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之所以做不好事情,因为你做得不够多

 阿丸的小号 2023-04-14 发布于广东

有个理论说,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的锤炼。

拿写作来说,我发了近600篇小作文。每篇大概花1个小时,我刻意练习了480个小时(假设80%合格,有20%是废品)。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有灵感才会写。后来写多了,每天坐下来随便写写就一千字。虽然不是作家,但在写作这件事上,我是越写越好了。我不用问别人我写得怎么样,都很清楚这一篇写得还不错,下一篇还会更好。

人做事一定是越做越好的。

我从小经常在电脑课上教同学怎么操作,并不是我有了不起的电脑天赋,而是我爸很早就给我买了电脑。我摸得多,所以也就会得多。上班以后同事经常问我打字为什么这么快,因为我从小没事干就打字。加上工作以后常常码字,所以哪怕打字手势不标准,我也能打得很快。

包括和别人聊天这件事,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按我原来的性格,不像那么健谈的人。但很多人都觉得我很会聊天,是因为三四年级开始,我就和班里的小混混聊天。长大一点懂事了,我就开始跟学霸聊天。工作以后还得跟闺蜜摸鱼,和学生、家长聊天。玩交友软件和装逼男聊天。最近做咨询还跟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妹妹聊天。

如果你觉得自己越做越差了,那是做得不够多。要做成一件事情,必然会经历瓶颈期。就像高考前成绩不上不下,其实是在经历“高原期”。有时候看似做得不好,但整体上一定是越做越好的。

以前总觉得因为紧张所以做不成事情,但紧张并不影响结果。我考科目三前一天没睡着,考试当天踩离合的脚也有点发抖,顶着压力也过了。上公开课的时候,紧张几个星期,当天还是紧张,但还是被表扬了。

如果紧张能影响你的结果,说明你的能力并不足以驾驭这件事情,说白了就是你练少了。如果你能力足够,做成一件事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无论你是轻松地做,还是紧张地做。

理论上对一件事越熟练,你心态上也越轻松。

我教资考好几次了,考到第三次的时候,一到考场自己都觉得这次肯定会过。因为我已经熟悉得像回老家一样了,包括在哪里下车,走哪个路线去到考场,等下要做什么,甚至进考场的紧张感,也像是复习过的考点一样,全部烂熟于心。我口才不算很好,但去了那么多次考场,也练出来了。

不用纠结于这一次做得怎么样,不要过多复盘,想自己到底是哪里做不好。你只需要正常继续去做,下一次都会比这一次好。我记得原来请教过一个保研上外的学姐,英语要怎么学到TOP的水平。她告诉我,自己坚持每天在沪江听力上做一篇英语的听写。她说自己从来不过多订正,大不了就是看一眼,然后做下一篇。但她就是一篇比一篇好,甚至自己自学西语,也是用同样的方法。

Nike的广告词很好:Just do it.你不需要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只要你持续行动,一定会永远无限趋向于完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