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一模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 选择题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示月份我国华北 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少雨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2.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A.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③东北风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宣纸易保存,不易褪色,被誉为“ 纸中之王”。青檀树树皮和沙田稻稻草是制造宣纸的重要原料。2009年,宣纸制作技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下图示意皖南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a)和原料晾晒场景观(图b)。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宣纸不易褪色得益于原料的晾晒。图b原料晾 晒场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图a中(?)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青檀树树皮晾晒是宣纸制作的重要工序。图b晾晒场铺垫鹅卵石的主要 目的是防止宣纸原料受到(?)A.冻害B.炙烤C.浸泡D.雨淋5.宣纸的制作能反映出当地的(?)①气候特征②产业活动③传统文化④交通 联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我国南海很多岛屿存在淡水透镜体(如图),淡水透镜体是因淡水和海水的密度差异,地表大量下 渗的雨水排开内渗的海水,在地下形成的中央厚边缘薄的淡水水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推断形成淡水透镜体的岩石具备的主要特征为(?)A .层理构造B.岩层致密坚固C.裂隙裂缝发育D.耐腐蚀性强7.与淡水透镜体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与下渗B.下渗与植 物蒸腾C.水汽输送与地表径流D.蒸发与地下径流8.以下维持淡水透镜体的措施,合理的有(?)①合理开采地下水②增加地面硬化度③适度扩 大岛屿面积④降低植被覆盖率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读我国某类工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A. 煤炭工业B.电力工业C.瓶装饮料工业D.高技术产业10.该工业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有(?)①改善环境质量②提供居 民食品③加快产业升级④提供能源保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阿尔伯特盆地位于东非大裂谷西支,盆地下层以湖泊相夹砂岩泥页岩为主 ,形成于新生代新近纪晚期,该层含有盆地形成油气资源所需的最重要的烃源岩(其形成需要大量有机质)。盆地上层形成于新生代新近纪晚期至第 四纪早期,期间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交替形成。下图示意阿尔伯特盆地岩层垂直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推断湖泊相夹砂岩泥页岩 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环境是(?)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12.新生代新近纪晚期至第四纪早期,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交替形成 的直接原因是(?)A.气候变化多次B.构造运动活跃C.湖面升降频繁D.太阳活动剧烈下图示意2005年人口自然变化对比情况。读图回答 小题。13.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发达国家的人口出 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死亡率是影响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因素D.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 口增长模式相同14.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B.自然灾害频发C.经济增长缓慢D. 医疗卫生条件差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去我国东部沿海某海湾游览,下图为该海湾示意图。小明拍摄了一张“落日碧海、渔船点点”的照片,此时手机显 示时间为19:12,当地经纬度约为(39.5°N,118°E)。完成下面小题。15.小明拍摄照片时的位置应在图中(?)A.①B.② C.③D.④16.拍摄照片的当天,当地昼长约为(?)A.14小时08分钟B.14小时24分钟C.14小时40分钟D.9小时52分钟 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坡地上,被称为河流阶 地。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大学地质博士赵老师的带领下,观察到金沙江下游河谷呈深切峡谷形态,河谷中堆积了大量松散沉积物。后又发现金沙江 下游巧家——蒙姑段河谷某处发育和保存了多级河流阶地,并在赵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了该地多级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如下图)。研学小组经查找资 料后,了解到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1)通过走访与资料调查,研学小组发现到该段河谷曾发生过多次的隆升。请判断图中哪些阶段表示区域隆升运动较快,并说明原因。(2)研 学小组观察该段河谷有堰塞湖相沉积。请分析堰塞湖的形成对河流下切作用的影响。(3)在实地考察中,研学小组发现金沙江河谷中其他地区多级 河流阶地十分稀少。请解释原因。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日照利用大棚发展蔬菜种植。(2)运用大 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蔬菜大棚的保温作用。(3)试分析日照市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7年4月 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县、安新和容城是沔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县总人口仅100多万,而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以 农业用地为主。“雄安新区”距离北京、天津各.100多千米,城际高铁20分钟即可到达,高速仅1小时车程。如图为“雄安新区”区位示意图 。(1)“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缓解京津冀地区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等。(2) “雄安新区”的开发将使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等。(3)如从地理位置、资源和环境的角度 ,简述“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4)该区域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湿地白洋淀,关于雄安新区设立对白洋淀的影响有以下两种观点,你支持哪种,选 择一种并阐述理由①雄安新区设立,人口城市大量消耗白洋淀水源,会导致白洋淀水域面积减少或消失。②雄安新区定位较高,环保工作会做得更好 ,白洋淀面积将会扩大。参考答案1.C????2.B【解析】1.从图中看,亚洲大陆在甲处形成低压中心亚洲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让其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形成乙夏威夷高压,可判断出为北半球夏季,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C正确、ABD错。故 选C。2.从图中看,亚洲大陆在甲处形成低压中心亚洲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让其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形成乙夏威夷高压,可判断 出为北半球夏季;①位于亚洲东部,为东南季风,②位于南亚地区,为西南季风,③位于赤道以南,为东南风,B正确、ACD错。故选B。【点睛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速度快于海洋。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 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在大西洋上的叫冰岛低压;夏季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 断,让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的叫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3.A????4.C????5.A【解析】3.宣纸不易褪色 得益于原料的晾晒,晾晒应分布在山地阳坡,光照充足。结合指向标,图b中甲地是阳坡,原料晾晒场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图a中甲地,A对;乙地地 形平坦,不是坡地,B错;丙地、丁地位于山脉北坡,是阴坡,C、D错。故选A。4.青檀树树皮晾晒是宣纸制作的重要工序,图b晾晒场铺垫鹅 卵石,鹅卵石在下面,主要目的是防止宣纸原料受到浸泡,C对;鹅卵石会增大温差,不能防炙烤、冻害,A、B错;露天晾晒,不能防止雨淋,D 错。故选C。5.该地生长青檀树、水稻等可知当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①正确;该地区的主要产业活动有水稻种植和宣纸制作,②正确 ;宣纸是重要的书画材料,制作工艺不断传承,宣纸制作技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传承传统文化,③正 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当地与外界的联系以及交通运输的信息,④错误。选择①②③。故选A。【点睛】等值线判读:读数据:同线等值、同图等距。 看疏密:线密值紧、线疏值松。析弯曲:凸高则低、凸低则高。断闭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算数值:先两点各自取值,然后求最大差值和最小差 值。6.C????7.A????8.B【分析】本题以我国南海岛屿淡水透镜体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6.淡水透镜体的岩石,下渗作用强,所以该岩石裂隙裂缝发育,C正确;层理构造一般 是沉积岩,保水性好,透水性较差,A错误;岩石致密坚硬,透水性差,B错误;淡水透镜体的岩石,只能推测其下渗强,无法判断其耐腐蚀性,D 错误;故选C。7.我国南海地区,降水多,雨水到达地表后,通过下渗作用进入岛屿地下,地表大量下渗的雨水排开内渗的海水,在地下形成的中 央厚边缘薄的淡水水体。所以与淡水透镜体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与下渗,A正确;植物蒸腾主要植物向外界大气释放水汽的过程,与淡 水透镜体形成无关,B错误;淡水透镜体与海水的交流主要发生在地下,与地表径流关联不大,C错误;蒸发主要是向大气释放水汽的过程,与与淡 水透镜体形成无关,D错误;故选A。8.合理开采地下水可以维持岛屿内部地下水位,对维持淡水透镜体有帮助,①正确;增加地面硬化度会减弱 下渗,不利于维持淡水透镜体,②错误;适度扩大岛屿面积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地下水量,有利于维持淡水透镜体,③正确;降低植被覆盖率 会减少下渗,会降低地下水位,不利于维持淡水透镜体,④错误;故①③正确,选B。【点睛】下渗的影响因素:降水量,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孔隙 度,植被覆盖率,坡度等9.B????10.D【解析】9.读图可知,图中工业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及珠江上游地区和内蒙古山西 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这些地区的火电、水电丰富,适宜发展电力工业。故本题选B。10.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工业品为电力,输入东部地区 会减少东部地区化石能源使用量,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①④对。该工业产品为电能,不是食品工业,②错。西电东 送对于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无关,③错。故本题选D。【点睛】电力工业是将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水能、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 能等一次能源经发电设施转换成电能,再通过输电、变电与配电系统供给用户作为能源的工业部门。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工业部门。11.D? ???12.C【解析】11.湖泊相夹砂岩泥页岩层含有盆地形成油气资源所需的最重要的烃源岩,其形成需要大量有机质,说明该时期动植物资 源丰富,由此可判断其古气候温暖湿润,D正确;冷干、冷湿、暖干的气候不利于形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ABC错误。故答案选D。12.由于气 候的变化导致湖面升降频繁,湖面下降形成三角洲相砂岩沉积,湖面上升形成湖泊相泥页岩沉积,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交替形成的直接原因 是湖面升降频繁,C正确A错误;构造运动会导致湖面升降,不是三角洲相砂岩和湖泊相泥页岩交替形成的直接原因,B错误;太阳活动对三角洲相 沉积和湖相沉积无直接影响,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阿尔伯特盆地的砂岩、泥页岩形成于盆地发育初期,期间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系丰富 ,为其带来充足的营养物质;由于环境条件较好,湖泊内动植物、淡水藻类等大量繁植,使得湖泊沉积物中富含有机质,为后期烃源岩的形成提供物 质条件;由于地层形成时间早,夹砂岩泥页岩埋藏深度较大,容易达到有机质转化为油气的温度要求。13.B????14.A【分析】考查人口 数量的变化,人口增长特点。13.据图即可判断出发达国家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B正确;而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A错误; 出生率是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因素,C错误;中国人口增长 模式属于现代型,D错误。故选B。14.发达国家老龄化现象突出,导致人口的死亡率升高,A正确;而发达国家与中国的自然灾害发生没有不同 ,B错误;经济增长速度快慢对死亡率没有影响,C错误;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条件先进,D错误。故选A。15.D????16.A【分析】1 5.据材料可知为暑假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小明拍的是日落,日落位于西北方向,根据“碧海”“渔船”这些信息可知西北方向有海的只能是④ ,可判断小明位于④地,故选择D。16.当地经度与北京时间的标准时经度120°E相差2°,时间相差8分钟,由此可以算出当地日落时间为 19:04,根据昼长时间计算公式:12+0.5昼长=日落时间,可以算出昼长时间为14小时8分钟,故A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日落方位 与昼长计算。计算昼长可用公式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17.(1)阶段1、4、7。原因 :地壳抬升,落差变大,河流流速加快,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2)堰塞湖形成,使河谷强烈堆积,沉积物覆盖住基岩河床,阻滞和减缓河流下切 ;堰塞湖维持期间,流速缓慢,下切减弱。(3)多级阶地比较古老,存在年代久远,该地区地壳运动频繁,在深切河谷区不易保存;滑坡泥石流多 发,阶地容易被巨厚的坡积物覆盖。【分析】本大题以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金沙江下游河谷研学为材料,主要涉及不同阶段区域地壳运动状况分析 、堰塞湖对河流下切作用的影响以及多级河流阶地稀少的原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分析能力、图示信息提取能力以及地理知识调用分析整 合表达能力。【详解】(1)区域隆升运动较快,说明地壳以抬升运动为主,地壳抬升,导致河流落差加大,河流的流速加快,搬运能加大,导致河 流以下蚀作用为主,区域河流特征表现为下蚀作用为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4、7阶段表现为以下蚀作用为主,由此可以判断这几个阶段表示 区域隆升运动较快。(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有堰塞湖相沉积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为主,说明堰塞湖形成之后,河谷出现堰塞湖相沉积, 覆盖于原有河床以及河相沉积物之上,减缓了河流对河床以及河相沉积物的下蚀作用;堰塞湖出现之后,河流的流速降低,导致河流搬运能降低,下 蚀作用减弱。(3)金沙江河谷中其他地区多级河流阶地十分稀少,主要是因为多级河流阶地形成之后各种原因导致被破坏掉,不能保存下来。导致 多级阶地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沙江位于断裂带上,地壳运动频繁,导致早期地质年代形成的河流多级阶地遭受破坏,不易保 留下来;断裂带地区,岩层破碎,区域降水较多,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导致多级阶地容易被沉积物覆盖,不易出露。18.(1)以山地丘 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2)太阳辐射可透过大棚,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大棚阻截了部分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而升温,大棚阻挡了室内外空气流动,把热量保存在大棚内。(3)自然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雨季较短,秋季日照 充足);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利于蔬菜种植;位于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分析】本题以日照市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等高线 地形图的判读、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提取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 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详解】(1)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地势起伏等方面分 析。据图等高线数值和疏密、弯曲特征可知,该区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可判断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据数值递变可知,西北部海拔在1000 米以上,东南部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2)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 大部分进入。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这样,温室和大棚就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能不断 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3)日照市发展蔬菜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和植被 等角度来分析;结合日照经纬度可知,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雨季较短,秋季日照充足);据图可知日照市位于华北 平原,地形平坦,利于蔬菜种植;位于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19.(1)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 气物污染、噪声污染社会压力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贫困加剧、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任选3个即可)(2)市场、地价(3)距北京、 天津港比较近;水源库足、土地资源充足;生态环境优良(4)观点①华北平原降水较少,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长期以来地下水过度开 采,雄安新区的设立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观点②该地区河网密布,地势低平,水资源汇集量较大,南水北调持续供水 ,新区的设立和开发必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且迁人者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节约意识较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雄安新区建设相关问 题及综合思维。【详解】(1)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城市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工业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内人口密集,会产生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外来人口较多,可能会影响社会治安等。(2)有材料可知当地用地原来为农业用地,“雄安新区”的建设使其土地利用类型由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对导致其周边地区地价上涨,新城区建成后,其周边的农业类型也会产生相应变化,改为附加值较高的花卉、乳畜、蔬菜等城郊农业类型,因此主要影响市场及地价。(3)依据图文信息,雄安新区距离京津地区较近,交通便利;区域内人口较少,土地资源充足,图中河流较多,水资源充足;过去该地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较少,且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湿地白洋淀,生态环境较好。(4)该题阐述时,任选其一均可,若支持第一种,主要从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人口城市增多,工农业需水量加大,会加剧水资源消耗角度进行分析;若支持第二种,则基于该地区水资源汇集量较大,南水北调持续供水及国家对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及社会大众的节约意识等方面。【点睛】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