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则天尚在襁褓时,袁天罡便对她的母亲杨氏说道:“夫人骨法,必生贵子。” 于是杨氏将膝下儿女分别唤出,奈何袁天罡的评价却并无惊人之语,唯有见到穿着男婴衣服的武则天时,方才惊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并再度补充道:“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 后来,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昼出现,李淳风又占卜出:“女主昌。”恰逢民间广传《秘记》,称“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于是唐太宗忧心忡忡,一度牵连旁人,还曾私下问李淳风民间传言是否可信。 对此李淳风说:“臣夜观天象,多次查探,发现此人正是您的妻妾,不出三十年就会成为天下共主,到那时李唐子孙会被屠戮殆尽。” 唐太宗即刻追问:“若把嫌疑之人通通赐死,能否解除危机?” 李淳风却出言否定:“这是天命,并非人力可为,不过是徒增无辜罢了。更何况三十年后,这位天下共主或许心存善念,所造祸患尚可小些,若此时横加干预,只怕会再添风波。” 于是,唐太宗便不再过问此事。 这段故事,多有玄幻,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后来确实成功的登基称帝,睥睨天下。最初,武则天为了维护统治,任用酷吏肃清朝堂,提拔武氏一族压制李唐血脉。然而行至暮年,武则天遇到了所以帝王都会纠结烦恼的问题,那便是江山社稷到底该由何人继承。 当武承嗣与武三思辗转得知帝王心思后,便多次派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 武则天深知传位给武氏后人,自己的功勋伟业或可长留,如若传位给李唐骨血,多年经营势必要功亏一篑。但她又着实犹豫,转而询问朝臣意见。于是狄仁杰趁机说道:“臣观天人未厌唐德。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 当武则天听到天下仍在思念大唐恩德,应该立李显为太子时,顿时大怒,此后依旧举棋不定,直到一场梦境的出现方才促使武则天下定决心。 关于这个梦,史籍记载有两种说法: 其一为武则天在梦中下棋,却始终不能赢,于是找狄仁杰解梦:“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 下棋之所以赢不了,正是因为没有没有了子,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太子本就是国之根本,若有违背,天下就会陷入危险。 其二为武则天梦到一只折断双翼的鹦鹉。对此,狄仁杰说:“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鹦鹉的“鹉”正与“武”相通,两翼是指她的两个孩子,庐陵王与相王,只要重用二人,便可重新振翅而飞。 解完鹦鹉梦境后,狄仁杰顺势劝谏,陈明利弊。他说:“当初太宗皇帝呕心沥血,才有了如今盛世,后来高宗又将子嗣托付给陛下,难道您现在要把天下传给外姓之人吗?更何况母子本就比姑侄亲近。如果立儿子为太子,无论多久都会有人祭祀,但如果立侄子为太子,只怕百年后再无人祭拜,今日江山亦将拱手让人。” 武则天听后,心中不满,出言制止道:“此朕家事,卿勿预知。”这是我的家事,你不要再管了! 但狄仁杰却并未气馁,他接着说:“帝王掌管天下,这天下大事原本就是皇帝的家事。况且君臣犹如一体,我身居宰相之位,又怎能坐视不管呢?” 后来,武则天百般思索,最终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有一次她特意让李显藏在帐后,又召见狄仁杰,故意说起庐陵王之事,狄仁杰依旧言辞恳切,甚至一度泪流满面。 于是武则天趁机将李显唤出,说道:“还尔太子!”并在狄仁杰的建议下,将李显按礼节迎回宫中。当时,天下无不欢庆,满朝文武更是纷纷上奏请立李显为储君。 后来征兵,本来无人响应,但听说李显前来,转瞬便一呼百应。自此,武则天彻底明白了人心所向,最终立李显为皇太子。 可以说,正因有狄仁杰的鞠躬尽瘁坚持不懈,方才促成了李唐社稷的再度延续。可惜,李显却并不明白这份良苦用心,反而在狄仁杰面对武皇病重提出太子监国时,冷冷说道:“这是狄仁杰在树立私惠,想趁机讨好我。” 此中纠葛,着实唏嘘。千百年来,关于江山社稷与人性忠奸的故事总是在轮番上演。我们沉浸其中,敬佩每一位忠臣良将,厌恶每一个奸佞宵小。 然则历史纷争,世道多变,又难以真正的盖棺定论。而这正是历史所独有的魅力,明是非,知善恶,有所启迪,愈趋繁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