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御旨赐葬古墓云从龙墓园修缮竣工

 庐江书院 2023-04-13 发布于广东

黄淼章

云从龙墓是广东地区唯一保存的元代皇帝御旨赐葬古墓,建于1296年,距今已有720多年了。经明、清、民国等多次重修予以保护。但文革期间,云从龙墓园被某工厂所占用,遭到严重破坏,所幸的是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原墓碑和各朝代官府的保护禁碑,被云氏后人埋入地下,还有墓道牌坊被幸运的保存了下来。

改革开放后,国泰民安。旅居泰国的前财政部长云逢松云氏族长,率团来广东寻根问祖,广东、海南的许多云氏子孙也聚集广州,一起扫墓祭拜云从龙。此举得到广州市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也引起了文物专家对云从龙墓的研究。2008年11月云从龙墓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云从龙墓的全面恢复重修也被列上文物保护维修议事日程,2014年7月破土动工,开启了全面维修云从龙墓园的工程。

云从龙(?-1296),字无心,号维山,巩昌府陇西县(今甘肃陇西)人。云从龙所处时代宋末元初,宋景定二年(1261)云从龙举孝廉,(1262)中进士。元朝建立后,云从龙因是蒙古族人而受到重用,在元朝居官十七年,政绩显著,是元初疏理中央对海南岛统辖关系的关键人物。

史载,元至元十六年(1279),钦授云从龙宣武将军,出任湖广邕州安抚使。他政绩卓著,又提升为怀远大将军,任广东琼州安抚使。他实施绥靖政策,入琼抚黎有功,授昭通大将军。

元贞元年(1295),交趾发难,朝廷因云从龙长期主政湖广,治兵施政有方,深得军民拥护等,授征南大将军(从一品),率兵南下,征服交趾,使元朝无南顾之忧。元贞二年(1296)赠陇昌公,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是年二月初七日终世,皇帝念他政绩彪炳,赠正一品。又念其长期在南疆任职,御旨赐葬广州白云山(今沙河五仙桥),后人俗称“云家山”。

云从龙墓是广东地区唯一保存的元代皇帝御旨赐葬古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原墓园甚宽广,有墓道、石人、石马、荷池等,已不存。现墓园占地面积3040平方米,有墓包,藏碑亭和石狮,牌坊上书“云公从龙墓园”。 墓形状为传统山手环抱墓,墓碑上书“御葬湖广安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赠正一品维山云公同夫人徐氏墓 康熙二十九年立”。藏碑亭为绿色琉璃瓦四角亭,亭匾书:“云家山藏碑亭”,内有石碑4块。其中有民国三年(1914)广东都督龙济光和民国十年广东省长陈炯明先后立的保护禁碑、民国八年立的云从龙墓志碑、1989年立的海外云氏后裔捐款重修墓园碑记。墓道东西各有一座牌坊,坊额文字为“元参知政事云公墓道 夏同龢题”。

云从龙墓园全面修缮于2014年7月开始,分三期实施。第三期工程于2018年11月27日动工,主要是将碑亭、墓道的牌坊、墓园的大门以及墓园管理处办公室整合翻修。修缮工程中,在正门护土墙发现民国十年的“云家山”字牌。经文物专家论证审定为文物,须原址保存保护。因此,调整了修缮方案。后又因新冠疫情影响,停工三年多;直到2023年新冠防疫政策优化,全面修缮工程才得以重启。经过多方的协调和努力下终于在今年清明节前竣工。

这次云从龙墓的全面修缮,历时八年多,是自清代乾隆年间以来最大的一次维修。全面修旧如旧的云从龙墓园,松柏掩映,庄严肃穆,新出土的100年前“云家山”字牌揭开了当地“云家山”称谓之迷;云从龙墓园也将成为广州市的一张文化新名片。

照片:由云从龙墓园管理处提供

记者:何金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