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生活中的烦恼辣么多

 赵数理 2023-04-13 发布于上海

当代人的生活太难了!

1. 贫穷导致的烦恼,这是永恒的话题。

比如我。恨不得每天都计算开销和收入。水果要么不吃,要么只吃最便宜的。咖啡、奶茶肯定是不喝的,跟朋友说自己不喜欢,其实就是为了省钱。

可是,有人说,贫穷的人唯一的烦恼就是贫穷。而有钱之后,烦恼反而会更多。其实也不是,贫穷如我,除了贫穷,也还有好多别的烦恼。

2.学习和考试。

17岁的小亮正在准备高考,这是个思维偏文科的孩子,语文和英语学得很好,但为了以后选专业和工作选了理科,他的数学和物理真的是一言难尽。为此,他很烦恼。

3.少年维特的烦恼。

20岁的小美现在大二,没有了刚进入大学时的新鲜,开始考虑要不要考研,并且有了男生追求自己,可是,她另有自己的心上人,但这个心上人已经有女朋友了,追求自己的男生其实也不错,要不要答应他呢?这算将就吗?翻来覆去想不明白。

4. 十字路口。

当没有选择的时候,很烦恼,没有自由。当有选择的时候,也很烦恼,不知道该选哪个。即将毕业的青年,找不到工作很烦恼;找到了工作没有“钱多事少离家近”还是很烦恼。考公务员,考不上很烦恼,考上了从此过上一种“一眼看到头”的工作很烦恼。

5. 成家立业。

成家立业之后烦恼更多了,特别是80/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要赡养多个老人,自己做着996的工作,负担高昂的养孩子的费用。

综上,幸福的时光可能只有学龄前和退休后了。

关于解决烦恼问题有很多鸡汤,概括来看主要有两个思路:

第一,励志主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第二,佛系主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赵老师想到一些关于烦恼的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第一,空间上,烦恼很多来源于信息不对称的对比。

和身边的人对比、攀比,这是难免的。发现小明成绩比自己好;发现小刚体育比自己好;发现老王考出了注册会计师,总之,发现身边的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由此产生的烦恼。

比如贫穷,什么叫贫穷?是吃不饱饭的物质匮乏吗?更本质的可能是“相对匮乏”。

其实,这种攀比想法是有问题的。

首先,你身边的人越优秀,也就说明你其实也不会太差,试想,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的朋友圈里不太可能有多个成功商人。

然后,即使某人比你在某方面强,也没必要产生太大的心理落差,虽然他比你挣钱多,但他可能深受颈椎病困扰。

不是宣传阿Q,而是要正视事实,全面考虑,因片面的对比自我烦恼不值得。

第二,时间上,烦恼很多来源于“冲刺”意识。

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烦恼,这本是很正常的,但某些阶段的烦恼异常强烈,就需要考虑一下了。

高考是比较典型的例子,高中生被灌输的思想是“高考完就好了、就轻松了”,有一种拼命冲刺的意识和行为,由此产生巨大的压力,烦恼自然小不了。

可是,后来他们发现,考上大学并没有“万事大吉”,还要考四六级、计算机二三级,高数大物好难,考研找工作也不简单,由此产生“被骗”的感觉。

但是,这种“冲刺”意识却深深印入了这代年轻人的心中。“熬过这一段就好了”、“考上公务员就好了”、“攒够首付就好了”,这些想法是把双刃剑,既促进了年轻人的奋斗,也导致了不断接踵而至的压力和烦恼。

“冲刺”模式有一些明显的问题,就是把大部分时间精力给了冲刺,而忽略了其他看似不着急但很重要的事情,仍以高考为例,“只要学习好就好,别的都不用管”,很明显导致了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体育锻炼等的缺乏。必要时偶尔冲刺,但人生漫漫,还是要从长计议。

(其实,人到了一定岁数,不但自己是自己的屋檐,也要成为父母妻儿的屋檐……)

写完这段文字,自己的烦恼也消解了一些。

烦恼固然客观存在,我们可以选择笑着应对。

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