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秋夜的愁绪,绵延了千年。读张继《枫桥夜泊》所感

 画画世界 2023-04-13 发布于北京

寒山寺,苏州城外一座规模不大的寺庙,在诗人张继到来之前,它已经在此默默存在了200多年,如果没有张继,也许它早就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一首《枫桥夜泊》,让寒山寺流芳千古,名扬海内外。

天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大唐盛世顷刻间土崩瓦解。对于当时30岁不到刚刚中了进士的张继来说,本以为取得了功名便可以按部就班地谋个官职,前途一片光明。未曾想却赶上了战乱,仅一个月时间洛阳就被叛军攻陷。张继不得不随着逃难的官员和百姓一路南下,顺着京杭大运河,经过几天几夜的行程,船到了扬州。当年的扬州是南方最繁华的城市,自然也就成了首选的避难地,很多人下了船,而张继选择了继续南下。那个傍晚,也是深秋,张继乘坐的船到了苏州城外,停泊在枫桥边做进城前的修整。夜深了,张继还是没有睡意,走出船舱,看天空乌云密布,秋风送来一阵阵寒意,偶尔有乌鸦飞过,发出一声声哀鸣。月色下,远远的江边是一排排枫树,若是白天,应该是火红的一片吧,而夜里只能看到昏暗的阴影,只有树影下停泊的渔船上有星星点点的光亮,是否有辛劳的渔夫还在打鱼忙碌?

朦胧的月色照着江面,也照着寂寥无眠的旅人,张继思索着大唐江山已经大势已去,自己的前途命运又该如何。回到船舱仍难以入眠。这时候远处传来几声钟声,苍凉,悠远,仿佛一声声敲打着诗人的心。那是苏州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江南一带的寺庙有敲半夜钟的风俗,这钟声从唐朝至今,敲响了千年。

不知道张继在苏州待了多久,何时离开。只是这首《枫桥夜泊》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带火了一座叫寒山寺的寺庙,甚至带火了一座城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歌从很细微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虽然写的是秋天的夜景,但读后仍能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甚至情绪;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一气呵成。后两句写一里以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给人以更广博的想象空间,这带着禅意的超然的钟声,引发满怀愁绪的天涯孤旅什么样的感受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因为《枫桥夜泊》而去了寒山寺,因为寒山寺而去了苏州。

正是深秋,去苏州聆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钟声伴随着历史的回响,也渗透了宗教的情怀,在江南,疗愈你内心的忧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