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信诈骗无处不在,举报电诈人人有责

 向日葵美好生活 2023-04-14 发布于山东



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我们就要迎来农历的春节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犯罪份子们也是纷纷使出了浑身解数,企图通过不法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产,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关于遭受电信诈骗的亲身经历,我在公众号当中,曾经多次跟大家进行分享。前几次基本上都只是记录了被诈骗的过程,并没有对犯罪份子的诈骗行为,进行有力的打击。

今天上午9:07分,我再次接到了一个电信诈骗电话。来电号码为181 1064 0671,对方首先问我是不是韩**本人,身份证号是否为3701*************,我说是。一位男子自称自己是安徽省通讯管理局的。我说我在山东省,你在安徽省,找我干嘛?我说:“请你告知我,你具体的单位名称和办公地点”他说:“就是安徽省通信管理局”,我说你告诉我,你具体的地址和分机号。对方说,这个你不用管。

接着,他说在我身份证名下,有一个18005513286的手机号,是在去年12月份5日在蜀山市的时候,在安徽省合肥市的营业厅办理的。该号码涉嫌发布违规信息。现在要求我配合调查。我首先明确告知对方,我近期未去过安徽合肥,他所说的电话号码,也不是我的。但对方坚称,如果我不配合调查,将在今天中午11点,将我的身份证号列入黑名单并将我的手机号强制停机。

对话至此,我已经百分之百确定,对方就是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我告知对方:“我还从来没听说过,除公检法之外,其他单位有把身份证列入黑名单的权限,你确定你能将我的身份证号码列入黑名单?”对方称:“我就是有这个权限,如果你不配合调查,那你就等着吧。我说好的,我等着,你也等着,我马上就给公安局的反电诈支队联络。
对方还要继续再说,我直接挂断了电话。

挂断电话之后,真正的反诈才刚刚开始。我立刻给所在辖区的管片派出所打了电话,将电诈分子的犯罪过程进行了举报。接警民警称,会将涉案线索进行反馈。

但后期我通过自主查询,查到了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网站(www.12321.cn),在填写了相应的举报信息之后,完成了举报,目前正在处理中。

后来,我登录了对方所提到的“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官网,看到了该单位发布的,谨防不法分子冒充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公告。

作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以及军迷和警迷,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一直在学习犯罪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在这里我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揭示一下,我今天所遇到的,这次电信诈骗的电信诈骗,主要犯罪特点:
1、电信诈骗,跟传统的面对面诈骗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非接触式诈骗,也就是犯罪人和受害人是通过电话、网络等虚拟空间建立联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实施的是面对面的诈骗。
2、从电信诈骗的犯罪方式来看,电信诈骗,要比普通的面对面诈骗,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3、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活动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作案目标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一般都是随机的拨打某一个号段的电话。但只要是犯罪人掌握了,受害人的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大部分的受害人,都会一步一步的,落入电信诈骗分子精心布置的陷阱,从而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以我自己遇到的这个电信诈骗犯罪为例进行分析,很多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就是因为他们充分利用了,受害人对于国家机关的敬畏和恐惧,甚至在对话的过程中,直接采用语言恐吓。比如我遇到的犯罪分子,所采用的恐吓话术是“假如你不配合我们调查,那你就等着”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就是考验受害人的心理素质。他们采用这种话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的引起受害人的恐慌,从而在惊慌失措中,按照犯罪分子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操作。

我当时接到诈骗电话的时候,正在上班,所以在识别出对方是电诈犯罪之后,直接就挂断了电话,如果与对方继续通话,对方下一步的诈骗剧本是:“转接到所谓的通讯专员或所谓的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需要受害人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证明清白。只要你按照对方的指令进行了转账,他们就会通过第三方软件,将所获得赃款,快速分散到多张银行卡当中”这些银行卡,大部分都是持卡人本人,自愿出售的。

这就给公安机关侦破电诈案件增加了难度,因为在具体的案件侦破过程中,犯罪人的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是集中在一起的,如何区分赃款和合法所得,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搜集大量的证据,这也就给电信诈骗分子,定罪、量刑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
1、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是公检法,还是其他的国家机关,都不会通过手机移动电话办案。

2、如果你接到自称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你涉及某些案件,或者是违法行为首先不要慌张,其次一定不要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转账、汇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整个通话过程进行录音,并在挂断电话之后,第一时间拨打110。

电信诈骗,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只有大家全面的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给电诈分子留有可乘之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