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赐封恭亲王女儿,恭亲王却嚎啕大哭,对家人说:“她打算要我的命”

 四季视野 2023-04-13 发布于北京
这天,慈禧派人给恭亲王奕䜣送旨,册封奕䜣的女儿为固伦公主。这本是极大的恩宠,奕䜣却嚎啕大哭:“她这是要我命啊!”

慈禧太后想除掉恭亲王奕䜣,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

有一天,奕䜣接到慈禧太后的旨意,让他马上进宫商讨政务。奕䜣不敢耽误,火速来到慈禧面前,恭敬地站着听她训示。

奕䜣说了很多正在操办的事情,感到有些口干舌燥,便顺手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

其实在平日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慈禧太后和大臣议事的时候,也会安排他们喝茶。但是奕䜣完全没有想到,这是慈禧给他设下的圈套,那杯茶的主人竟然是同治。

奕䜣讨论政务过于投入,也没有看清楚杯子上的图案,就这样喝了一口,便掉进了慈禧的圈套。

慈禧当场质问奕䜣,连在她面前也如此放肆,可以想象他如何对待皇帝和其他朝臣。奕䜣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接话,便故意岔开话题,继续讨论政务。

慈禧本指望奕䜣和他发生争吵,这样便可以找借口将他处理掉,没想到奕䜣如此狡猾,心里憋着一股火没有发作。

第二天,奕䜣正在忐忑不安的时候,慈禧派人送来一道旨意。但和奕䜣预想中不同,这道旨意没有提到处置他的事情,而是册封奕䜣的女儿为固伦公主。这本是极大的恩宠,奕䜣却当场嚎啕大哭,家人们都不知道是啥情况。

后来,奕䜣告诉大家,固伦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让他固守伦常。简单来说,就是慈禧对奕䜣忍无可忍,如果他再有任何逾越体制和规矩的事情,就会死无全尸。

家人们听到这个说法,全都吓得胆战心惊,奕䜣从此以后更是再也不敢和慈禧太后作对。

1865年,慈禧太后终于颁布诏书,剥夺了奕䜣的全部职务,将他赶回家里,不允许他再参与国家大事。

奕䜣接受了现实,把自己关在家里不问政事,日子过得很平淡,但也是少有的安宁。随着时间推移,曾经英姿勃发,怀有远大志向的奕䜣,也开始变得衰老低沉。

就在这个时候,亲政的光绪开始实行变法,大清朝出现了久违的新气象。奕䜣本以为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可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迅速和恶化,不久便去世了。

奕䜣没有看到变法成功的那天,光绪等人的努力,最终也在慈禧太后的打压和遏制下化为泡影,大清朝的覆灭无可避免。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奕䜣应该算是清朝晚期少有的贤能宗室成员,曾经还是皇位继承人的有力竞争者,他和慈禧更是同盟关系,为什么短短几年后,他就成了慈禧的眼中钉?

奕䜣在道光的儿子里排行第6,以聪明伶俐、文武双全著称,小时候便有“鬼子六”的绰号。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奕䜣很可能会继承皇位,但在和哥哥的竞争中落败,后者登上帝位,也就是咸丰。

因为这件事,奕䜣心里对哥哥始终有些不满,再加上道光留下的传位诏书中,明确提出册封奕䜣为亲王,同时将两位皇子的名字写在传位遗诏中,开创了历史先河,也说明道光直到去世前,都没有分出这两个儿子孰优孰劣。

道光的想法很美好,希望年长的哥哥当皇帝,弟弟则作为第一辅政大臣,兄弟俩共同管理庞大的帝国。

但无论是对咸丰还是奕䜣来说,这种局面都无法接受,咸丰十分忌惮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弟弟,奕䜣则认为自己比哥哥更适合坐在龙椅上,兄弟俩的矛盾日渐加深。

咸丰册封奕䜣为恭亲王,意思就是让他老实恭敬,不要觊觎皇位。

咸丰登基后没多久,便违背了父皇的遗嘱,将奕䜣赶出军机处,不允许他参与国家大事。与此同时,奕䜣对其他兄弟也充满猜忌,几乎完全将宗室成员排除在外。

相比之下,咸丰更信任肃顺这类关系远一些的皇亲贵胄,这让奕䜣等亲兄弟心里大为不满。

更离谱的是,咸丰去世之前,让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共同辅佐小皇帝,完全没有提拔奕䜣等人,甚至都不允许他们去奔丧。咸丰的种种做法,让奕䜣等人彻底寒了心,便开始谋划着夺回权力,打垮八大臣集团。

那个时候的两宫太后还没有什么权力,她们也想除掉八大臣集团,慈禧便主动和奕䜣联手,发动了一场政变,成功夺取大权。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依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奕䜣和慈禧的合作达到高潮。可是,奕䜣打心眼里看不上慈禧这样的妇道人家,认为皇权属于爱新觉罗家,她一个外戚凭什么垂帘听政?慈禧本人权力欲望很重,也不希望奕䜣干涉自己上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奕䜣和慈禧的矛盾越来越深,这才发生了后来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