps 17 576000 bps 23 3000000 bps

6 9600 bps 12 192000 bps 18 768000 bps



附表 2:帧格式

停止位 校验位 数据位长度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00: 1位

01: 1.5位

10: 2位

000:无

001:奇

010:偶

011:空

100: Mask

000: 5位

001: 6位

010: 7位

011: 8位

100: 9位



4-2-5.通讯口参数通讯案例

例 1: 通过参数读指令 [CFGCR]和写指令 [CFGCW]将 PLC的网络参数读取到寄存器 D10~D18连续

9个寄存器中,在作修改后将 D10~D18连续 9个寄存器的网络参数写入到 PLC的串口设置中。

PLC编写的指令如下:

C F G C R D 1 0 K 9 K 9

M 1

C F G C W D 1 0 K 9 K 9

M 2







当 M1置位后,触发 PLC的网络参数读取,修改完网络参数后,置位 M2,即可将修改后的网络参

数写入 PLC,写入后 PLC断电再上电串口参数生效。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46

4-3.以太网通讯相关标志位和寄存器

通讯相关寄存器

地址 查看方式 功能 说明

SD1905 16进制 IP 网络号 IP 地址的前两个字节

SD1906 16进制 IP 站点号 IP 地址的后两个字节

SD1907 16进制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的前两个字节

SD1908 16进制 子网掩码的后两个字节

SD1909 16进制 默认网关 默认网关的前两个字节

SD1910 16进制 默认网关的后两个字节

SD1920 10进制 发生异常的套接字 ID 发生异常的套接字 ID,仅在连接未建立时生效

SD1921 10进制 错误码

1: 套接字 ID 不在限定范围内

2: 未注册 的套接字 ID,发起了通讯请求

3: 通讯类型错误,不在允许范围

0---TCP 1---UDP

4: TCP 连接数超限,最大 32个

5: UDP连接数超限,最大 32个

6: 通讯模式错误,不在允许范围, 0---Server

1---Client

SD1930 10进制

IP 地址

IP 地址的第 1个字节

SD1931 10进制 IP 地址的第 2个字节

SD1932 10进制 IP 地址的第 3个字节

SD1933 10进制 IP 地址的第 4个字节

SD1934 10进制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的第 1个字节

SD1935 10进制 子网掩码的第 2个字节

SD1936 10进制 子网掩码的第 3个字节

SD1937 10进制 子网掩码的第 4个字节

SD1938 10进制

默认网关

默认网关的第 1个字节

SD1939 10进制 默认 网关的第 2个字节

SD1940 10进制 默认网关的第 3个字节

SD1941 10进制 默认网关的第 4个字节

通讯相关线圈

地址 功能 说明

SM1900 登陆远程服务器成功标志 远程连接成功置 ON

SM1901 以太网功能初始化完成标志 MODBUS TCP Server/TCP IP/ XNET

SM1902 连接网络设备标志 双网口机型第一个网口或单网口机型连接至交换机 /路由 /

其他网络设备

SM1903 连接网络设备标志 双网口机型第二个网口连接至交换机 /路由 /其他网络设备

SM1921 以太网错误标志 产生 SD1921中的任意错误时置 ON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4.以太网通讯指令

47

4-4.以太网通讯错误一览表

错误码 错误说明

0 通讯正常

1 需要 OPEN 的 套接字 已经建立了连接

2 创建 套接字 时返回错误

3 绑定到指定的端口失败

4 TCPServerAccept 失败

5 TCPClientConnect 失败

6 调用 Send、 Recv、 Close 时,指定的 套接字 未建立连接

7 调用 Send 返回失败

8 调用 Recv 返回失败

10 指定的发送数据长度大于允许范围

11 指定的接收数据长度大于允 许范围

20 UDP 通讯时,收到的数据不是来自指定的 IP

21 UDP 通讯时,收到的数据不是来自指定的 Port

30 实际收到的数据长度大于指定长度

31 实际收到的数据长度小于指定长度

40 接收超时

50 指定目标端口号错误, MODBUS TCP 不是 502 端口;

使用端口越界(不在 1~60000 之间)

100 接收错误

101 接收超时

182 站号错误

183 发送缓存区溢出

400 功能码错误

401 地址错误

402 长度错误

403 数据错误

404 从站忙

405 内存错误(擦写 Flash)









基于以太网的 TCP IP通讯用户手册 手册更新日志



手册更新日志

本手册的资料编号记载在手册封面的右下角,关于手册改版的信息汇总如下:

序号 资料编号 章节 更新内容

1 PD07 20220106 1.0 3-2-1 增加客户端数量

2 PD07 20220324 1.0 4-1-1 增加 TCP 保活说明 4-1-6 更新通讯案例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WUXI XINJE ELECTRIC CO., LTD.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建筑西路 816号

总机: 0510-85134136 传真: 0510-85111290

网址: www.xinje.com 邮箱: xinje@xinje.com

全国技术服务热线: 400-885-0136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392447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