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汽车轮胎没有内胎,遇到不平的道路颠簸,还不会漏气?

 我好爱你我爱你 2023-04-14 发布于河北

要说真空胎的历史,已经能够追溯到1947年,是由美国一家叫bf的公司发明的一种无内胎的轮胎。那么,为什么这种轮胎没有内胎?并且还不容易漏气呢?因为我们知道,一般来讲,汽车的轮胎,特别是大型货车轮胎,都是有内胎的,但是由于这个内胎长时间与外胎进行摩擦,并且本身内胎也会起热,所以非常容易爆胎。特别是这种内胎质地较软,用的时间长了,磨损度也会下降,因此会产生安全隐患。那么,后来美国的这家公司就针对这种现象去想方设法能够把内胎去掉的情况下,又不影响气密性。

于是他们开始的想法是把高压空气冲进轮胎之间,来承受巨大的汽车载重,但这样的话一方面。之前是由于汽车内胎来进行承重的,一旦去掉内胎以后,如何保证气密性,这就成了一个比较难的事情。因为所谓的真空胎就名如其物,这个胎是没有内胎的,只有外面一层外胎,所以也叫做真空胎。但是我们知道,轮胎里面是没有胶水的,只有一些橡胶和钢组成,那么这些不同的物质组合在一起又能如何保证里面的高压空气不漏出来呢?经过了几年的研究设计,这个公司还真就发明出了这个真空胎的技术。

其实,解决的方式也并不复杂,但是需要一种特殊的橡胶,这就是人工合成的丁基橡胶。由于这种橡胶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空气中的一切气体都过不去,并且能够在负40度以及120度之间具有非常好的气密性。这种物质,好像感觉不常见,其实这种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说气球,口香糖,甚至一些口服液上面的橡胶塞都是用这种橡胶制成的。只是美国的bf公司把这种橡胶和轮胎二合一在一起了。同时,在外胎的内壁上给增加了两三毫米厚,并且起了个名字叫做气密层。

也就是这个技术一下子就变成了真空胎的主要核心技术,另外还加进去了一种粘胶层,也就是说当钉子刺破轮胎后,会自动与气密层和粘胶层进行粘合,形成密不透风的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旦轮胎扎了钉子以后,并不会立刻把气体全部有渗完,而形成慢泄气。因为即使扎破轮胎,真空胎也可以紧紧的包裹着钉子,使轮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所以气压越大,气密层与钢骨结合得越紧密,气密性越好,也正是如此,真空胎就这样紧紧的锁住了空气,而使用长时间后,依旧能够保持稳定的胎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