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程正辉的随笔《兔年“龙”孙》

 黄石新东西 2023-04-14 发布于湖北

兔年“龙”孙  

程正辉

离预产期还有十多天,提心吊胆的儿媳,就在医生的建议下住进了妇幼保健医院。由于头胎是剖腹产,  
且B超跟踪观察显示,胎儿已离上次手术刀口很近,只有一毫米之距了,足月自然生产风险很大,所以无论医生还是家人,都不敢疏忽大意,一旦有风吹草动,要随时准备手术。  
怀这个孩子,从备孕到临产,一路走来,儿媳可没少吃苦。喝了十余副中药调理,好不容易才怀上不说,从妊娠到养胎,也是异常不断,其间还经历了人人谈虎色变的"新冠病毒"感染,没少担惊受怕。由于体质原因,甚至连吃饭、走路都小心翼翼。  
作为长孙媳,她肩上承载着全家几代人的殷切期望。爷爷奶奶已届耄耋之年,别人家曾孙都上初中甚至高中了,我们大家庭还只一个曾孙女,尚在上幼儿园。有着传统观念的二老早就盼望着,在有生之年亲享曾孙膝下承欢,以乐天伦。身为父辈中的老大,我也是花甲耳顺之年,虽然在计划生育政策甚严的八十年代,幸运地得了个子女双全,可膝下只一个儿子,从家族而论,毕竟男丁还算是单传。外孙女、孙女都是血脉传承没错,但作为家谱爱好者,毫不掩饰地说,我还是期望在家族谱牒中,能瓜瓞延绵流传后世(孙女辈的后代是不再记入家谱的)。  
出于对儿媳的爱惜和体谅,儿子说无论是男孩女孩,生了这胎,都不再生了,生多了生活压力也大。而其实在内心上,也还是期望女儿未来有个弟弟来陪伴的,毕竟男孩子的体能优势是女孩所不及的。  
从儿媳娘家而言,俩亲家诚然也是期望女儿到婆家有儿有女、开枝散叶,方觉脸上有光。所以两家子人都盼着儿媳二胎来个男孩,方是皆大欢喜。本来从一开始便想通过检查弄清楚,确认是男孩才生,可小俩口却是别有一番顾虑,儿媳身体原因前面流过一胎了,这次好不容易怀上,以后什么情况谁也无法预料,因此决定,无论男孩女孩都要生下来,让女儿有一个同胞至亲的伴。想想也有道理,尽管盼者心切,也只能在满怀的祈愿中顺其自然了,毕竟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在那儿呢。  
虽然没有特地去做认定检查,但在医院上班的儿媳的表姐,曾在例行检查时笑着暗示儿媳:“养好身体,做好生第三胎的准备。”为此,儿媳还老早就给我们做工作,说如果还是女孩,切莫嫌弃。而楼栋某邻居却宽慰我们,说仪器和操作医生也会有偏或差误判的,她家做几次检查的结果竟然不一样。不管怎样,一家人还是充满希望地等待着新生命的到来。  
住进保健医院后,儿媳便嘱咐家里老人选定了吉日良辰,准备到时直接手术把孩子抱出来。谁知宝贝有点呆不住了,也幸亏科技、医学发达及时发现。入院第二天凌晨,监护仪显示胎儿胎心异常,医生说,时间久了很有可能因缺氧发生意外,时不我待,建议尽快进行手术。刚从深圳赶回的儿子及家人们以最短的时间,迅速赶往医院,很快作出了手术决定。  
等待的过程因担忧而漫长,两家人不断以轻松的话题化解紧张的气氛。事后老伴告诉我,当时她看到儿子的手一直都在微微颤抖,尽管是司空见惯的小手术,但风险依然随时存在,毕竟他是儿媳和胎儿最亲密的维系者。  
世事坎坷,但人生总是美好的,手术很顺利,结果也天遂人愿。护士抱着宝宝出来,一声“母女平安”的玩笑之后,终于给大家带来一个大大的惊喜:“恭喜了,是个金孙。”一家人的脸上乐开了花,可高兴之余仍没忘确认:“可看清楚了哈!”护士笑着说:“来,不放心的话,你们自己看好了!”  
我是家人中最后一个得知喜讯的人。老伴天不亮去了医院,家里得有人看护孩子。平时清晨也是我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上小学的外孙女和上幼儿园的孙女都是我骑车接送。所以直到我完成送学任务,打电话过去寻问,老伴才欣喜地告訴我生的是个孙子。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拨打老爸的电话向二老报喜!俩老人喜不自禁,在电话那头连声说:“好!好!卯年卯月卯时,命里三个'文昌’,真是个'龙’孙呀,我和你妈明天就进城去看望孙媳和曾孙。”    

程正辉,阳新作协会员。以朴实的文字书写平凡的人生。偶有诗歌、散文、随笔见诸报刊或网络。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