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告 |“以神取形”吴宪生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展系列

 新用户50732262 2023-04-13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以神取形”吴宪生作品展

展      期2023年4月14日至4月24日

开      幕:20234161400

地      点:中国美术馆一层1、7、8、9展厅

主      办: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

协      办:浙江美术馆、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策展成员王曦、吴冠华、王馨野、卢明辉


图片

吴宪生《<资本论>在工人阶级中传播》
213cm×550cm  2018年  纸本设色  

为时代铸魂

纵观中外美术史,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以其自身独立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占据着极其重要且特殊的位置。它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鲜活深刻的艺术形象,再现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以及在历史进程中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重要人物。吴宪生作为中国新时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领跑者,绘制了《十送红军》《<资本论>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耕者有其田》《沉重的手印》《春暖十八洞村》等近十幅宏幅巨制。这些构图宏伟、气势磅礴的画卷,凸显出画家心中的人文主义情怀,体现了艺术家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他把个人情感与民族兴亡、人类的命运融为一体,用画存形的手段为时代铸魂。在创作过程中,吴宪生将笔墨、颜色、材质等人物表现技法与西方写实性绘画手法相融合,在运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探索中,创造出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道路,于艺术创作的高原之上耸立起新的高峰。

图片

吴宪生《十送红军》
 300cmX800cm 2016年 纸本设色

图片

《耕者有其田》吴宪生(执笔)、韩京雷 
300cmx800cm  2021年 纸本设色
为民族立心

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是能够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创造出不朽的精品力作,以此来讴歌历史壮举,振奋民族精神。

图片

吴宪生《立秋季节》 
229cmx345cm  2010年  纸本设色
吴宪生关注人、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他笔下的人物画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情感精神的寄托。他以古朴厚重、深情饱满的笔墨语言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艺术形象,从《古老的传说》中吹芦笙的侗族老人到《家常话》里蹲坐攀谈的黄土地上的老农;从《大凉山的女人们》勤劳质朴的面庞到《祈愿》中雪山脚下藏族阿婆那虔诚的目光,吴宪生的作品传达出的是中华民族那种乐观豁达、积极健康的人生风采,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本味,也塑造出了中华民族的多彩风神。

图片

吴宪生《盖新屋》 
180cmx193cm  2014年  纸本设色

图片

吴宪生《大凉山的女人》 
244cmx200cm 2019年 纸本设色

勤劳、正直、淳朴、善良是吴宪生笔下人物的精神特征,它不仅将中国传统人物画中“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还汇聚成我们的民族精神,渗透进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

图片

吴宪生《祈愿》

240cmx190cm 2016年 纸本设色

为人民造像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振奋人心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本源,是中华民族的坚实根基,人民朴素而又丰富的现实生活给予吴宪生艺术创作中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图片

吴宪生《大凉山的母亲》

145cmx118cm  2018年 纸本设色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物画家,他以为人民造像为己任,带着一种纯朴善良的心境塑造着一个又一个勤劳质朴的人物形象。为刻画好这些形象,吴宪生尝试借鉴西画的用色和表现方法,独辟蹊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使其能够表达出自己所想要达到的人物原型。为了表现大凉山彝民高原下黝黑的肤色,他利用厚重的丙烯颜料,和有力的笔触来强化那种如铸铜般的沧桑感;对刻画塔吉克小姑娘丰盈灵透的面庞,他又将水彩画中的色彩塑造方法融汇其中,使画面呈现出“如花朵初放之色”般的视觉效果。吴宪生在创作中始终以人为本,赋予了这些人物不同的内在精神特征,将现代写实人物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图片

吴宪生《山区女学童》
97cmx90cm  2010年  纸本设色

作为一个农民的后代,吴宪生的心如同一座农家小院,只装得下农民,他画中的主角绝大部分是农民,画他们的勤劳,画他们的辛苦,画他们的欢笑,画他们的悲凉。把他们从乡野和大山深处带到美术馆的展厅里,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履行了一个农家后人的责任。

图片

吴宪生《维吾尔老人》
122cmx90cm  2014年  纸本设色
关注人民的现实生活,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佳作;拥有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才能反映出国家的民族精神。在吴宪生那一幅幅为人民的造像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物的风华,也看到了这些人物所跬成的一个时代的风华。

图片

吴宪生《打奶茶的藏族妇女》
240cmx95cm  2016年 纸本设色

为生活写真

图片

吴宪生《侗家少女》  

120cmx92cm  2022年  纸本设色

“读万卷书,是理性的认知;行万里路,才有感性的理解。要真正了解我们生存的社会,必须深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吴宪生对生活始终抱有挚热的情感,他长期坚持深入生活,融入生活,从生活当中提出创作的理念。

图片

吴宪生《塔县写生》  

69cmx69cm  2012年  纸本设色

在贵州黔东南大山顶上的瑶寨,他了解瑶寨的孩子们每天下山上学的艰难;在四川大凉山彝民家的火塘边吃他们当做主食的烘土豆时,才体会到粮食对他们的珍贵;当他在陕北一个叫王家岔的村镇上遭遇了炎热的夏天,晚上一身臭汗而无水洗澡时,他知道了水对于当地农民的意义;当他在窑洞前看到年迈的老夫妻推着沉重的石碾压面时,从他们蹒跚的脚步里他看到了生活的不易,才真正明白了乡村留守老人的困境... ...他相信只有与无数芸芸众生心意相通,才能准确地表现对象,才能生动、深刻地反映现实。

图片

吴宪生《维族老人写生》  

144cmx125cm  2012年  纸本设色

在吴宪生的身上,我们不仅仅只是感受到江浙文人的儒雅气质,苍厚和淳朴才是他内心深处真切的精神呈现。吴宪生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态,他用以神取形的艺术手法,表达着对万物苍桑的理解,对人间天地的关爱。艺术源自于生活,无论是素描习作还是水墨写生,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在吴宪生笔下都被描绘得如此真实而透彻,这源自于他生而俱来的浑朴气质,这便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图片

吴宪生《藏族姑娘》  

136cmx68cm  2015年  纸本设色


图片

图片

吴宪生,1954 年7月生于安徽省宁国市。197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结业于方增先、顾生岳任导师的人物画研究生班。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教研室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

 文 字 王   曦

 编 辑 |秦诗雨

 责 编 |胡心云 

 审 核 徐   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