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院门槛不能踩、迈左右脚还有讲究?真相是······

 多所饶益大宝洲 2023-04-14 发布于天津
当我们去寺院参观或礼佛朝拜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寺院的门槛非常高。
到寺院殿宇门口,或许还会有人善意的提醒你:“门槛不能踩!”
听到这样的提醒,有很多人:“为什么不能踩?”
如果慌忙之下不小心踩到了门槛,或许你会心有不安,生怕自己做了错事,受到佛菩萨的惩罚。
寺院门槛不能踩,这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图片

01
对踩门槛的错误认识
在寺院忌踩门槛,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门槛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者额头,而佛菩萨是很忌讳脚的,认为脚是肮脏之物,踩了门槛是对佛菩萨的不敬,会受到惩罚。
其实,在佛教文化里,并没有“门槛是佛菩萨肩膀或者额头”的说法。
如果说门槛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者额头,绝对不能踩,那难道就可以跨过去吗?
还有一种更容易迷惑人的说法,就是门槛的“槛”与“坎”字同音,就有人认为有坎坷之意,若踩踏门槛,则表示遇坎儿。
遇到门槛,大步跨过去,则寓意为跨过坎坷,往后便会一帆风顺。
用谐音字来理解门槛的含义,这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处,但这种说法只是民俗而已,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门槛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建筑,寺院的门槛,也是佛教与中国风俗文化的结合。
在国外的佛教寺院里,并没有像我国佛教寺院一样,有一道高立威严的门槛,就更谈不上有忌踩门槛之说。

图片

02
门槛的基本作用
门槛原指门下的横木,中国传统住宅的大门入口处必有门槛,人们进出大门均要跨过门槛,起到缓冲步伐,阻挡外力的作用。
古时的门槛高与膝齐,如今的门槛已没有这么高,大约只有一寸左右,除了用木材制作外,也有用窄长形石条的,固定在铁闸与大门之间的地上。
门槛还明确地将住宅与外界分隔开来,同时门槛既可挡风防尘,起到保暖聚气,防寒降暑的功效,又可把各类爬虫拒之门外,因而实用价值很大。
在寺院中门槛多为木制,如果长年累月踩门槛,门槛便容易出现变形、破损的情况,也就不利于上述功能。

图片

03
传统文化中的门槛
《论语·乡党》中说道:“立不中门,行不履阈。”大致意思是:站着的时候,不站在门中央。人站在门中央,有点趾高气扬。
《论语》中讲不站在门中央,是以示谦卑。进门的时候,不踩着门槛,门槛比平地高一截,如果踩在上面,就比普通人高,可能会失礼。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踩门槛是君子之风,既能表示谦卑之心,又不会失礼数。
同理,寺院的门槛也一样,更何况寺院是供奉诸佛菩萨的地方,是僧众驻锡的道场,是弘法利生的所在,进入佛寺,遵守佛门礼仪,维护其庄严神圣,正是君子当为。
所以,在寺院不能踩门槛之说,并非像传言说的那样,是佛菩萨的肩膀或跨越坎坷,而是基于文明礼仪和对门槛的保护来说的。
如果大家在寺院确实不小心踩了门槛,也不必过于担忧,佛菩萨是不会因为你踩了门槛而惩罚责难你的。
但这也不代表大家可以在门槛上随意踩踏,无论在寺院还是在平常建筑中,为表尊敬,都以跨过门槛为宜。

图片

04
跨门槛先迈哪只脚
除了不踩门槛之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容易被大家忽略,就是跨门槛先迈哪只脚?
一般来讲,若靠门左侧行,则先迈左脚;若靠门右侧行,则先迈右脚。
这有什么说法呢?
当走左侧跨左脚过来的时候,我们的背是对着门帮,后面有人相对,大家也是正面而迎。
要走左侧迈个右脚来,那就是背对着大家了。正面相迎,是对人的礼貌和尊敬。
所以,一个人的修养举止,就在生活中真真实实地行走中流露出来。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