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届书法国展,他“连中三元”,看看他到底使用了哪些技巧!

 杨柳-晓风-残月 2023-04-14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四海易术今天介绍的是河北衡水的张占军老师。老师是十二届国展“八位状元”之一。

文章图片2

张老师的楷书作品,小编在长沙欣赏过,当时被那件楷书所震撼到,主要是作品的块面感太吸引人,同一排的作品,大小尺寸相当,总是感觉他的作品似高人一等,后来静静的分析,发现他的作品章法设计,有“自带皇冠”的感觉。近几年书法展赛,很少人用大红做题签,张老师的上题签,不光红而且大,尺寸大约6×20公分,镶嵌在作品的正中,老远敢看上去像戴了一顶红帽子。

文章图片3

他将作品分为三区二签

三区:引首区,正文区,落款区

二签:有字的上签,无字的下签,也有人称作天地签。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为了大家看的更加直观,小编把中间部分隐藏起来,可以看到,作品的上部和下部的对称关系,

首尾的角与角的对称

题签的上与下的对称

左上和右下空白对称

张老师这件作品以欧楷为主基调,人人常说欧楷难入展,这件作品就是“大欧”和“小欧”的结合,加了魏碑的糅合。从整体的章法到局部的细节都无可挑剔。点睛之笔还是在那个“红帽子”,太显眼了。

文章图片6

十二届国展张老师“一赛成名”,河北衡水晚报对他做出了专篇介绍,张老师透露出他的创作经验。

文章图片7

第一:避开时风,追求和而不同。

十二届国展是四年届的“奥林匹克赛事”,参赛的人太多,如果用传统的章法去布局,大同小异,很容易撞衫。为了避免大众化,章法设计一定要新颖,要有“一眼缘”的感觉,所以纸张的颜色,书写墨色变化对比度要强,走大众路线很难脱颖而出,作品要抢眼,章法设计墨色非常重要。

文章图片8

第二:不要一家之面

学书法多年,写得很像字帖,走“单体像”的线路,竞争太大了,现在投稿人太多,基本每种字体都有很多人去写。

采用“糅合”书体,容易加入自己的创作意识,也容易表现自己的才情,更重要的一点是独一性和唯一性。单一的字体,把取舍的权利交给评委。走糅合路线,机会基本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三:创作心情

没有功利心的情况下创作,容易出效果。如果带着为了参展心态去写创作,无形的给自己精神带来了压力,凡人确实也很难做到心中无事。

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能在大赛中赛出好成绩,他的心得就是“以赛代练”,把压力分摊化,平时养成多参赛,多投稿的习惯。阅历多了起来,自然就少了压力。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我是四海易书,每天分享一点书法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