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货殖列传》诗解6三河王者更居纤俭习事杨平阳陈懻忮好气任侠邯郸矜节燕民雕捍

 琴诗书画情 2023-04-13 发布于山东

题文诗:

唐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

夫三河在,天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建国各自,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众都国,

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杨平阳陈,

西贾秦翟,北贾种代.种代石北,地边胡,

数被寇人,民矜懻忮,使意,任侠为奸,

不事农商.然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

时有奇羡.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时固已,

患其僄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犹有,

赵之风也.故杨平阳,陈掾其间,所欲.

温轵西贾,上党北贾,中山.中山地薄,

人众犹有,沙丘纣之,淫地余民,民俗懁急,

仰食机利.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

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多美物为,

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或者,游媚贵富,

入后宫,遍诸侯家.然邯郸亦,漳河之间,

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郑卫,

与赵相类,然近梁鲁,微重矜节.濮上之,

邑徙野王,野王好气,任侠卫风.燕亦,

间一都会.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

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与赵,代俗相类,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饶.北邻乌桓,

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风俗因地.


【原文】

昔唐人都河东①,殷人都河内②,周人都河南③。夫三河在天下之中④,若鼎足⑤,王者所更居也⑥,建国各数百千岁⑦,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⑧,故其俗纤俭习事⑨。杨、平阳陈西贾秦、翟⑩,北贾种、代。种、代,石北也,地边胡(11),数被寇(12)。人民矜懻忮(13),好气(14),任侠为(15),不事农商。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16),中国委输时有奇羡(17)。其民羯羠不均(18),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19),而武灵王益厉之(20),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21)。故杨、平阳陈掾其间(22),得所欲。温、轵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23),民俗懁急(24),仰机利而食(25)。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26),起则相随椎剽(27),休则掘冢作巧治(28),多美物(29),为倡优。(30)。女子则鼓鸣瑟(31),跕屣(32),游媚贵富(33),入后宫,遍诸侯(34)。
【注释】
①唐:即陶唐氏。②殷:此指盘庚迁都于殷后的商氏。③周:此指平王东迁后的东周。④三河:指河东、河内、河南。⑤若:好像。⑥更:更迭,交替。居:建都居住。⑦岁:年。⑧都:都市。国:京城。⑨纤俭:小气俭省。习事:熟悉世故。⑩陈:《索隐》谓此字为衍字。下文“杨、平阳陈椽其间”之“陈”亦因此而衍。(11)边:接壤,*近。(12)数:屡次。寇:侵犯,掠夺。(13)矜:夸耀,崇尚。懻忮:强直忌恨。(14)好气:好使性子。(15)任侠:以扶弱抑强为己任。(16)师旅:军队。亟:屡次。(17)委输:运送。奇羡:剩余、赢余。(18)羯羠:强悍。均:同“耘”。耕耘。(19)全晋:指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前的晋国。患:担忧,忧虑。僄悍:同“剽悍”。轻捷勇猛。(20)武灵王益厉之:谓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使崇尚强悍的风气进一步加强。参见卷四十三《赵世家》。(21)谣俗:民俗。(22)陈掾:驰逐,经营驰逐。(23)沙丘纣淫地:相传殷纣于沙丘扩筑苑台,恣意胡为,淫戏无度。详见卷三《殷本纪》。淫地,荒淫之地。指纣于此荒淫作乐。(24)懁急:同“狷急”。急躁。懁:性急。(25)仰:依仗。机利:投机取巧。(26)忼慨:同“慷慨”。情绪激昂。(27)椎:用槌打。剽:抢劫财物。(28)掘冢:盗墓。冢:坟墓。作巧:制作假的,冒充真的。奸冶:私自熔炼钱币。奸,私下。(29)美物:奇美的物品。另说,美作“弄”,是玩物的意思。(30)倡优:歌舞艺人和演戏的人。(31)鼓:弹奏、敲击乐器。瑟:一种弹奏乐器。(32)跕屣:拖着鞋走路。(33)游媚贵富:到处向权贵富豪献媚。(34)遍:充斥,遍及。
【译文】

古时,唐尧定都河东晋阳,殷人定都河内殷墟,东周定都河南洛阳。河东、河内与河南这三地居于天下的中心,好像鼎的三个足,是帝王们更迭建都的地方,建国各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这里土地狭小,人口众多,是各国诸侯集中聚会之处,所以当地民俗为小气俭省,熟悉世故。杨与平阳两邑人民,向西可到秦和戎狄地区经商,向北可到种、代地区经商。种、代在石邑以北,地靠匈奴,屡次遭受掠夺。人民崇尚强直、好胜,以扶弱抑强为己任,不愿从事农商诸业。但因邻近北方夷狄,军队经常往来,中原运输来的物资,时有剩余。当地人民强悍而不务耕耘,从三家尚未分晋之时就已经对其慓悍感到忧虑,而到赵武灵王时就更加助长了这种风气,当地习俗仍带有赵国的遗风。所以杨和平阳两地的人民经营驰逐于其间,能得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温、轵地区的人民向西可到上党地区经商,向北可到赵、中山一带经商。中山地薄人多,在沙丘一带还有纣王留下的殷人后代,百姓性情急躁,仰仗投机取巧度日谋生。男子们常相聚游戏玩耍,慷慨悲声歌唱,白天纠合一起杀人抢劫,晚上挖坟盗墓、制作赝品、私铸钱币;多有美色男子,去当歌舞艺人。女子们常弹奏琴瑟,拖着鞋子,到处游走,向权贵富豪献媚讨好,有的被纳入后宫,遍及诸侯之家。

【原文】

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①。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郑、卫俗与赵相类,然近梁、鲁,微重而矜节②。濮上之邑徙野王③,野王好气任侠,卫之风也。
【注释】
①漳:漳河。河:黄河。都会:都市。微重:稍显庄重。重:庄重,端重。矜节:顾惜节操。矜:顾惜、注重。③濮上之邑:指帝丘,战国时改名濮阳,故云。
【译文】
然而邯郸也是漳水、黄河之间的一个都市。北面通燕、涿,南面有郑、卫。郑、卫风俗与赵相似,但因地接近梁、鲁,稍显庄重而又注重节操。卫君曾从濮上的帝丘迁徙到野王,野王地区民俗崇尚气节,扶弱抑强,这是卫国的遗风。 

【原文】

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①。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踔远②,人民希③,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④,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⑤。
【注释】
①勃:渤海。碣:碣石山。②踔远:遥远。踔:超越。③希:少。通“稀”。④雕捍:迅捷,凶猛。捍,通“悍”。少虑:缺乏考虑。即不爱动脑思考问题。⑤绾:系,集结。
【译文】

燕国故都蓟也是渤海、碣石山之间的一个都市。南面通齐、赵,东北面与胡人交界。从上谷到辽东一带,地方遥远,人口稀少,屡次遭侵扰,民俗大致与赵、代地区相似,而百姓迅速捷凶悍,不爱思考问题,当地盛产鱼、盐、枣、栗。北面邻近乌桓、夫余,东面处于控扼秽貊、朝鲜、真番的有利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