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介绍一下中草药“黄芪”

 昵称65820384 2023-04-14 发布于河南

薰医草【345】上周主要聊了中草药的一些特点,今天专门说一下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味药“黄芪”。【1】中药学中“补虚”的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阳、补血、补阴,黄芪归在“补气类”。【2】“黄”是指颜色。“芪”,原来是“耆”,是指年长者。黄芪,就是指补气药中的“老大”。【3】气虚,主要是指身体没劲、没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呼吸有时候不畅短促、面色苍白、爱头晕等。【4】在补脾胃之虚方面,黄芪优于人参。最最著名的“补中益气汤”中的第一位君药就是“黄芪”。【5】如昨天所说,中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单枪匹马的使用少之又少。所以,擅长补气的黄芪只有和相关的中药配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提高更好的的疗效。说每天泡着黄芪当茶喝,究竟合适不合适,真的很难讲。【6】比如,有的文献上说黄芪可以升血压,有的资料上又说黄芪可以降血压,不一而足。其实,这主要看它的用量了。广东名老中医邓铁涛就认为,黄芪用的多就降压,用的少就升压。据说15克以下可以升压,30克以上就起降压的作用。另外,还要看它和谁配伍了,也要看它的治疗对象。气补足了,正气得到了扶持,低的血压可以补上去,高的血压也可以降下来,这是一种双向调节作用,这才是中医的真谛。正如长期跑步一样,胖子能跑的瘦下来,瘦子也能跑的胖起来。肯定不能说,跑步到底是令人胖还是令人瘦,只能说是令人健康。【7】我国最好的黄芪产地在山西北边内蒙包头附近,故有“北芪”一说。【8】另外,黄芪还有治疗疮疡再生肌肉的奇效,所以,在中医界被誉为“疮家圣药”。2018/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