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要点解读-第2部分

 changyz001 2023-04-14 发布于河南

嘿,朋友你好,欢迎做客“地质进阶”。

上一节分享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要点解读的前十条,这一节继续第十一到二十条的内容。

一键直达:《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要点解读-第1部分


(十一)关于探明资源量和推断资源量的勘查工程间距
一般分别在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的基础上加密和放稀1倍,但不限于1倍
  • 属实践中通常做法。
  • 强调加密和放稀 “不限于1倍,以满足相应勘查研究程度要求为准则”, 即若加密和放稀1倍仍不能满足相应勘查研究程度要求,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勘查工程间距。
(十二)关于勘查深度要求
新分类规定固体矿产的资源量是“预期可经济开采的固体矿产资源”, 即预期不能经济开采的超深资源,不属于资源量
提出勘查深度要求,是落实新分类要求的需要。
作为矿产,至少要符合两个方面要求,一是技术上可行,二是经济上合理
  • 技术上不可行,或者技术上可行,但不具有经济意义,不能称为矿,即便找出来也只能是“呆矿”。
  • 为避免因超深勘查出现大量“呆矿”,浪费勘查资金,误导决策,提出通行的勘查深度要求是必要的。
  • 同时要避免超浅勘查,出现少探求资源量的情形。
  • 图片

(十三)关于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程度要求
共生矿产综合勘查综合评价,按该共生矿产的矿种勘查规范进行。
不同矿产具有不同的特点,相应的矿种规范是通过研究其自身特点提出的,要求更具有针对性,更全面。
共生矿产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重点是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及以上的共生矿产。
  • 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及以上的共生矿产,单独计算应具有预期可经济开采的价值,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都应给予特别重视。
  • 详查阶段一般应达到相应矿产勘查规范规定的详查工作程度要求。
  • 勘探阶段视具体情况确定。
  • 按照分类和总则规定,普查阶段是解决有没有矿的问题,研究程度低,重点是主矿产。
  • 随着工作的深入、市场条件的变化,甚至有主矿产与共生矿产对调的可能,但无论变化与否,达到详查程度后,都不致造成勘查工作程度的严重不足。
  • 勘探阶段共生矿产的勘查程度要求视具体情况确定,主要是考虑共生矿产,特别是异体共生矿产不一定随主矿产同时开采等情形。另外,也考虑到在主矿产达到勘探程度的基础上,矿山建设投资风险已经得到防控,同体共生矿产勘查达到详查程度,随主矿产同时设计利用能够基本可行等实际情况。
资源量规模为小型的共生矿产,视控制主矿产的工程对其控制情况和需要进行加密控制
意即:当控制主矿产的工程对其控制能够满足矿山建设设计需要时,可以不再对其进行加密控制,否则应予加密控制。如位于主矿体的上下盘, 必须与主矿体同时采出,不同时采出会造成浪费等。
对伴生矿产一般利用控制主要矿产的工程进行控制,以研究提出综合回收利用方案或综合回收利用途径。
(十四)关于各勘查阶段勘查工作程度要求
勘查工作程度要求构成: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探求的资源量及其比例要求
勘查程度的评价范围:针对整个勘查区
通过怎样的控制(勘查方法、勘查技术手段、勘查工程间距),实现什么样的研究程度(勘查研究程度),对各阶段的勘查程度(即各阶段的勘查工作程度)提出明确要求。
对不同勘查阶段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研究程度提出了原则性规定。
增加了资源量比例要求。
(十五)关于各勘查阶段勘查控制要求
总则规定“一般情况下,普查阶段采用有限的取样工程进行控制,详查阶段采用系统的(按一定的勘查工程间距并有规律)取样工程控制,勘探阶段在详查系统控制的基础上合理地加密控制”。
普查阶段总体要求是发现矿,不必要求用系统工程控制。
  • 采用有限的取样工程进行控制,不要求工程过多,不要求工程成网。
  • 注意:不要求不等于不可用系统工程控制,如果矿业权人愿意超前做一些工作,也可用稀疏系统工程对某些矿体甚至全区进行控制。
详查阶段应基本查明矿体和矿石质量特征,需对矿体进行系统工程控制。
采用系统的取样工程控制,不等于仅对控制资源量进行系统工程控制, 对推断资源量同样需要进行系统工程控制,只是勘查工程间距可放稀, 即用稀疏系统工程控制即可。否则难以达到详查目的。
勘探阶段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为降低开发风险,需要对详查成果进行验证,至少保证首采区(先期开采地段)不发生重大问题。
在详查系统控制的基础上合理地加密控制,所谓“合理地加密控制”, 是要求对加密地段应有针对性。
(十六)关于普查阶段勘查工程布置
总则规定普查阶段“可按初步确定的勘查类型或Ⅱ勘查类型(无类比条件的)和推断资源量的勘查工程间距,估算推断资源量”。
主要考虑:
  • 推断资源量地质可靠程度低,允许有大的误差。
  • 实践中凡有一定规模的矿体,以Ⅱ勘查类型为主。
  • 按Ⅱ勘查类型采用的勘查工程间距,便于后续衔接。后续若确定为Ⅰ类型,一般放稀一倍,若为Ⅲ类型一般加密一倍。
  • 实际工作中,普查结束进行详查设计时,通常考虑先按Ⅱ勘查类型进行勘查工程布置。
(十七)关于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总则不再针对地质研究作出一般规定,而提出了成矿地质条件研究要求。主要考虑:
地质研究中基础地质研究是公益性地质工作中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覆盖程度较高(西部部分地区除外),在矿产勘查阶段更多的是采用成果和深化研究。
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必然要开展地质研究,否则没有基础。
普查阶段大致查明地层、构造等地质条件的要求已不太符合实际,但对成矿地质条件研究方面提出要求是合适的。
不再强调勘查区地质、矿床地质研究不等于要取消报告中相应的内容,只是更加突出了研究的重点。在勘查阶段中明确将基础地质研究作为前提条件,如普查阶段明确“在基础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 。
(十八)关于资源量比例要求
总则增加了资源量比例要求。主要考虑:
合理的资源量比例,是勘查控制研究程度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勘查工作是否达到相应阶段的勘查研究程度的最直接、最具操作性的指标
合理的比例应能体现高一级资源量对低一级资源量验证的有效性,降低勘查开发投资风险。
原总则无资源储量比例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可随意指定一个比例,而是由矿业权人确定合理的比例。
原总则实施过程中,几乎未见矿业权人提供合理比例论证材料,有的勘查报告高类别资源量比例过低,明显不合理,难以说明勘查程度达到了勘查目的。
无资源量比例规定,自由裁量权过大,不利于使用者、利益相关方把握对勘查程度的评价。
金属和非金属矿床资源储量比例一般要求要义:
  • 一般应达到给出的比例一般要求。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
  • 各矿种规范可根据矿种自身特点确定符合实际的资源储量比例。
  • 鼓励按照保证首采区还本付息、矿山建设风险可控的原则,通过论证合理确定各级资源储量的比例
  • 比例的具体把握,最终要看是否达到了相应勘查阶段的勘查研究程度要求。一般矿体厚度、品位等变化大时,比例应适当提高
  • 图片


(十九)关于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复杂和小型矿床勘查工作程度要求
总则新增加了此方面要求。
复杂矿床:金属和非金属复杂矿床是指Ⅲ勘查类型矿床中,在基本勘查工程间距基础上加密后仍难以探求探明资源量,或用基本勘查工程间距仍难以探求控制资源量的矿床。
详终报告:明确复杂的大、中型矿床,在基本勘查工程间距基础上加密控制后仍不能探求探明资源量的,可只探求到控制资源量,提交详终报告,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普终报告:复杂的小型矿床,用基本勘查工程间距系统控制后仍不能探求控制资源量的,可只探求到推断资源量,提交普终报告,作为矿山生产阶段边探边采的依据。

详终程度和供矿山建设设计的一般小型矿床的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特征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应达到详查程度。

普终程度的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特征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应达到普查程度。
除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特征外,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均应达到勘探程度要求
详终、普终报告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地质依据,应充分考虑地质风险,一般不宜建设大、中型矿山
(二十)关于空气反循环钻探工艺使用要求
总则规定“当矿体和矿石特征已基本查明,采用空气反循环钻探工艺,采取岩粉(屑)样进行取样分析能够达到勘查目的或更有效时,对于加密取样钻孔,可以采用空气反循环钻探工艺对矿体进行控制,但应深入研究矿与非矿的变化,严格控制取样间隔”。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要理解其局限性。虽是一种高效钻探工艺,但不能保留岩(矿)芯的完整结构、构造,难以直观地观察岩(矿)石的宏观特征;分层控制困难,当岩性复杂、变化大时,不易控制;对空压的控制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要有条件地使用。空气反循环钻的使用仅限于加密钻孔,也就是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使用。若矿石的结构构造尚未研究清楚时,则不能使用空气反循环钻;矿层呈互层状,需要分层研究清楚时,不宜使用;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不能很好地控制分层时,不宜使用等。对于钼矿、沉积型钒矿等,采用一般的钻探工艺会造成品位流失时,可考虑使用空气反循环钻
要深入研究矿与非矿的变化。旨在指导对矿体的控制,掌握好取样间隔,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OK,今天的内容就这些。

我们下次再聊,感谢阅读。

如果资料能给你带去一点帮助,烦请点个“赞”和“在看”,谢谢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